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涌四十年 四川再出发丨伟大的变革:国家记忆 四川足印
“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开幕:11月13日
2013年2月,一架藤梯以近乎垂直的角度攀上裸露的山岩,藤梯底部两人正准备攀爬;2016年底,还是在同一位置,一架坚固钢梯取而代之,10余人一边谈笑一边迈着轻松的脚步向上攀登。
这两张拍摄自凉山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列尔村(即“悬崖村”)、时隔仅仅3年多的对比图,出现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现场,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
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中,四川奋勇搏击的身影令人瞩目。据统计,“伟大的变革”展览中与四川相关的图片、实物、模型、视频等共有70余件:从首摘人民公社牌子的广汉向阳、扩大企业自主权的代表宁江机床厂,到近年建成的西成高铁,以及拓展川港合作、利用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水平等,四川一直展现出“弄潮儿”形象。
勇立潮头
四川探索发展“敢为人先”
“伟大的变革”第二展区“壮美篇章”开头,一张黑白照片将观众的思绪拉回改革开放之初。照片上,一块“广汉县向阳乡人民政府”的崭新吊牌引人注目,工作人员带着满面笑容、从砖砌大门内缓缓走出。
众所周知,四川在农村改革中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不仅率先探索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积极改革人民公社管理体制。这种“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精神,在四川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也在全国起到了示范和表率作用。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让企业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国有企业改革拉开序幕。第四展区“历史巨变”中,有一张四川宁江机床厂车间的图片。当年,宁江机床厂入选我省首批6家国营企业放权改革试点。次年6月25日,该厂在《人民日报》上刊登新中国成立后首个生产资料广告,5000多元的广告费换来巨大经济效益,一个月内就收到纵切自动车床700台订货单。此后,在改革开放掀起的市场化浪潮中,这家企业历经数次蜕变,至今仍生机勃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代表的部分高校开展了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探索。第四展区“历史巨变”现场,展出了一张西南交通大学自主研发的新能源空铁列车图片。新能源空铁,是指以锂电池为牵引动力的空中悬挂式轨道列车。2016年初,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联合中国中车、中国中铁、攀枝花钢铁公司等7家大型国企,组建新能源空铁产、学、研一体化协同项目平台。当年9月30日,世界首列新能源空铁在成都双流举行挂线仪式,这一城市交通出行模式无需高铁输变电设备,不会产生废气,顺应城市绿色、环保的发展趋势。
时代巨变
新旧对比感受改革春风
“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其中有两张照片是我拍摄的。”近日,凉山州昭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阿克鸠射在朋友圈里,开心地晒出两张“悬崖村”对比图。
被称为“悬崖村”的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列尔村,因进出村要借助10多段藤梯,攀爬落差达800米的山崖,近年来在媒体的聚焦下引来社会广泛关注。2016年,凉山州、昭觉县两级为此统筹投入100万元资金,实施“钢管天梯”工程,新建了由1500根钢管构成的“钢梯路”。“悬崖村”老基站距离远、移动信号弱,移动公司工作人员花了一周时间野外食宿,勘察地势,最终将新基站建在了“悬崖村”对面海拔2330米的山头之上,如今4G网络已覆盖全村。
类似的对比,在“伟大的变革”展览中还有很多:成都火车北站黑压压的购票人群,如今被自助购票、网络购票“分流”;过去成都九眼桥乱哄哄的露天劳务市场,如今早已搬进“锦江区人力资源市场”大楼……“通过对比,可以触摸过去的生活,也可以直观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承担本次展览讲解任务的四川讲解员蔡虹表示。
第二展区“壮美篇章”还有两张图片,展示了宜宾长江岸线治理前后的场景。宜宾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宜宾是“万里长江第一城”,保护长江不仅是宜宾的大事,更关乎整个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照片入选展览,新旧面貌一对比,我们都感到很光荣,这也是对我们基层深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最大鼓励。”
普惠民生
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方所成都店,高低错落的一排排书架上摆放着各种书籍,吸引了不少人驻足翻阅……第四展区“历史巨变”,一张图片如此标注:“全民阅读活动广泛开展,推动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
