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州委全会观察|四川各市州发挥优势 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
不久前召开的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肩负省委重托和群众期盼,四川省各地正陆续召开市州委全会,学习贯彻省委全会精神,并围绕省委部署,谋篇布局新发展、新跨越,力争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征程中有新作为。
新格局、新发展、新跨越,四川省各市州将如何展开新谋划?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亮点?“市州委全会观察”系列报道,拟从布新局、强产业、畅交通、大开放、惠民生等方面解读市州委全会传递的新信息,触摸市州未来发展新脉动。
成都
读数
上半年,成都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870.68亿元,增长8.2%。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4%、7.0%、9.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
目标
成都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加快建设“五中心一枢纽”(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西部金融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国际性综合交通通信枢纽),进一步增强对全省其他区域的引领辐射带动能力,高水平打造引领四川发展的“主干”。力争通过3—5年努力,形成2个万亿产业集群、2个五千亿产业集群、6个双千亿产业集群和一批成长性好的新经济产业集群。
做强“主干”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
走现场
中欧班列(成都)开行数量累计突破两千列
8月8日,伴着长长的汽笛声,一列满载广元产品的中欧班列(成都),缓缓驶出成都国际铁路港,驶向德国纽伦堡。这是广元产品首次通过中欧班列(成都)专列发往欧洲。
首发欧洲的产品主要为广元市四川艾力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2000套电篱网激发器,总价值约142.8万元人民币。
“这对企业发展帮助很大。”四川艾力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向君德算了一笔账:以前,公司出口欧洲的产品主要选择江海联运和铁海联运两种方式。江海联运从出厂到德国纽伦堡大约要45到60天;铁海联运大约需要30到35天。而选择中欧班列(成都),仅需 15天,费用虽然贵一点,但运行时间大大节省。
以成都为中心,中欧班列(成都)延伸到了越来越多市州,为“四川造”走向全球提供更多的选择。成都国际铁路港投资发展公司副总经理张倞介绍,目前,以成都为战略支点的四向铁路大通道正在逐步架构成型,基本形成以7条国际铁路货运通道、5条国际铁海联运通道为支撑“纵贯南北、横贯东西、通边达海”的陆上物流体。
今年,中欧班列(成都)开行数量累计突破2000列,连接泛欧泛亚16个海外城市、国内14个城市。此外,“蓉欧+”也已延伸至我省泸州、宜宾、内江、攀枝花,给这些地方的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深观察
全面建设提升国家中心城市辐射引领能力
四川要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必须有一个综合实力较强、产业和人才集聚度较高、创新力竞争力优势明显的经济中心城市吸纳优质资源要素,辐射带动全省经济发展。为此,在全省发展新格局中,成都担负着双重重任:做强“主干”,奋力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发挥“主干”责任,提升区域引领辐射带动能力,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
“全省9000万人口是成都发展的最大腹地、最大优势。”成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谢瑞武介绍,做强“主干”,成都将聚焦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新经济,构建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力争通过3到5年的努力,形成2个万亿产业集群、2个五千亿产业集群、6个双千亿产业集群和一批成长性好的新经济产业集群。
而在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方面,谢瑞武介绍,成都将推动与环成都经济圈协同发展,共同打造成德绵、成德资、成眉乐三大产业联动区,深化天府科学城与绵阳科技城互动合作,加快建设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携手打造大成都、大峨眉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等。成都还创新模式,如建立“研发设计在成都、转化生产在市州”的产业互动模式,形成“水涨船高”发展态势。
此外,成都市已与16个市(州)建立政府层面合作关系,达成并组织实施合作项目上千个。据悉,目前,成都市在征求市(州)意见基础上,正抓紧研究制定与市(州)产业协同发展政策和五大经济区协同发展五个实施方案,初步梳理了120余个合作事项,并积极筹办成都市与市(州)协同发展大会。(记者罗向明)
泸州
读数
上半年,泸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2%,延续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增速位居全省第二。
目标
泸州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提出,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全面推动泸州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南部中心城市,以及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四川南向东向开放重要门户、内陆开放高地“两中心一枢纽一门户一高地”。
