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将力争3年新增小微工业企业1万户以上

26.06.2015  11:24

 “创客四川·创享智造”活动启动

  本报讯(记者 王眉灵 陈露耘)6月25日,在“创客四川·创享智造”的首场路演舞台上,张红英收到了8家投资机构的邀请函,这意味着她尚在孕育期的技术项目,已基本确定可转化为产品。

  未来3年,四川至少涌现1万个“张红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团省委联合开展的“创客四川·创享智造”活动正式启动,其目标之一是:至2017年,力争全省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低于300户、小微工业企业不少于1万户。

  在雾霾、低能见度的天气下,交通安全、安防监控怎么办?张红英研发的智能视频图像清晰化技术解决了这一难题。可要把这一技术转化为产品,应用到监控、车载、可穿戴等装置上,还需要上百万元经费。“这个产品一旦推出,年产值至少100万元。”她说,远期目标是开发IP核芯片产品,届时,年产值会以千万元计。而如果没有撬动资金,这一切都只能是梦想。

  “创客有项目,机构有资金,我们要做的,就是搭建起一个创客和机构交汇的平台。”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创客四川·创享智造”就是为中小微企业和创业者提供融资路演、创客沙龙、创投对接的服务平台,提高企业产品创新的成功率,加速人才、技术、资本和产业集聚,实现“四川制造”向“四川智造”转型,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这个平台并非来者不拒。首场走进绵阳的活动,在全市征集了108个项目,涉及信息安全、机器人、新能源、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经过层层选拔,只有5个进入到最后的路演环节,与10家投资机构面对面。怀抱资金,专程从成都来到绵阳的投资人廖昕此行收获不小,5个路演项目,他一下就看上了2个。“创业项目太多了,好的、值得投资的少。”他说,这一批项目质量上乘。

  一个“线上”的公益性公共服务平台也正在酝酿中。省经信委拟打造一个网络平台,工业设计者有了新想法放到平台上,制造者看到后可联系购买。今后,“创客四川·创享智造”还将举行“走进市州、走进高校、走进园区”等系列活动。发掘出的优质项目,将被省经信委纳入省工业发展资金扶持范畴。

  按照计划,2017年前,我省将力争打造30个专注于激发企业设计创新活力的工业设计服务平台;建设50个有效满足企业设计需求的孵化载体;设立200个专业化创新创业服务机构;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低于300户、小微工业企业不少于1万户。

  原标题:3年全省新增小微工业企业1万户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