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关注四川创新驱动发展:出重拳创佳绩
新科技 新业态 新飞跃
四川 创新驱动正发力
人民日报成都9月18日电(记者 刘裕国) 金秋的四川,创新驱动发展硕果累累:掌上超声设备,仅6寸手机大小,在家就可做超声检查;不需要数据线,手机隔空便能充电;含铼高温合金材料及单晶涡轮叶片,“一枚能卖1万美元,量产规模非常惊人”。近日,成都航宇超合金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相里麒向记者介绍时,一脸的自豪。该产品对我国航空产业发展自主化和国际化战略具有强劲的推动作用。
创新驱动发展,四川出重拳创佳绩。近三年财政投入18亿元、引导投入200亿元,组织实施新材料、生物医药、先进制造、国际合作、军民融合等领域1500项重大成果转化项目,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702个,累计带动实现产值1.2万亿元以上。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核技术等领跑全国。
支持加快技术改造创新,为此四川省拿出“真金白银”。2016年,全省整合安排资金10亿元,支持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有条件的市(州)也整合设立了专项资金,通过产业基金入股、融资贴息等方式,重点支持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技术含量高的优质项目。
支持政策精准“切题”。四川四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傅兆晓感触很深,他认为政策中提到的对新建创新创业载体给予资金支持、鼓励科技人员带项目和成果到各类载体创新创业等,都是精准“切题”。
“从场地租金补贴、启动资金到后来的融资补贴,我们都拿到了。”2014年落户成都高新区的准星云学创始人林辉说,当时人工智能的概念远没有今天这么火爆,但成都高新区相关部门对此相当支持,现场办公当即拍板。2015年8月,准星云学顺利完成3000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
新技术牵引“未来产业”。德阳东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瞄准未来新能源制高点,专注于金属能源领域铝燃料电池技术开发、产品制造,发展国际领先的新型动力产业,在国际上率先实现金属(铝)燃料电源、动力电池产业化。9月3日,瞄准生物治疗癌症、总投资达10亿元人民币的成都新蜀肿瘤医院正式落户成都高新区。
目前,成都高新区正围绕国际知名大企业创新中心、国际知名高校研究中心、国际知名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汇聚“三大国际性资源”,扩大科技开放合作,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创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