四川:挖掘农耕文化 推动乡村振兴

20.03.2018  17:13

  天府之国,农业资源丰富,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推动乡村振兴,需要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的农耕文化,既要留住乡愁,又要助力现代文明建设。

  阳春三月风光好,万物复苏百花放。最近,各种各样的乡村民俗节正在四川各地热闹举办,各地以民俗为“”,发展乡村经济。

  此前,2018年四川省委一号文件发布,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全面部署。其中提出要建立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融合发展机制,挖掘农耕文化、积极建设巴蜀农耕文化主题博物馆等。

  “四川被誉为天府之国,沃野千里、优越秀冠,可以说,这就是四川农耕文化最大的特点。”3月16日,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告诉记者,如今四川所保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基本都是源自农耕文化时代,可以说,农耕文化天然地成为我们现代文化发展的底本和底蕴。

   一直种植在川人文化基因里

  四川进入农耕时期很早,而且十分漫长,先天优越的自然环境让这里十分适宜农作物生长。谭继和说,四川农耕文化发展,大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起源和形成,从距今4500年前的宝墩文化到西周时期,成都平原开始有人在田野中种植作物,并在四周修建房屋形成中心聚落,开始有了文化的出现;第二阶段是从西周到秦朝,是为“天府之国”创造条件的阶段;第三阶段是从汉代到现在,“天府之国”的桂冠从最初的关中平原地区落到四川盆地,并沿用至今。值得一提的是,四川不仅有农还有桑。“丝绸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而且这是独异于其他世界三大古文明的。从考古和文献证明,丝绸文明在中国是‘满天星斗’式的起源,四川正是其中重要起源地之一。”谭继和说,这也让四川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具有重要地位和特殊的意义。在蜀锦护膊上,出现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八个字,在今天看来,这块蜀锦上的文字凝结着民族认知和“中国”身份的文化认同,在汉晋时代就随着丝绸之路传向远方。这样说来蜀人早就在“一带一路”中进行“国家形象”传播了。

  “可以说,农耕文化一直种植在四川人的文化基因里,浸润在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当中。”谭继和说。

  近日,在绵阳市游仙区梓绵乡“耕读传家”民俗文化旅游节上,别出心裁的设计吸引游人驻足欣赏。王勇摄(视觉四川)

   蕴涵着丰富的创造力

  王勃入蜀地便感叹“优游之天府,宇宙之绝观”;李白在成都写下“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杜甫在这里感叹“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自古以来,提起天府之国,不少人都会联想到富饶、浪漫。谭继和说,巴蜀山川秀美,自然条件优渥,先民们劳作之余,躺在田野之间,目之所及是星空灿烂,打开想象力,心中所想为羽化飞仙,让巴蜀农耕文化衍生出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精气神——丰富的精神创造力。

  “三星堆和金沙的文物,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鸟崇拜。在三星堆出土了很多青铜树,树上有很多青铜鸟,其中有一些是人的面目、鸟的翅膀;而到了金沙,鸟就飞得更远了,出现了太阳神鸟。巴蜀先人们畅想着飞向太空、飞向宇宙。”谭继和说,巴蜀先人具有这样敢于想象、敢于创新创造的精神,所以古蜀是仙源故乡,道教在四川诞生;也会有从大禹治水到都江堰开凿,其智慧和创新至今仍然让人折服;还会有“西蜀自古出文宗”,从古至今,在这里留下了灿若星河的文人雅士和千古名篇。

   始终是现代发展的底本

  随着时代变迁,巴蜀大地上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乡村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农耕。但谭继和认为,农耕文化始终是现代发展的底本,传承至今,在其中依然蕴含着取之不尽的宝藏,用之不竭的思想养料。

  “首先要做的是保护和研究农耕文化遗产,其中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对乡村景观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现在很容易把对工业化的迷恋、城市化的理念带入乡村中,很容易把城市景观移植到乡村中。”谭继和说,例如作为三千年川味的美食,很多都被打上了“好辛香,尚滋味”的烙印,但必须保护好食材来源,经营好传统农业,才能留得住美食之都的美誉。“乡村的生态和文态环境与城市相差千里,要有意识保持乡村独有的生态环境,同时尽量发展与传统农业接轨的生态农业。

  但这并非意味着一味地传统守旧。谭继和说,古人从文明一开始,就充满着想象和创造,这样的经验智慧在今天依旧十分需要。(唐子晴 记者 吴梦琳)

责任编辑:蒋燕 分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