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建设“文化院坝”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13.03.2015  21:30

    新华网四川频道3月13日电(本网记者 童方)虽然天空下着小雨,但在四川广汉市南兴镇仁寿村的“文化院坝”上,却聚集了上百名村民,津津有味地观看自编自演的晚会。

    这是记者日前在四川基层走访时看到的一幕。“文化院坝”不仅是村民们平日唱歌、跳舞、健身的地方,逢年过节还有“文化管家”牵头举办文艺演出。

    “过去,基层的文化阵地也不少,但各个项目建设分散、独立运行,不仅建设标准不统一,服务参差不齐,还常常因缺乏专人管理,而造成资源闲置浪费。”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赵明仁坦言,这是我国文化公共服务普遍面临的“最后一公里”尴尬。

    针对这一问题,四川省打破部门界限,整合各文化惠民工程,打造统一规范的“文化院坝”。

    试点工作最早在德阳市展开。2009年,德阳市在试点过程中拿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对文化基础设施薄弱的村(社区)进行了一轮建设,对各种设施设备进行“查缺补漏”。

    随后,当地又对各个文化项目进行了整合。过去的农家书屋、文化站、体育健身点、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等等,被整合到了一个统一的平台上——“文化院坝”。

    “文化院坝”又由谁来管呢?“文化管家”有的由乡镇、村干部兼职管理,有的选任当地有一技之长的居民培训后上岗,有的则聘任文艺骨干或组织文化义工。

    据统计,截至目前,四川省已建成4200多个“文化院坝”,常年参加活动达400多万人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