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四川)四川农大精准扶贫工作突出“实”字

13.11.2015  12:15
作者:李劲雨 诸泽海 来源:中国网
   
  中国网四川成都11月13日讯(李劲雨 诸泽海) 近期来,四川农业大学充分发挥综合学科和农业科技人才的优势,坚持软硬技术支撑相结合、技术示范推广与技术培训相结合、帮扶重点与全面相结合,以贫困地区的科技需求为导向,以解决技术难题为重点,以技术和智力扶贫为主要手段,以校地、校企合作为载体,因地制宜,干实事、出实招,努力做好四川省精准扶贫工作。

    “今天最大的感受是,我来晚了。”11月12日,四川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张谷一行赴四川农业大学考察、听取汇报后,真切地道出了内心感受。张谷对四川农大广大师生奔赴全省88个贫困县的扶贫工作给予高度称赞,认为师生通过智力扶贫、科技扶贫、产业扶贫,以满腔热情为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服务,各项扶贫攻坚工作取得明显实效,希望进一步加强局校合作,签署局校战略合作协议,尽早研究并开展各类合作事项。

    在过去32年自发开展扶贫工作的基础上,四川农大今年根据《中共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在充分调研、考察和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四川农业大学2015-2020科技扶贫工作方案》,设立科技扶贫专项经费200万元/年。该校针对秦巴片区(6个市34个县)、乌蒙片区(3个市9个县)、大小凉山彝区(2个市州13个县)、高原藏区(3个州32个县)的地方资源状况,运用科学手段制定“作战方案”,针对不同对象研究扶贫办法,分析贫困的内外根源,提供多种脱贫致富的路子,牵好各类产业的牛鼻子,让各种“治贫方”、“脱贫方”、“致富方”在88个贫困县落地生根,全过程贯彻一个“实”字,帮助贫困地区老乡们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

    深入贫困地区进行减贫政策研究,编制产业和扶贫规划,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选派科技人员挂职、科技特派员到贫困地区工作,帮助农发借助柑橘、樱桃、李子、茶叶、中药、绿色蔬菜等产业脱贫致富,新品种、新成果的示范推广等一系列工作,得到了贫困地区老乡们的热烈欢迎。

    同时,下设在该校的西南减贫与发展研究中心,2014年获批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15年4月入选首批四川省人文社科高水研究团队——四川省精准扶贫创新研究团队。中心立足四川,面向西南,积极开展精准扶贫理论研究,特别是今年在扶贫规划编制、扶贫机构职能转型与干部队伍建设、残疾人精准扶贫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研究团队提交的两份政策建议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

    目前,四川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已向四川农大抛出“橄榄枝”,双方将签署局校合作战略协议,大步伐开展合作项目,联手在科技扶贫,产业扶贫,库区移民产业后扶,尤其是在省级扶贫规划编制指导意见基础上,尽快研究制定村级扶贫规划编制指南,解决“最后一公里”,建立扶贫和移民工作专家队伍,加大对西南减贫与发展研究中心支持,积极开展重大理论研究,抢占扶贫移民理论制高点,将四川扶贫移民成功经验推向全国,将学生实习与扶贫结合起来,在减贫理论研究和扶贫实效上出成绩,进一步实实在在地为贫困地区老百姓送去实惠。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微信 更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