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实施分级诊疗成效初显 持续推进需进一步打破“壁垒”

18.04.2016  08:39
四川实施分级诊疗成效初显 持续推进需进一步打破“壁垒” 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
   

核心提示:分级诊疗涉及千家万户,也涉及多数人的就医习惯和观念,全面实施分级诊疗制度绝非易事。记者近日调研了解到,2014年10月起,四川全面实施分级诊疗制度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基层也反映,分级诊疗持续推进需进一步打破“壁垒”,多部门协同发力。

新华社记者董小红 吕庆福

成都(CNFIN.COM / XINHUA08.COM)--分级诊疗涉及千家万户,也涉及多数人的就医习惯和观念,全面实施分级诊疗制度绝非易事。记者近日调研了解到,2014年10月起,四川全面实施分级诊疗制度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基层也反映,分级诊疗持续推进需进一步打破“壁垒”,多部门协同发力。

——“互联网+”畅通双向转诊通道

近日,成都市青羊区苏坡社区李婆婆突发腹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初步诊治后,马上通过该社区与四川省人民医院搭建的无边界转诊平台,转诊到省级三甲医院治疗。整个过程迅速有序,专家确诊、床位安排全部通过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李婆婆的病得到了及时有效救治。

“利用'互联网+医疗’,我们社区跟省医院确立了以双向转诊为枢纽的统一远程医疗工作流程和规则。”苏坡社区卫生中心主任田中介绍,为了实现双向转诊的快速有效,该中心利用“互联网+”,专门建立了100M带宽专网,连接起省医院和区域内各个社区卫生机构,使区域内所有健康档案信息均可充分在线实时共享。

近年来,四川以“互联网+医疗”作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分级诊疗落地,打造群众健康的基层“守门人”。

去年7月,四川和电子科技大学大数据中心进行深度合作,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医疗健康大数据研究院;8月,在全国第一个以省级部门文件的形式出台了《关于家庭远程医疗的指导意见》,让病人通过互联网服务于家庭和个人,真正从政策上得到解决;9月,正式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省级家庭远程医疗管理指导中心,分别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四川省人民医院成立了远程家庭医疗服务中心,开展糖尿病、高血压等远程慢病管理以及网上出诊……

在未来两年内,四川还将建立人群健康大数据平台,通过该平台为病人提供个性化的诊疗意见。该大数据平台不仅覆盖四川9000万人口,还将辐射周边省份5亿多人群。

——大医院成基层坚强后盾

不久前,60岁的成都新都区村民虞福娣突然咳嗽,还伴胸部不适,经新都区人民医院呼吸科初步诊断病情严重。为了让患者尽快得到确诊,区医院迅速借用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资源。

通过新都——华西双向转诊绿色通道,虞阿姨很快转入华西医院呼吸科,接受进一步检查治疗。“平时自己去华西挂号,都要等一两个月,没想到这么快就能住进华西病房。”虞福娣说。

虞福娣只是新都区人民医院与华西医院“联盟”后的众多受惠者之一。2014年7月2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新都区级人民政府签署《深化合作办医协议》,华西医院正式牵手新都区人民医院,这也是华西首次与区县级政府建立深化合作战略关系。

数据显示,与华西医院建立医疗联盟以来,新都区医院门诊服务人次增加38.52%,出院人数增加26.05%,手术台次增加34.67%,危重患者人次同比增长81.4%。

通过华西专家言传身教、亲力亲为的“传帮带”,新都区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得到大幅提升。

从华西专家同时也是西南地区鼾症治疗和鼻科手术专家周光耀教授亲自做手术进行面神经吻合术示范,到指导我们手术,再到我们独立完成手术,我们的进步十分神速。”新都区人民医院眼耳鼻咽喉科主任陈洪昌这样谈到与华西合作后的惊人进步。

为了进一步促进分级诊疗,四川还构建“医疗作战区”规范双向转诊。以16所领军医院构建部省级“医疗作战层”,每两个市州以1到2所市级三级医院作为领头医院构建11个市级“医疗作战区”,辖区内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全覆盖与上级医疗机构签订双向转诊协议,逐渐改变“散发联合、散在转诊”带来的无序混乱转诊局面,大医院成为基层坚强后盾。

——六大举措保障分级诊疗全力推进

推行分级诊疗制度是新一轮医改成败的关键。”四川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沈骥说,实施一年多的分级诊疗,需要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就此,四川省卫生计生委出台了强化思想认识、落实职责任务、发挥医保杠杆作用、深入宣传引导、推进保障措施、强化督察考核等六大举措。

一是进一步明确并落实了各级医疗的职责任务。基层医疗机构是小病诊治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县级医院是县域内众多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治“龙头”单位,大型医院是一个地域危急重症患者的临床诊治中心和分级医疗体系中的“顶层引领”。

二是新农合政策作为推进分级诊疗的重要手段,严格执行门诊费用报销限制在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的政策和基层首诊报销制度等。

三是优化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住院报销比例。适当调整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住院补偿起付线,适度拉开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住院补偿比例差距。

四是从今年起,严格执行大医院超量收治小病、普通病要扣罚新农合基金,基层不经诊疗而“一转了之”和非规范转诊也要扣罚新农合基金。

五是通过编制体系建设规划和明细各级医院功能等方式,严控大型公立医院的发展规模。细化大型医院常见疾病的下转标准和基层医院的上转标准,确定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收治范围,并将各级医疗机构对基本医疗病种的收治情况纳入分级诊疗监测指标。

六是完善区域和各级医疗机构的分级诊疗指标体系,将分级诊疗作为医院评审达标最重要的衡量标准。

——持续推进需进一步打破“壁垒

通过一年实践,四川分级诊疗制度取得明显成效。县域内就诊率达到88.37%,群众对分级诊疗认可度和赞成率较高。但是,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目前医保政策不统一、基层服务能力弱、公立医院利益分配机制未理顺等“梗阻”仍然制约着分级诊疗持续推进。基层建议,进一步深化配套政策改革,加快形成稳定、顺畅、规范的分级诊疗格局。

一是深化改革医保配套政策倒逼破解“看病乱”。四川省卫生计生委医政处副处长刘成说,长期以来群众看病“找名医、找名院”的传统就医观念根深蒂固,破解患者“看病乱”,需要发挥医保报销的“杠杆作用”。

2014年10月,四川在全国率先出台新农合常见病人越级就诊不予报销的规定,是首个与分级诊疗医保制度国际惯例接轨的省份。刘成建议,国家加快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三保”统一进度,运用医保激励促进分级诊疗推进。

二是深化改革基层卫生政策“强基层”。四川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沈骥介绍,建立分级诊疗任重道远,目前基层医疗机构普遍存在承接能力差、人才匮乏等困境。沈骥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基层卫生投入力度,以重点专科建设为载体,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推动基层卫生“县乡一体化”管理,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三是深化改革公立医院利益分配机制提升积极性。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大医院收入主要来源于医疗服务收费和以药补医。在现行医院补偿机制下,门诊仍然是大医院收入重要来源,因而导致不少大医院缺乏分流病人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