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隆重举行建校70周年总结大会

16.05.2016  12:32

  七十载峥嵘岁月哺育三十万桃李芬芳。忆往昔,弦歌不辍薪火相传迎来狮子山硕果满枝;看今朝,艰苦奋斗开拓创新谱写川师大崭新篇章。5月的师大,群贤毕至,少长咸集。15日上午11时,四川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总结大会在成龙校区龙湖剧场隆重举行。

  四川省人大副主任曾省权、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杨兴平,四川省政协副主席赵振铣,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刘晓晨,四川大学党委书记杨泉明,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何旅章,成都市人民政府资政杨伟,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李言荣,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唐勇,澳大利亚驻成都总领事馆总领事郭南希,巴基斯坦驻成都总领事馆总领事阿姆娜•博鲁什,韩国驻成都总领事馆副总领事韩相国,中国科学技术馆原馆长王渝生,重庆市政协原副主席辜文兴,重庆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孝询,四川省政协原副主席晏永和,四川省政协教育委员会主任周国良,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副校长布瑞达女士,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副校长弗雷德里克先生,四川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周介铭,四川师范大学校长丁任重等在主席台就座。参加会议的还有台湾新竹清华大学、西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近100所兄弟院校校领导及嘉宾,来自社会各界的校友代表;学校原党委书记高林远,校党委副书记唐尚朴,副校长祁晓玲,校党委副书记王万民,副校长李树勇、谢名春、杜伟,学校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代表,各部门、各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学校教师代表,职工代表,在校学生代表等。 


校长丁任重主持大会

  庆祝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四川师范大学校长丁任重主持大会。他代表四川师范大学,向莅临大会的领导、嘉宾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向参加大会的广大海内外校友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向奠定了学校事业发展基础、为学校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的历届老领导、老同志和广大师生致以最亲切的问候。


校党委书记周介铭致辞

  四川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周介铭为大会致辞。他深情回顾了四川师大的发展历史:四川师大诞生于纷飞战火之中,成长于百废待兴之时,壮大于改革开放之后。抗战烽火中的东北大学辗转四川三台兴学救国,抗战胜利后,部分留川师生继起创办私立川北农工学院,成为川师大历史的开篇。从三台,到南充,再到成都,学校数经迁移;从私立川北农工学院、私立川北大学、公立川北大学、川北大学,到四川师范学院,再到四川师范大学,学校几度更名。艰难曲折的奋斗历程是师大人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七十年来,学校形成了“重德 博学 务实 尚美”的校训,“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的师大精神,“励志笃行 止于至善”的校风和“求真循理 慎思知明”的学风。

  周介铭指出,经过七十年努力,学校已卓然成为引领地方基础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七十年来,著名墨学家伍非百、社会学和民俗学创始人之一李安宅、教育心理学创始人之一刘绍禹、楚辞学专家汤炳正、文献学专家屈守元、训诂学专家刘君惠、凝聚态物理学专家赵敏光、拓扑学专家刘旺金、非线性分析专家丁协平等大师云集狮山,传道授业解惑;七十年来,来自祖国各地、大江南北的一批批青年才俊投身师大,求学问道成才;七十年来,学校不但涌现出了两院院士、解放军将军等杰出校友,还培养出了近十万名教育专家、中小学校长、特级教师等教育工作者。他们在各行各业,立足本职、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做出了骄人业绩;经过七十年的努力,四川师大的高级别科研成果、高水平科研团队逐年增加,近年来,多名专家教授的成果获得中央领导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批示;经过七十年的努力,四川师大服务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引领四川基础教育的能力显著增强,职后培训、灾后援建、对口帮扶等,学校持之以恒,精准扶贫的脚步遍布理塘、康定、苍溪、普格等地;经过七十年的努力,四川师大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成绩显著,近年来,学校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所院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关系,与韩国延世大学、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合作建立了两所孔子学院,与巴基斯坦佩特罗中学合作建立了孔子课堂,与韩国文化观光部、韩国延世大学合作共建了“四川师范大学成都世宗学堂”,与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签署了共建孔子学院的协议,将汉语和中华文化的魅力从狮子山传播到世界。

