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先扶志 帮困不帮懒——四川冕宁彝族山村“第一书记”的扶贫经

17.10.2016  23:01

    新华社成都10月17日电 题:扶贫先扶志 帮困不帮懒——四川冕宁彝族山村“第一书记”的扶贫经

    新华社记者吴光于、冯昌勇

    深秋时节,沿着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记者来到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的大桥镇。81年前,刘伯承和小叶丹“彝海结盟”后,曾在这里开怀畅饮。

    1935年5月22日,中央红军北上先遣队司令刘伯承和彝族首领果基小叶丹在冕宁县举行了名扬后世的“彝海结盟”,为中央红军顺利通过凉山彝族聚居区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当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为红军主力保存了宝贵的有生力量。在凉山,还有近万名彝族青年参加了红军,凉山和凉山的少数民族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给奇迹般的万里长征增添了光彩的一笔。

    光荣历史仍在流传,如今的大桥镇又迎来新的“长征”——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对于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凉山来说,这一战的任务艰巨——2020年之前,全州要摘掉48.7万顶“贫困帽”。

    交通滞后、农作物单产效益低、缺乏专业的生产技能……一道道难题摆在面前,为了啃下“硬骨头”,去年以来,凉山向全州2072个贫困村派出优秀干部担任驻村扶贫的第一书记,一场新的“结盟”迅速在凉山大地上开花结果。

    2015年12月,当来自冕宁县文体广电局的刘贤平刚来到大桥镇巴甫村时,眼前的景象让他有些焦虑——泥巴路、土坯房,户户脏乱,家禽乱跑……

    上任第一天,就有人问刘贤平:“你能给咱要来多少项目?”习惯了“”“”“”老百姓从心底里认为,“扶贫”就是等国家给自己发票子、修路、修房子。面对这位没带多少资金来的第一书记,大家言语中并不太“买账”。

    巴甫村共268户1726人,其中贫困户25户115人。经过一番摸底,刘贤平发现,大部分贫困家庭都是因为缺乏劳动力、缺乏增收的门路而致贫。

    “贫穷的状态会影响人的精神面貌,而得过且过、缺乏斗志和信心的心态又会让人更懒得改变现状,形成恶性循环。”他说。

    他决定,扶贫先从“扶志”上做起。

    跟着刘贤平在村里溜达,记者随机走进贫困户俄嘿伍来家。虽然陈旧的土坯房破旧、阴暗,但房间却被女主人收拾得非常整齐,生活区、杂物区不见一丝凌乱,6岁的女儿身上衣服洗得干干净净,眼神清澈明亮。这与记者过去走访贫困户时,看到过的脏脏的小脸和凌乱的居住环境迥然不同。

    “我们村里有比赛,卫生搞得好可以拿奖的哦。”俄嘿伍来笑着说。“家里干净了,精神都好像好些。

    他所说的“比赛”便是第一书记为了激发贫困户主动脱贫的积极性搞的“脱贫致富大比赛”。

    村干部们列出了家庭卫生、农作物种植面积、家畜饲养数量、外出务工收入等5大项25个小项指标,每月逐项检查打分评比,标星定级张榜公布,以电视机、电饭煲等家用电器为奖品奖励优秀。

    在今年上半年的评比中,俄嘿伍来家以总分210分的成绩排在第12名。

    “比赛在村里营造出了你追我赶、积极向上的氛围,大伙现在都明白了,脱贫不光靠干部、靠国家,最关键还是靠自己。”刘贤平说。

    “比谁家整齐、干净,比谁更有本事,现在觉得日子有了目标,今年之内一定把‘贫困户’这顶不光彩的帽子摘掉!”俄嘿伍来说。

    心里能如此有底,因为他相信,村里量身订制的脱贫计划能让他在脱贫比赛中不掉队。

    “买鸡苗、搞养殖、卖给谁……过去这些问题都不懂,现在村里成立了合作社,一切都有扶贫干部手把手指导,我只负责养鸡。”俄嘿伍来指着屋外20来只散养的土鸡说。

    巴甫村的养鸡合作社已经同冕宁县一家企业签订了以高于市场价回购的协议,前两批鸡以每斤20元的价格回收,目前第3批即将上市。

    巴甫村的村务公开栏上挂着一个脱贫时间倒计时牌,数字越来越小,在“扶贫先扶志,帮困不帮懒”的扶贫理念下,大伙离目标也越来越近——11.9公里的通村通组硬化路修通了,村卫生室、村幼儿园修建起来了。村里还有了第一个公共厕所,村民们脸上的笑容多了,致富的门路宽了,奔小康的劲头足了,对新生活充满了憧憬和向往。(完)

责任编辑:汪昕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