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信多措精准扶贫与农共舞
四川农信(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自成立以来,便以“勇于肩负助农致富的历史使命,奋力开拓与农共舞的伟大事业”为己任,坚持立足农村,服务“三农”,服务中小微企业和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着力服务创新,加大信贷投入,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发展,被广大农民誉为“四川人民自己的银行”。在践行“精准扶贫”这一国家战略中,更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营业网点遍布城乡的网络资源优势,努力践行,抓实抓细,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今年11月末,全省农信贷款余额5079亿元,其中88个贫困县贷款余额1840亿元,比年初增长244亿元,增长15.29%,高于全省贷款平均增速2.45个百分点。执行基准利率及以下的特惠贷款余额58亿元,有效解决了农村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
四川农信率先推出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量身定制的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单独研发了专门的信贷产品和管理系统,将评级授信指标由普通农户的12项减至诚信度、劳动技能、劳动能力和上年度人均收入4项指标,重信用轻收入;充分运用扶贫再贷款,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两免、三优惠”(即:免抵押、免担保,期限优惠、利率优惠、享受财政贴息)的特惠贷款,对以扶贫再贷款资金发放的扶贫小额信贷统一执行特惠利率;建立与政府联动放贷、县级风险补偿金和村级风险互助金等三级风险防控机制,确保扶贫小额信用贷款“贷得出、收得回、有效益”、贫困户“能贷款、能发展、能致富”。截至11月末,全省农信已累计对94万户贫困户授信220亿元,投放扶贫小额信贷超42亿元,其中运用扶贫再贷款资金发放28亿元,投放额占全省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投放总额的90%以上,直接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2万余户。
把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单户最高额度由5万元提至10万元,单笔最长期限由2年提至3年;以“支农再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模式,执行支农再贷款规定利率,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全力支持脱贫户持续发展,致富奔康,有效防止贫困户“脱贫再返贫”现象发生。创新开办了“卡贷通”自助业务,农户在手机、ATM等自助设备上便能轻松实现自主放款、还本付息等功能,稳步提升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有效覆盖面。今年1至11月,全省农信累计投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超200亿元,贷款余额达389亿元,较年初净增65亿元。
创新推出“致富通”创业贷款,支持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吸纳贫困户就业、带动贫困户创业。合理给予信用等级评定、利率减点等优惠政策,积极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深入推进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以“龙头企业+贫困户”、“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等方式,积极对接贫困地区绿色生态种养、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等特色产业融资需求,通过支持农村产业发展,有效助推脱贫攻坚。今年1至9月,全省农信累计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41亿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34967户。
四川农信根据四川省委省政府和四川银监局对口帮扶工作要求,及时组织有对口帮扶任务的18家市州机构与被帮扶地政府签订《金融精准扶贫开发合作协议》,明确对口帮扶任务,逐一抓好落实;同时积极指导扎实开展基层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做实“双基联动”工作,将金融精准扶贫作为“两学一做”的实践阵地。截至11月末,全省农信精准对接贫困村176个,结对帮扶贫困户5027户15470人;派驻第一书记65人、驻村干部46人,选派县(区)委专职扶贫副书记1人,深入贫困村现场指导10054次,直接捐赠资金2394.26万元,协调争取资金3613.66万元。
倾力帮扶贫苦地区,有效阻断贫困现象代际传递。首先,持续加大生源地助学信用贷款投放力度,对有需求的贫困学生做到应贷尽贷、财政贴息、延长期限。截至11月末,全省农信系统累计投放生源地助学贷款超15万人次,余额达5.58亿元。其次,切实关注贫困学生实际困难,积极开展捐款捐物爱心活动。今年,88个贫困县所在农信机构已累计捐赠资金187.72万元,用于资助当地贫困学生。再次,按照四川银监局要求,主动面向贫困家庭大学毕业生开展专项招聘活动,近两年全省系统累计招聘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毕业生45名,切实帮助45个贫困家庭平均每月稳定增收3150元,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四川农信通过大力推广“物理网点+O2O惠生活电商平台+金融电子自助机具+金融联络员”服务模式,持续推进“村村通”工程。特别是近两年来,四川农信积极探索推动“蜀信e·惠生活”O2O电商平台在贫困地区的推广运用,通过电商平台有效整合各方资源,贫困户足不出村便可轻松实现生产资料购买、农产品销售等线上金融服务需求;同时,还可吸纳贫困户到电商平台服务点就业,增加收入。(常筠玲申梦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