到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2000亿元,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2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200万,建成成渝城市群第三大城市、四川省第二大城市。
加快建设“两中心一枢纽一门户一高地”
走现场
马士基归来留恋泸州港的什么
几天前,五个印着“Maersk”字样的集装箱运抵泸州港,这批装了130吨豌豆的集装箱从加拿大启航,将转运至成都新都客户仓库。
一次常规的转运,却并不寻常,它意味着泸州港再被纳入马士基的全球进仓系统。
在港口同质化竞争严峻、吞吐量不饱和的大环境下,2016年9月1日起,马士基停止接受10个中国港口的进出口货物,其中包括泸州港。然而,不到两年,泸州港用努力换来了马士基的回归。
今年6月,泸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与马士基(中国)航运有限公司签订集装箱堆场协议。根据协议,泸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将为马士基集装箱进出泸州港提供闸口、设备管理、电子数据交换、EIR和铅封等综合管理。
马士基为何重返泸州?在四川泸州港务公司总经理黄兢看来,马士基首先看中了泸州港的多式联运。“去年,泸州港铁水联运1.78万标箱,数量在全国港口排名第九位,内河港口第一位。”
其次,马士基还看中了泸州港的三向通道建设。东向借助长江黄金水道,与上海、南京、武汉等枢纽港建立合作关系,开通“泸汉台”“泸宁韩(日)”等近洋外贸航线;南向通道建设启动,通过铁路,货物3天可分别运抵昆明、广州、钦州等地,与南方口岸之间的公路运距为四川最短、费用较优;西向与成都国际铁路港“物流一体化”发展,开通泸蓉欧班列,“市场同价、监管互认、服务一体”。沿江、沿海地区货物,从泸州港发运,20天可抵达波兰、荷兰、德国等国。
如今,行走在泸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在江边一眼能看到“打通南向开放门户,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构筑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新格局,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四句标语。这些标语无不代表着泸州港发展现代航运的决心。
深观察
无一寸高铁泸州如何破局
过去十年,借助位于川渝滇黔四省市结合部的先天地理优势,泸州地位日益凸显。尽管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高铁不断发展,但泸州的高铁通车里程始终为零。
当前,泸州正在建设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这对交通格局也提出新要求——突出南向,拓展东向、西向开放大通道建设,推动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格局。
“高铁,是重中之重。”在泸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沈昭平看来,打不赢高铁攻坚战,就会影响泸州建设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和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步伐。
如何抓?沈昭平给出答案: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高铁规划要先行,要构建“十”字形交通枢纽。
沈昭平拿出一张地图,边指边说:“渝昆高铁和蓉遵高铁将在泸州‘十字交叉’。其中,渝昆高铁从重庆经泸州至昆明,蓉遵高铁则由成都经自贡、泸州到遵义,再经贵阳直达广西、广东。这个‘十字’将进一步缩短泸州南下至云贵、两广等地的时间,进一步凸显其枢纽优势。”
此外,泸州还将通过组建工作专班、保障要素资源对铁路建设工作攻坚;将广泛吸纳人才,面向全国招聘具有丰富铁路工作经验的人才参与到泸州高铁建设来。(记者魏冯)
宜宾
读数
上半年,宜宾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35.69亿元,总量居全省第4位,增长9.0%,增速居全省第4位,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全省第3位。
目标
宜宾市委五届六次全会用十个“加快建成”以及两个“加快发展”点明了宜宾未来发展的路径:加快建成长江生态第一城、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经济中心、长江上游区域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四川南向开放枢纽门户、长江上游区域性教育科技医疗文化中心、长江上游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区域性数字经济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国际旅游休闲目的地,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县域经济。
十二个“加快”支撑创建全省经济副中心
走现场
“宜宾造”智能终端产品销往全世界
8月7日早上8点,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吃过早饭后,四川朵唯智能云谷有限公司员工王超和同事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王超是手机生产流水线的一员,主要负责维修手机主板上元器件的外观问题。“每天经手的手机主板很多,说不清有多少件。”王超笑着说。
2016年,宜宾市委提出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指导,大力实施“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明确在巩固提升白酒、能源等传统产业的同时,培育壮大以新材料、轨道交通、智能制造、汽车产业等为代表的八大高端成长型产业。
在此背景下,四川朵唯智能云谷有限公司落户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并于去年6月正式投产。除了这家企业,截至7月底,宜宾市已签约包括朵唯、中兴等品牌企业智能终端项目141个,其中,已投产项目46个。预计今年底投产项目70个以上。“宜宾造”智能终端产品正在销往全国乃至全世界。
一枝独秀不是春。离朵唯不远的宜宾汽车产业园内,凯翼汽车的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车间正在加紧建设。按照计划,第一台“宜宾造”汽车有望于年内下线。不远处,6月刚签约的四川中车铁投轨道交通产业项目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施工……
