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9+3”免费教育计划成效显著

25.08.2015  09:58

  作为我国第二大藏族人口聚居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学生就业难。针对这些问题,四川省于2009年探索实施了免费中职教育计划,即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让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毕业生到内地国家级、省级重点学校接受3年免费职业教育。如今,这一计划已从四川藏区扩展到了彝区,惠泽了4万多名学生,让高原深山的少数民族学子搭上了“梦想列车”。

  学生在上学期间,不仅包吃、包住、免费读书,每月还有补助。今年,“9+3”政策从四川藏区覆盖到凉山州彝族地区13个县(区),4300余名彝区学生圆了读书梦。

  在四川教育史上,“9+3”开创了大规模招收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赴内地读书的先河,这是全省探索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又一创举。为让“9+3”学生更好融入内地学习,四川根据地方需求设置专业,并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师素质。学生入校后,学校会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订出教学方案。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方面,适当减少理论教学部分,增加了实践课比重。此外,学校还进行分层次教学,并利用课余时间给基础较差的学生开“小灶”,老师“一对一”帮助学生。

  经过五年实践,四川探索出“藏区打基础,内地学技能”的“知识+技能”的藏区人才培养新路。在三年里,第一年注重养成教育,打牢学习基础;第二年注重技能培养,促进学有所长;第三年注重顶岗实习,推进学生就业,培养了一批德技并重、素质较高的藏区人才。此外,四川还建立了以公共财政为支撑的经费保障体系。从2009年至2013年,中央和四川省投入“9+3”经费已超过20亿元。

  据统计,“9+3”职教新模式实施以来,四川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得到不断巩固,高中阶段教育实现了快速发展。在藏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已由2008年的70%提高至93%;在彝区,2014年共招收“9+3”学生4300余名。这一职教新模式弥补了民族地区职教薄弱“短腿”,做到了应读尽读。学生中近九成来自农牧民家庭,较好地解决了过去藏区、彝区部分家庭因贫失学的问题。

  实施免费中职教育就是要切断贫困传递的“脐带”。政府通过支持农村、贫困以及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让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掌握谋生的一技之长,带动家庭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