  周介铭强调,七十年漫漫征程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抓住机遇,求得发展;只有准确把握学校发展定位,着力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促进科学发展不放松,才能把学校的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只有紧紧依靠广大师生员工,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实现新发展,铸就新辉煌。七十华诞不仅是四川师大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是迈向未来的历史新起点。站在新的起点上,学校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进一步强化教师教育特色,进一步提升综合办学实力,争取四川省与教育部共建四川师大,争取进入四川省一流大学行列,部分学科进入国内一流学科和四川省一流学科以及新型高端智库建设行列,在体现办学质量和办学地位的关键指标上达到国内一流省属师范大学水平。到2020年,把学校全面建成国内一流的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杨兴平致辞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杨兴平代表四川省人民政府,向四川师大建校7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他强调,四川师大七十年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足四川,面向全国,如今桃李满天下、学子遍四海,数代师大人肩负了教书育人、报效桑梓的时代使命和历史责任,传道授业解惑,立德立功立言,彰显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精神品质,形成了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七十年人才辈出,学校办学格局不断优化,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七十年砥砺奋进,学校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由强到优,已成为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育人效果显著、学术声誉远扬的知名学府,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杨兴平强调,四川师大作为师范名校,要继续凸显师范教育的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进一步强化基础教育的服务和引领功能,奋力打造全省教师培训最倚重的示范基地、教师专业发展最完善的资源研发中心、教师教育最强大的决策咨询智库,为推动我省高等教育新跨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再立新功。要进一步全面深化学校教育的综合改革,释放学校教育改革的动力,抢抓国家实施高等教育“双一流”创建工程的重大历史机遇;要着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牢牢把握高等院校发展的生命线,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打造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师德高尚的师资队伍;要切实增强科研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优化学科结构布局,积极发挥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的作用;要进一步大力提升服务社会的水平,更好地履行高校服务社会的责任和使命,积极为全省扶贫攻坚献策献力,坚持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引导广大师生投身文化创新创造,以文化强校大建设助推文化强省大发展。


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刘晓晨致辞

  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刘晓晨受省教育厅朱世宏厅长委托,代表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四川省教育厅向我校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表示热烈祝贺。她指出,四川师大建校70年来,已经建设发展成了一所覆盖11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师范院校。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学校发展办学取得了显著成绩,对推动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我省的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省教育工委、教育厅将一如既往地积极支持,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希望四川师大以建校70周年为新的历史起点,进一步传承弘扬优良的办学传统和办学理念,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希望四川师大广大教职员工,继续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标准,立德树人,爱岗敬业,为祖国培育更多人才;希望同学们立志报国,发奋学习,勇于创新,早日成为社会栋梁之才。


兄弟院校代表、77级校友、四川大学党委书记杨泉明致辞

  兄弟院校代表、77级校友、四川大学党委书记杨泉明代表四川大学及各兄弟高校,向四川师大七十华诞表示热烈祝贺。他充分肯定了我校七十年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他说,长期以来,四川师范大学与包括川大在内的众多高校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携手并进,取得了优异成绩,结下了深厚友谊。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将更加紧密。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各高校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携手并进、共谋发展,共同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校友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李言荣发言

  校友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李言荣教授发言。他生动地讲述了在母校求学的时光,围绕学习成长成才、老师的关心关怀、同学们的情意情分等等,分享了校园生活和学习上的多个故事。他说,正是因为有四川师大许许多多优秀教师所构成的一代代的优秀教师群体,才使一代代师大学子得以奋发,得以奋进,得以书写令自己满意的人生。他说:“作为一名小镇少年第一次来到省城,是四川师大打开了我的视野。四川师大是我科研事业起步的第一站,给我们的人生留下了一串串美好的回忆。祝愿母校欣欣向荣、越办越好!”


校友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唐勇发言

  校友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唐勇研究员发言。他用两句话概括了他在四川师大求学的感受。一是为母校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他认为,四川师大的成功在于成为了西南地区尤其是四川省教师的摇篮。二是感恩母校。他回忆起当年求学时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他说,现在在上海工作,上海校友分会、包括自己所在的研究所共有四十多位校友,聚在一起总提起四川师大的好和老师们给予他们的帮助。他说:“四川师大是我的第一站,是我最难忘的地方,是改变我一生命运的地方,我由衷感谢母校的培养。过去四川师大是辉煌的,现在是美好的,未来会更好更辉煌!”


教师代表巴登尼玛发言

  教师代表、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博士生导师巴登尼玛代表全校教职员工,向学校致以衷心祝贺和真挚祝福。他深情地说,二十年来,我同广大教职员工一样,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认真履行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工作中尽自己的本分,上好每一堂课,作好每一篇文章,在独善其身中学会了兼济天下,用自己的青春与汗水守护四川师范大学的尊严,那就是——重德尚美、追求卓越与朴实无华。


学生代表梅笛发言

  文学院201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梅笛代表在校学生发言说,身为师大学子,为四川师大七十年发展历程取得的丰硕成果而自豪。作为新时代的师大人,将以爱为底色,终身学习、终身思考、不断践行,不忘母校之恩,不负母校之名,为母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据悉,校庆期间,学校先后收到了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20多所高校以及香港田家炳基金会、台湾部分高校发来的贺信,还收到了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意大利、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10余个国家的20多所大学发来的贺信。

  激昂而浑厚的校歌奏响,四川师范大学正站在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体师大人将再接再厉,砥砺奋进,弘扬师大精神,共圆师大梦想,为四川师大更加美好的明天奋力前行!


大会现场


大会现场


大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