四川是全国第四个、西部第一个对“全民阅读”进行立法的省。“促进全民阅读”写入了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民阅读工作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不断推进,“书香天府”全民阅读品牌愈发响亮。在四川农村,先后建成覆盖全省行政村的农家书屋近4.9万个,实现“村村有书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读书难、看报难”的问题。在四川城市,不仅有5700个社区书屋,还打造了“一街一书屋”“读读书吧”等阅读品牌,形成了服务市民的公共文化网络。
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改革成果正在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在第四展区“历史巨变”中,有一张自贡“新市民”王拉全开心地坐在新家里的照片。2011年,王拉全随妻子从山西来到四川,在自贡高新区环卫站工作。“当时不是住亲戚家,就是住公厕旁的休息室。”2015年,为解决“新市民”住房问题,自贡将公共租赁住房小区出租给外来务工人员,王拉全以每月203元的低廉费用,租下一套50平方米的公租房。如今,王拉全夫妻俩每月有3000元的收入,生活水平逐步改善。
中国国家博物馆大型展览中的四川元素
(部分)
★第二展区第一单元
四川省广汉县向阳人民公社因在全国第一个取消人民公社恢复乡级建制而被誉为“中国第一乡”
★第二展区第四单元
四川省宜宾市长江岸线治理前后对比
★第四展区第一单元
扩大企业自主权的代表企业四川宁江机床厂车间
西南交通大学自主研发的新能源空铁列车
2017年8月,四川省通过深交所政府债券发行系统在全国率先招标发行300亿元地方债
★第四展区第二单元
2015年5月,四川自贸区成都天府新区片区
★第四展区第三单元
2016年4月,市民在四川省成都市方所成都店阅读
★第四展区第四单元
四川省昭觉县阿土列尔村(悬崖村)在国家政策扶持下,昔日的藤梯如今已改造建成钢梯
四川省成都市九眼桥劳务市场旧貌新颜
★第四展区第五单元
四川省溪洛渡水电站是国家“西电东送”骨干工程,装机容量仅次于三峡水电站,居中国第二、世界第三
四川省宜宾市蜀南竹海
★第四展区第六单元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14.6万名官兵参加抗震救灾
★第四展区第七单元
2015年8月,海外知名华文媒体赴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采访,报道经济社会发展
2016年4月,侨胞为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地震受灾群众捐建的“共和侨爱新村”建成使用
★第五展区第一单元
海特集团控股公司海威华芯生产的砷化钾晶圆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养殖场
★第五展区第二单元
西成(西安至成都)高铁全长658公里,2017年12月6日开通运营
雅西(雅安至西昌)高速公路2012年4月29日建成通车,是全世界工程难度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山区高速公路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农村公路
四川稻城亚丁机场海拔4411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民用运输机场,2013年9月建成通航
建设中的雅康高速公路泸定大渡河特大桥
普光气田位于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普光镇,是国家川气东送工程的气源地
四川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标志着我国页岩气进入实质性勘探开发阶段
用文艺的眼光品读一幅恢宏时代画卷
“恢宏改革画卷·见证巴蜀巨变——四川省文联纪念改革开放40年文艺特展”
地点:四川美术馆
开幕:11月22日
黑白照片上,广汉县向阳人民公社在全国率先摘掉人民公社牌子;会理县老街公社老街大队三小队的农民在泡菜坛子里“抓阄”分田,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11月22日,“恢宏改革画卷·见证巴蜀巨变——四川省文联纪念改革开放40年文艺特展”在四川美术馆揭幕。600余件(组)摄影、书法、绘画等作品以及相关文献和影像作品,生动呈现了改革开放40年来巴蜀大地发生的巨大变化。
照片为证四川一直挺立潮头
12月8日,周六,四川美术馆看展观众络绎不绝。他们在一张张照片、一幅幅画作前久久驻足,年轻的“90后”观众邓筱感叹:“地处内陆的四川,以自己的方式参与了改革开放。”此次展览分为改革的力量、田野的希望、奋斗的足迹、文化的探索、生活的浪潮、城市的变奏、创造的气象、开放的姿态、光阴的故事等九大主题单元,既浓墨重彩地勾勒出40年来四川文艺的发展之路、繁荣之景,也对改革开放这一宏大主题进行了生动而全方位的展示。展览共征集到3万幅摄影作品,另有书法作品41幅、美术作品(含雕塑)23件、经典剧(节)目47个,各类文献267件。其中,各个年代的老照片是最主要的展品。展览策展人李杰介绍,“四十年的跨度,人们的状态、衣着、环境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希望浓缩一个体现四川改革发展精神和路径的40年,呈现一个能够引起观众共鸣的40年。”
精挑细选的600余幅照片,每张都成为四川改革开放的见证。
1980年广汉县向阳“撤社建乡”的历史照片,背后是向阳率先在全国取消“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这一改革不仅在广汉得到全面推广,在全国农村也引起了强烈反响,促进了《宪法》的修改,载入了新中国的史册。无论是会理农民“抓阄”分田,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还是1980年邓小平在成都簇桥农家了解沼气使用的身影,无不说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过之后,四川这片土地孕育着生机,也饱含希望。
