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大事:四川师范大学艺术团赴泸定县演出活动侧记

03.06.2015  19:37

   编者按: 2014年12月,四川师范大学与泸定县人民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决定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展开校县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我校承办泸定县5月29日纪念红军飞夺泸定桥胜利八十周年暨川藏公路开工建设六十五周年红色泸定大型歌舞晚会是校县合作的一个重要项目。此次纪念活动受到省州县各级单位高度重视,吸引了中央及地方多家媒体关注。5月27日,记者随学校演职人员一起奔赴泸定,对此次演出活动进行全程采访报道。

  小城大事:川师大艺术团来了!

  27日早上八点左右,成龙校区龙湖剧场旁的停车场上六辆大巴一字排开,阵仗颇惹人注目。穿梭其间的各组负责人正忙于组织演职人员上车,两百多人的队伍组织起来并不轻松,拿着对讲机互通情况的带队老师们已然满头大汗。参加此次演出的演员主要来自音乐学院、舞蹈学院和服装学院。同学们的美丽身姿和青春气息让沉闷的清晨变得清新欢乐起来。车队八点二十开始出发,奔赴英雄城泸定。


途中小憩

  车队行过成都平原钻入川西高山腹地,地形地貌越来越雄峻壮观,高峰深谷、气势磅礴,车队在狭窄的盘山公路上爬行,车窗一边是高耸入云的陡峰,一边是河水咆哮的峡谷,引人阵阵唏嘘惊叹。九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后,终于到达泸定县城。大渡河穿城而过,两面高山夹道,泸定桥横连两岸,恍惚间历史与现实交叠——想象着八十年前的枪声和呐喊声,心头刚涌起澎湃的思绪,却看到三两市民悠然踱桥而过,不觉会心一笑。泸定桥头隔着条窄窄的马路竖着“康熙御碑”,是300年前康熙当年下令造桥时所立,而碑的背面就是为晚会搭的舞台。从桥到舞台,俨然是一条时光轴,从过去到今天,再到未来。


大渡桥横


安排食宿

  安排食宿,稍作休整,用时不到一小时,演员及工作人员便马上投入到合光彩排中。舞台搭在县城中心的小广场上,当记者赶到彩排现场时,被深深地震撼了——舞台隔离栏周围人山人海,挤满了当地的群众,煞是壮观。在现场的老百姓听说我们是记者,便主动热情地跟我们聊起来,一位姓吴的老太太说她今年刚好80了,红军飞夺泸定桥那年她刚出生,她一生以此为荣。合光彩排时,舞台上美轮美奂的LED背景墙和绚丽的灯光引得观众一阵阵欢呼,吴老太也笑得很开心,她对记者说,泸定县好久没这么热闹了,舞台这么美,在泸定还第一次看到,还是你们川师大整得好呦。


合光彩排

  导演组和演员们在台上抠各种细节,舞台外的观众圈越来越大,附近公路上汽车也停止了流动,朝向舞台的居民楼上的窗户,也挤满了人头。有几个中年男人看到记者挂着工作牌和记者证,就冲过来或握住记者、或不住地拍记者的肩膀,然后不停地竖大拇指,连连夸赞这场演出太好看了。其中一位先生姓王,是泸定的行政职员,他说他从出生到现在泸定待了三十多年了,从来没有见过今天这么超高水平的演出,舞台太美了,真是大饱眼福,巴适!他们都很激动,言语之中绽露出的是对泸定深深的热爱,觉得这么高规格的舞美和高水平的节目来到自己的家门口展演出,带来的是家乡魅力的提升,看到的是家乡美好的未来,他们内心里充满了感动与骄傲。


百姓围观

  我在场边时还遇到一对来自成都的中年夫妇——辜先生和陈女士,他们是在四月初八到康定参加跑马节的,回来时路过泸定,看到了川师大的演员们在排练晚会,就决定等到29号晚上看完晚会再走。两人看起来十分恩爱,边牵着手边看着节目彩排。陈女士说,在这里遇到这么多成都来的学生和老师,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幸福感,看到来自自己家乡城市的漂亮帅气的大学生们在这里表演,展示他们的才情,也让她感到非常骄傲。


小城广场

  彩排结束后,已经是夜里十点半了,演员们在九个小时的舟车劳顿后又马不停蹄地进行彩排,现在终于可以回到酒店好好休息了,然而,学校及县里的相关负责人及各组演员代表、导演组成员以及负责一线各项技术工作相关人员,还得继续开会,把在彩排中发现或暴露出的所有问题逐一研究确定解决方案,把各项工作都进一步落细、落实、落地,以确保整台演出更加完美地呈现在飞夺泸定桥80周年的晚会上。

  酒店五楼的会议室里灯火辉煌,各种意见碰撞交流,窗外已是深夜,英雄的大渡河阵阵涛声在山谷里回响,也在参会的每个人心里回荡,激发人们昂扬奋发,担负起自己心中的那份责任……


深夜会议

  完美的演出,震撼了央视记者

  28日早晨从睡梦中醒来,耳朵里依然是大渡河隐隐的涛声。吃完早饭,路过广场舞台时,看到川师大的演员们已经开始在舞台上排练了,全体演职人员为此次晚会所付出的艰辛努力让人赞叹。


