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势力改变四川农村市场基因 四川农村电商零售额全国第四

10.05.2016  15:44

本报制图/卢浩

四川省电子商务大数据中心统计显示:一季度全国农村电商网络零售额达1409.49亿元。四川以119.02亿元的交易额,排名第四。

这个面向全国县域一级的全网交易大数据统计,是由运营商成都市映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对全国3000余家主流电商平台19个行业(分为实物性零售和服务型零售)的交易数据进行挖掘、整理、分析得出的。

2015年是中国农村电商发展元年,一年间,电商正深刻改变四川农村的市场基因,贫困地区也因电商赋能式扶贫,实现了竞争力的显著提升。从更多的四川农村电商数据,还能看到什么?

□本报记者 曾小清

看规模

排名全国领先,试点示范带动明显

2016年一季度,四川农村电商交易规模紧随浙、苏、粤之后。四川农村电商在全省网络零售中的占比达21.94%,高出全国平均10.32个百分点。“沿海地区的县域经济较发达,且物流成本极低,农村电商有先天发展条件。”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帅青红认为,靠制度政策和模式创新取得领先发展优势的四川经验,在全国极具推广价值。

围绕示范、创新、应用三个关键词,四川大力实施“全企入网、全民触网、电商示范”三大工程,电子商务加快走进农村。

目前,四川共创建电子商务进农村国家级试点县17个,数量居全国第二;省级试点县20个。示范县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形成特色:渠县,“政府+运营商+公司+农户”的集约化发展,政府统一规划,引入专业公司进行培训、流通、运营等资源整合,整合传统“农家店”,解决工业品下行问题;在村镇建服务站,并联合当地龙头企业,解决农产品上行难题。青川,平台与运营服务商联动,赵海伶和王淑娟等知名网商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岳池,在贫困村形成一村一品特色经济,目前已有20个贫困村、200余户贫困户参与……

示范带动之下,全省已建成县级电商综合服务中心110个,覆盖率达60%;镇(乡)电商综合服务站1430个,覆盖率达33.2%。农村电商综合服务体系逐步建立。

电商巨头“下乡”;邮政、供销社、电信、移动等传统企业纷纷整合资源,转型升级拓展电商业务;传统商贸企业线上线下加快融合;赶场小站、易网科技、易田电商等一批本土农村电商服务商逐步做大,带动形成农村电商创业新风。截至今年一季度,全省已培育涉农电商企业2500多户。

目前,全省农村居民使用互联网的人数已逾100万人。累计帮助支持2万多人开设网店实现创业;农村电商产业链直接创造就业岗位13.9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