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四川扶贫开发攻坚十大重点工作:坚持问题导向 精准施策解决贫困突出问题

09.07.2015  12:34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日报记者 董世梅 李欣忆 吴璟 陈岩 李淼 王成栋) 作为全国扶贫开发攻坚任务最繁重的省份之一,四川扶贫开发攻坚如何啃下“硬骨头”?

7月7日至8日在成都召开的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提出,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最根本的是要坚持问题导向,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总要求,紧紧盯住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重点问题特别是最突出的民生难题。

吹响全力精准扶贫的冲锋号,我省锁定10个方面重点工作。

【载体】

抓好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开展农村危房改造贴息试点,提高困难群众危房改造补助标准

●加大藏区新居、彝家新寨、巴山新居、乌蒙新村建设推进力度

新村建设是提高贫困地区发展能力的重要载体,具有全局性、牵引性作用。

我省新村建设抓得早,加速了扶贫攻坚进程。”省委农工委副主任杨秀彬介绍,一个多月前,我省专门召开全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推进会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按到2020年全省80%以上行政村建成幸福美丽新村目标,倒排工期,分解任务,今年我们确定建成5000个幸福美丽新村。

会议提出,要加强分类指导,突出地域、文化、乡村特色,注重扩建、改造和保护相结合,加大藏区新居、彝家新寨、巴山新居、乌蒙新村建设推进力度。

凉山州州长罗凉清提出,争取“十三五”期间彝家新寨建设可以解决全州80%的贫困人口居住问题。“在交通十分不便、自然条件很差的地方,我们将结合建筑产业工业化,新寨以后可能是工厂化建好的房子,拿到现场组装。

会议要求突出特困群体,重点支持贫困户危房改造,开展农村危房改造信贷贴息试点,提高困难群众危房改造补助标准;对建不起、改不起房的特困户,要提供农村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

对凉山州宁南县俱乐乡中心村党支部书记罗传宝来说,这简直就是颗“定心丸”。目前,村里404户人已经改造和新建280多户,然而特困户是老大难,推不动。“去年还协调我帮扶的一户特困户雨季暂时从土坯危房搬到到城里打工的村民的空房里。”在他看来,特困户的居住问题不解决,就没办法安心生活就更没有基础谈产业发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