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

13.05.2014  10:28

(记者 李淼) 记者11日从省扶贫移民局获悉,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四川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指导意见》,提出,将通过开展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找准扶贫对象,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明确帮扶主体,落实帮扶措施,开展考核问效,实施动态管理,构建全省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让农村扶贫对象“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建设好班子”,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实现稳定脱贫。

为确保扶贫变“漫灌”为“滴灌”,我省将建立三大机制:建立精准识别机制,引入第三方监督,坚持公示公告,确保识别结果真实、准确,做到户建卡、村造册、乡归簿、县归档;建立精准扶持机制,将扶贫措施与建档立卡结果衔接,因地制宜、因村因户施策,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并建立驻村工作队制度,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构建扶贫信息网络,建立农村扶贫对象进出机制,及时开展数据更新,实行动态管理。

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范围包括全省21个市(州)有扶贫任务的178个县(市、区)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所有乡镇、行政村、农村居民。我省将按照“省抽查、市督导、县督查”原则开展专项督查,加大考核力度,确保工作实效。同时,实行全方位监督,县、乡纪检监察部门全程介入,全面落实公示公告制度,引入第三方参与,接受社会监督。

2014年12月底前,全省完成对象识别、建档立卡、结对帮扶、制定计划、数据录入、联网运行等工作。2015年1月底前,完成数据更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