走在这里,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胡明镜感慨万千,“几年前,这里还处于待开发状态,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新兴产业已在这里强势崛起。临港经开区正成为宜宾市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深观察
多方面支撑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宜宾区位优势十分突出。港口、机场……外加即将开通的高铁,使这里的立体交通体系日趋完善。同时,宜宾还有良好的产业优势:名优白酒、化工化纤、综合能源、机械装备、建材等传统产业优势明显。
优势突出的同时,宜宾也存在发展瓶颈。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宜宾传统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85%。“传统产业比重过大,新兴产业从无到有发展迅猛但体量还不够大。”对此,宜宾市经济和信息化委总经济师李强很有感触,要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不光要提升经济总量,还需要多方面的支撑。
此外,产业发展的集群效应不明显、部分传统产业产业链不完整、各个工业园区互补性不够强、传统产业转型过程中的环保安全压力等问题也制约着宜宾经济的发展。
“不足的地方,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李强认为,宜宾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提出的十个“加快建成”以及两个“加快发展”对于宜宾创建全省经济副中心有支撑和保障作用。“加快建成长江生态第一城,提升宜宾市的生态环境能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而加快建成长江上游区域性教育科技医疗文化中心等目标则能提升创新创造能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据悉,在工业方面,目前宜宾市还正在着力发展新兴产业。据初步测算,下半年宜宾新兴产业将快速拉动工业增长。预计到2021年,新兴产业产值将与传统产业产值相当。“宜宾也在积极推进大学城、科创城建设工作,为将来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记者黄大海)
市州委全会点击
●自贡
加强与环成都经济圈协同发展,推进川南一体化。优化市域空间布局,以G348为轴线打造产城融合带,建设两化互动、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以釜溪河流域为重点打造生态保护廊道,建设特色文化展示集聚区;以沱江流域为主轴打造绿色经济发展带,建设绿色发展典范区。
●攀枝花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以中心城区为中心,以仁和区平地镇、米易县攀莲镇和盐边县桐子林镇、红格镇、渔门镇为次中心,以成昆铁路、京昆高速公路沿线为城镇主发展轴的“Y”字形结构,推动中心城区形成“都市环+放射组团”的“阳光型”城市空间结构,持续构筑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德阳
打造装备智造之都、改革开放高地、古蜀文化名城、美丽幸福家园“四张名片”。实施创新引领、协调发展、开放拓展、乡村振兴、文化提升、生态优先、民生提质“七大行动”。力争今年经济总量达到2100亿元以上,到2020年达2500亿元以上,到2022年达3000亿元以上。
●绵阳
着力构建“一核两翼、三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一核”涵盖涪城、游仙、安州3个市辖区和经开、高新、科创、仙海4个开发园区;“两翼”以江油和三台为重点;“三区协同”指推动中部平原河谷片区、东南丘陵片区、西北山地片区错位发展、协同发展。
●广元
按照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四川北向东出桥头堡的定位目标,打造“一带两廊两区”的城镇空间结构,构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县城为重要支点、重点镇为支撑、一般镇为基础的现代城镇格局,把三江新区作为中心城区的主战场和“特区”来建设。
●内江
围绕推进协调发展,强化“五个县市区+内江经开区+内江高新区”七轮驱动,构建县域经济竞相发展、协同发展新格局。围绕推进开放发展,形成以内江为原点,成都内江协同发展轴线、重庆内江协同发展轴线、南向开放新兴经济轴线“一点三线”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
●南充
构建“一主一副、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支持主城三区做大做强,力争经过几年努力,经济总量达到1200亿元到1500亿元左右。鼓励县(市)争创全市经济副中心,力争经过几年努力,有一个经济总量达到500亿元到600亿元的县(市)。
●巴中
大力实施脱贫攻坚、交通建设、县域经济、特色农业、全域旅游、城乡提升“六大突破”,强化经济持续发展、民主政治发展、文化繁荣兴盛、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创新、开放合作“六个推进”,加快建设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努力走出秦巴山区脱贫攻坚绿色发展新路子。
●眉山
全域实施“一带一区一片”发展战略。北部区域做强“一带”,高标准规划建设“环天府新区经济带”。中部区域做活“一区”,重点发展文化艺术、体育娱乐、教育医疗等高端现代服务业。南部区域做美“一片”,重点发展现代农业、休闲康养、度假旅游等绿色产业。
●资阳
建设成渝门户枢纽、临空新兴城市。要融入“主干”同城发展,打造环成都经济圈城市与成都同城化发展的典范。要联动支点协同发展,积极参与环成都经济圈协同发展,联动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等协同发展。要五区共兴一体发展,强化全域统筹。
●凉山
优化区域发展布局,推动州府西昌领先发展,壮大以西昌为中心的安宁河谷发展“主干”,在州内会理、昭觉、越西三县分别建三个区域中心城市,推动差异化协同发展,形成“主干”引领、“干支”协同发展新格局。
责任编辑:郑玮 分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