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制造提质增效

17.10.2017  04:06

第二届中国质量(上海)大会9月15日在上海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 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习近平指出,今天,中国高度重视质量建设,不断提 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努力为世界提供更加优良的中国产品、中国服务。

五年来,四川更是将质量强省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省委书记王东明明确要 求“坚持以质取胜,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强调“要积极培育打造四川自有品牌, 努力提升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省长尹力发出了“一定要把四川产品质量干上去 ”的质量强音。

辉煌五年,四川省以质量发展的持续进步不断拉升全要素生产率,以质取胜书 写出炫丽的四川篇章。“四川造”用品质和数据证明:厉害了,四川造!

名牌战略升级“四川造

成绩单:3家企业获首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4家企业获第二届中国质量奖提名 奖,5家企业进入第三届中国质量奖候选名单;1416家企业1564个“四川造”产品 获四川名牌,总产值达9840.7亿元。

2017年第十六届西博会,占地面积达1014平方米的“四川名牌馆”吸引不少人驻足。

展馆装修装饰突出四川名牌“质量标杆,品牌引领”的主题。具有代表性的600余件四川名牌产品,集中展示了四川名牌的质量高度和品牌高度。

四川名牌,再次引得众人关注。

时间回到1993年9月。第一届四川名牌诞生,80个品牌成为四川名牌,涉及纺 织、电器、轻工、机械、重工、食品酒类等众多行业,“五朵金花”也由此诞生。

2004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名牌产品管理办法》,成为西部最早实施名牌战略的省份。

1993年四川实施名牌战略以来,四川先后开展了12届四川名牌的评选工作,累计培育1416家企业1564个“四川造”产品荣获四川名牌。目前,四川名牌产品企业 总产值达9840.7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7.50%,利税总额达1018.9亿元 ,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7.7%。名牌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与新引擎。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更是将质量强省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三大发 展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3年,四川3家企业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2016年,4家四川企业获第二届“ 中国质量奖”提名奖;2017年9月,第三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候选名单公示,四川5 家企业进入候选名单。

创新激发“四川造”活力

成绩单: 在川企业造出C919机头、ARJ21机头,新能源空铁完全是“四川造”。

2017年5月5日14时,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国产大飞机C919 一飞冲天,圆了国 人的“航空梦”。而从机头到航电系统,再到机舱娱乐设备、灯光、广播等,C919 从外到内,都不乏“四川造”。

造机头,对成飞民机而言并不陌生。”走进成飞民机装配车间,一个淡黄色 的飞机“大脑袋”首先闯入视线。该公司工程部高级工艺师陈勇介绍说,这是正在 装配的C919国产大飞机103架机头。除了C919,两年前交付投运的国产喷气式支线 客机ARJ21,首飞在即的国产水陆两栖飞机蛟龙600(AG600),机头都产自这里。

参与C919,也让位于绵阳的四川九洲电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大飞机的机会。“105架开始,我们的客舱核心系统将装机试飞。”项目人员李 奕汛表示,这是九洲首次参与大飞机客舱核心系统研制。该系统主要包括旅客广播 功能、客舱内话功能、自检维护功能和LRU(航线可更换单元)级数据加载功能等, 是客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四川,创新更是最活跃的热词。2013年,四川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实施创 新驱动发展战略 增强四川转型发展新动力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创新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力量。

2014年5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专项改 革方案》,提出探索建立事业导向、利益驱动并重的人才激励新机制;2015年5月 ,省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见》;2015年11月,省委十 届七次全会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决定》。随后, 全面创新改革被确定为引领“十三五”发展的“一号工程”。

从成都到绵阳,从攀西河谷到川中丘区,无数个科技领域的最新成果,汇聚成 四川创新发展的璀璨星空,见证四川践行看齐意识的生动实践。

质量对标打响品牌

成绩单:2016年全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3100多家、各类研发机构达到2000 家。

2016年11月,成都双流市民惊喜地发现,一辆熊猫图案的列车从距地5米高的 空中轨道上驶过,车厢内白底、嵌以蓝色座椅和扶手,左右两侧分列座椅。

车厢前部的控制室内,数字化仪表显示着速度、信号、工况、温度等指数。“ 从测试到试运营,这列空铁已安全运行了12000公里。7个月里,针对测试过程中发 现的18项问题进行了整改,新能源空铁强化了列车精确自动化控制,已经能实现无 人驾驶。”中唐空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凯介绍,这些高端的技术都是土生土 长的“四川造”。

2016年,“四川质量对标提升行动”全面启动,全省拟用3年时间,在主导产 业重点产品中开展质量对标,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与效益,并以此作为质量工作服 务供给侧改革的重大举措。

质量对标提升行动”,就是围绕四川省主导产业、重点产品,以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以及国内知名品牌产品执行标准为参照,通过产品安全、性能、功能等关键质量指标标准比对和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掌握“四川造”产品的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分析查找“四川造”产品的质量短板,激励和推动四川企业创新标准、追求卓越,通过标准升级,引领和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品质量提升,培育一批本土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区域品牌。

创新,为“四川造”提供强劲动力。

2016年,全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3100多家,是2012年的近2.3倍;各类研发机构达到2000家,比2012年增加22%左右。正是它们的存在,让创新发展有了更多的底气。

聚力演绎质量

成绩单:2016年全省主要农产品总体抽查合格率达99%,食品抽查合格率达98.1%,工业品质量抽查合格率达94.9%;重点工程竣工验收一次性合格率达100%。

2017年4月,在全省质量强省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时任副省长刘捷表示,2016年全省主要农产品总体抽查合格率达99%,食品抽查合格率达98.1%,工业品质量抽查合格率达94.9%;重点工程竣工验收一次性合格率达100%。

质量工作涉及到各级各地各行业,体现于生产经济全链条。为此,四川省在多年前就成立了质量强省工作领导小组,由副省长任组长,30个相关厅局为成员,扎实推进全省质量工作,深入探索“大质量工作机制”。

为唱响全省质量工作“大合唱”,质量强省工作领导小组经常召开各部门联席会议,安排落实质量工作目标任务、交流探讨质量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如联合发改、经信、环保等部门对钢材、电解铝行业进行产能专项整治;联合公安开展机动车检测机构专项治理;会同商务、工商等部门推进实施服务业“三百工程”;旅发、交通、卫生等部门联合开展了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农业、食药监、检验检疫等部门也开展了各类专项整治活动,全省产业质量、产品质量、工程质量稳步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环境质量逐渐改善,质量形势总体稳定、持续向好。

与此同时,各部门之间也加强横向联合与相互支持,仅省质监局就与十余个部门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做到质量工作无缝对接。

在质量强省工作领导小组的带领下,各部门也创新工作、奋发有为,分别在各自领域绷紧了质量这根弦,推动着各行业不断提质增效、追求卓越,为质量强省添砖加瓦,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