白天排练


合唱演练


死抠细节

  晚上,全体演职人员再次聚集到广场舞台进行一次完整的彩排。演出还未正式开始,记者惊讶地发现,场外的观众竟然比昨天晚上的还要多!正对着舞台的两条街人山人海,正对着舞台的楼房阳台上也人头攒动。下午在出租车上,记者跟司机闲聊时了解到,这座小城的居民期待这台晚会就像期待过节一样,司机说正式演出当天人会更多,因为很多村民会从乡下赶来。


夜晚演出

  川师大校党委书记周介铭也在晚会彩排前到达了现场看望慰问川师大的演职人员,见到特地从成都赶来的周书记,现场的演职人员都感到精神振奋。周书记在现场询问了晚会筹备和彩排的情况,并亲切地对演员们说:“大家风尘仆仆,马不停蹄,反复排练,非常辛苦,我代表川师大对你们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此次活动意义重大,希望各位打起精神,向泸定人民展示川师大的实力与信心,预祝你们的演出圆满成功。”演员们鼓掌欢呼,感谢周书记的关心。之后周书记在学校相关职能领导的陪同下完整观看了演出彩排。


领导慰问

  彩排完全按照正式演出的模式进行。精美绝伦的舞美引来观众们的节节称赞,优美雄壮的音乐将观众的情绪完全调动了起来,舞蹈与歌唱演员用高水平的表演迎来现场观众的阵阵欢呼。记者还在彩排现场偶遇了几位中央电视台国防军事频道的记者,他们是来采访5.29系列纪念活动的。本来他们来到彩排现场只准备拍几张照就走,可是如此震撼恢弘的表演,吸引他们一直看到了最后,并不停地调换角度拍摄表演画面。其中一位某节目摄制组的编导刘冀蜀有接受记者采访时,言语满是溢美之词,他说:“整台晚会让我觉得非常震撼,给人的心灵以感动的力量。这台晚会真实地反映了八十年前一段不容遗忘的真实的历史,如果当年那些飞夺泸定桥的红军战士们能够知道八十年后还有一些学生和老师在用艺术的形式表现这段历史,他们会无比高兴的。这台晚会的艺术感染力很强,艺术水平相当高,我在北京也看过一些晚会,但没想到在泸定这座小城能看到如此高水平的一场晚会,不管是演员的艺术功底,还是舞台美术、服装灯光,特别是大屏幕的制作十分精美,让人看了之后,能感受到正能量,激起人心里的共鸣,说实话,我是带着很激动的情绪看完整场演出的,非常感谢四川师范大学师生们的辛勤付出。”刘冀蜀最后对川师大的学子说:“你们奉献出这样一场演出实在是做了一件好事,老区的干部和群众是会感谢你们的,你们没有辜负自己的青春。”


央视记者接受采访

  完美的背后,谁是最可爱的人?

  为办好这次晚会,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和舞蹈学院可谓精锐尽出,其中包括音乐学院曾获东京亚洲国际乐声大赛第三名的声乐系副主任汪浩、曾获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四川赛区民族唱法金奖的青年教师康彦龙、曾获第六届全国普通高校声乐大赛四川赛区通俗组金奖的硕士研究生杨一楠等优秀师生,以及舞蹈学院在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并拥有丰富演出经验的师生们。


烈日下的演练

  一个多月的彩排时间并不宽裕,但所有演职人员顶着压力,凭借深厚的专业素养以及不怕吃苦的意志力,始终怀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排练中,接受着实践的淬炼以及革命精神的洗礼。晚会导演王帅表示,此次晚会的排演对学生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思想教育活动,通过演出可以让他们在精神层面接受洗礼,对艺术院系的学生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推介机会,也是是一个实践的平台;同时对老师来说也是一种促进,老师长期处在教学岗位上,知识具有滞后性,此次活动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对师资队伍的历练具有促进作用。


场边小憩

  音乐学院合唱团担任此次晚会的全程合唱任务,须要整场站在舞台上,除了保持优美的站姿外,还要配合不同的节目演唱不同曲目、做不同的动作表情,几位大一的合唱团成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排练时非常辛苦,还曾有一位同学因连续联排,站立时间过长,体力不支晕倒过,但是同学们都很认真投入,哪怕站在台上并不是主角,但她们觉得自己的角色十分重要。


大雨中,观众热情不减

  29日晚,正式演出。当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合唱团的姑娘小伙们在雨中站了一个半小时,有的演员强忍着痛苦,雨水和泪水混合着流过微笑的表演表情。也许就是艰苦的环境激发出了年轻人心中炙热的力量,演员们在大雨中做出的每个完美的动作,唱出的每个完美的音符,除了技术上的征服外,对人山人海的观众还有一种心灵上的震撼,小城人民在演出结束后站在雨中久久不舍离去,是献给川师大师生们最盛大的掌声与褒扬。


演出在大雨中进行

  完美是躯壳与灵魂的和谐共鸣,它让我们惊叹,但此次完美演出背后的那群可爱面孔,却是最打动人的,有人运筹帷幄,有人一线指挥,还有更多的人在烈日下、在风雨中歌唱舞蹈,他们都只为完美,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


最可爱的人们演绎完美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