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建立长效机制“保护”自然保护区

20.11.2018  10:53

  退出矿山水电,修复生态环境,设立机构增添人手——

  11月15日,数十万亩山林被渐次染红,这是眉山市洪雅县瓦屋山最美的季节。

  距离成都180公里的瓦屋山,1993年就被批准成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一度兴起矿产和水电开发热潮,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去年,洪雅县开始清退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的矿山、水电站,充实保护机构、添置保护力量。

  去年开始,我省锁定保护区突出问题整改,重点修复保护区生态环境,清理保护区内的生产经营性设施、限制人类活动,充实保护机构力量,不断提升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物种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

  □本报记者 王成栋

  终结保护区“无保护机构

  地点:瓦屋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不准进!”11月15日下午,面对张村保护站站长余春林的警告,刘义菊懵了。这位洪雅县高庙镇七里村的村民最终明白,禁止采笋不是说说而已。

  瓦屋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大熊猫国家公园最南端。去年夏天,保护区管理局成立,让瓦屋山多了一层“护身符”。

  去年夏天至今年秋天,瓦屋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关闭和整改矿硐52个、水电站30座。至此,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的矿山和水电开发热潮宣告结束。

  “保护”保护区,不止于退出和修复,还在于建立长效机制。

  “关键在充实管理机构,做到有人管。”省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坦言,此前瓦屋山遭到侵害,管护力量缺位是主要因素之一。资料显示,自1993年设立后,瓦屋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与洪雅林场等单位重合,职能、责任难言清晰。

  痛定思痛后,洪雅县给出答案:去年7月,瓦屋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正式成立。其主要主职为,加强日常监管、严控人员活动、监测环境保护。

  “上岗就要履职。”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罗俊介绍,自成立以来,保护区管理局对大熊猫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进行样线调查,初步摸清保护区家底。而自去年至今,巡护人员累计在保护区内搜索出上万个绊索、钢绳和兽夹,为野生动物自由迁徙提供了可能。目前,保护区管理局已在出入要道设置卡口5个,基本杜绝偷猎、盗伐及其他开发的可能。

  更为重要的是,管理力量的设立,倒逼了周边社区生产生活方式转型。

  瓦屋山所产的山笋远近闻名,也是周边农户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去年,保护区甫一成立,就明确不准砍树子、不准搭棚子、不准熏笋子。在压力倒逼和洪雅县政府引导下,保护区原有的404名电站职工已实现就地再就业。

  将建大熊猫野化放归基地

  地点:大相岭省级自然保护区

  “野生大熊猫活动范围又扩大了。”11月17日,看着刚回收的红外相机拍下的视频,雅安市荥经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欣喜异常——野生大熊猫出现的区域,原是一个电站所在地,这初步证明生态修复有效有力。

  电站所在地为荥经县龙苍沟镇岗上村。昔日,水电站的轰鸣带来了经济效益,也让大熊猫等珍稀物种不得不“后退”。

  大相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同样是野生大熊猫栖息地。此前省级环保督察发现,这里共有违法违规项目22个,其中6个为探矿、采矿,16个为小水电。

  去年4月,荥经县下达矿山电站和经营人员“退出令”,要求所有的水电和矿山立即停止生产,封存设备。在矿硐封闭、电站和厂房拆除后,当地林业部门开始对矿山、电站所遗留的斑点进行生态修复。目前,保护区已累计修复生态“斑点”两万余平方米。

  植树种草也是技术活。荥经县林业局技术人员介绍,修复所用的树种、草种和竹子,均为当地乡土品种。同时,参照野生大熊猫生活习性,所有修复“斑点”均采取“乔-灌-草/花”混搭模式,形成立体生态系统。

  生态修复的成果立竿见影。去年10月起,大相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持续启动了4个月生物本底调查工作,共在保护区内发现野生大熊猫痕迹点10处。

  喜讯接踵而至。鉴于问题整改效果良好,省林业和草原局决定:在这里建设全国第二个大熊猫野化放归基地。目前,相关设施已建设完毕。

  省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将会进一步恢复大相岭区域的野生大熊猫种群、扩大其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