当春风已经苏醒,四川文化界也开始了大胆探索。此次展览上,罗中立、高小华、何多苓等人的画作,叶毓山、朱成等人的雕塑,李焕民、阿鸽等人的版画,马识途、流沙河、何应辉等大家的书法,都呈现出直击人心的力量。
每幅作品都是历史的定格
展览对历史的回顾令人感动,改革发展进程中,人们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激发起无数观众的共鸣。
“当年我就住在府南河边边上这些青瓦房里!”在摄影家牟航远拍摄的一张成都市中心老城区的航拍图上,老成都刘光莲一眼认出了自己当年的家。如今,这些低矮的瓦房处早已矗立起高楼大厦。两相对比,不禁感慨四川40年发展的崭新气象和巨大变迁。
40年来,每个中国人最切身、最真实感受到的,是衣食住行日新月异的变化。展览中,四川农民挤上火车南下的照片让人深有感触。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珠江三角洲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吸引了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工。广东省农民工人数最高峰时曾达500万之众,其中四川农民工就占80%,四川成为农民工输出大省。穿梭在攀枝花和凉山州越西县普雄镇的绿皮火车“和谐号”扶贫专列,则见证了四川正在推动的扶贫工作。这个专列几乎是当地人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最低票价两元,货物、家禽、家畜都可以带上车,60岁以上老人和孩子上学乘车一律实行免票,方便了沿线当地村民。
记者从省文联了解到,展览揭幕以后,最多的一天有3000多人参观,引起社会各界的共鸣。不少观众则在留言板上抒发观后感,“看完展览,更感恩伟大的祖国。”“在改革开放精神的指引下,中国还将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小物件折射大时代 我们共同见证“好雨时节”
“好雨时节——见证改革开放四川四十年”
地点:成都博物馆
开幕:12月11日
对于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成果,或许有人会说是高铁的四通八达,是神舟系列飞船的上天,是国产航母的下水,但对多数老百姓而言,能够直接感知、触摸的变化,莫过于衣食住行的点点滴滴。12月11日,由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成都博物馆主办,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四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好雨时节——见证改革开放四川四十年”特展在成都博物馆开展,500多张来自社会各界的照片以及200余组、1800多件热心市民“众筹”来的老物件,从细微的视角,勾勒出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四川40年来的巨大变化,讲述着改革开放的“四川故事”。
每件展品都凝聚着时代印迹
红岩牌墨水、印有九九乘法表的铁皮文具盒、著名的“三转一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黑白电视机、大哥大、BP机……走进成都博物馆“好雨时节”展厅,这些从市民中公开征集而来的老物件,让参观者宛若穿越时空,很快就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小时候,妈妈就骑着二八圈的凤凰牌自行车载着我和姐姐上学!”成都观众张晓东看到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展品时,兴致勃勃地给年轻同事摆起老龙门阵。
“我们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引起观众共鸣。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都能在展览中找到自己的记忆。”展览策展人肖飞舸介绍。为此,策展团队耗时90天,从140位普通市民中借到200余组老物件,大家的踊跃参与度超出了策展团队的预期。
七旬老人黎志均的永久牌自行车已买了51年,陪伴他从单身汉到结婚生子。展览前,他亲自骑着这辆车从黄田坝到博物馆,只为告诉观众“至今仍可以骑行的自行车,正是体现了难能可贵的工匠精神”;81岁的成飞集团退休职工韦克敬借出10架自己60年来陆续制作的仿真飞机模型,只为让大家看到中国航空工业从仿制到自主研发的不凡历程;市民周锐京,带来了他珍藏的12份书面证明,有高考准考证、中专成绩单、大学成绩单、参加工作分配方案、救人后收到的感谢信……其背后就是“一个普通人的一生”;市民张传胜,也把一支上海牌重音口琴借给了展览,这是40年前参军时大哥送给他的。
所以,这次展览更像是普通百姓在表现他们眼里的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四川变迁。从当年动辄上万元一个、只有富人才能享有的“大哥大”,到现在一千多块钱就能买一部智能手机;从当年开机要几分钟的286电脑,到现在轻薄的笔记本电脑。人们对改革开放的成果,选择了可以感知、触摸的小视角。它们并不起眼,却是改革开放成果的缩影,是时代飞速发展的见证。
“好雨时节”引来无数共鸣
老物件能引起观众共鸣,展览中“奋斗的大时代”篇章,则浓墨重彩地梳理出改革开放40年来,奋斗的四川取得的各种成就。改革开放大潮中,四川始终走在西部改革开放前沿。
成都著名摄影师周孟祺,为展览提供了多年来反映天府广场变化的组图。从当年略显杂乱到现在成为文化地标,天府广场的变化折射出城市的飞速发展。2018年11月,世界权威评级机构GaWC发布《世界城市名册2018》榜单,成都已跻身世界强二线城市之列。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色香味俱佳的火锅、风景优美的九寨沟风光,一张张“四川名片”背后,是四川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四川文化走向世界的主动姿态;四川造的无人机、仿真飞机模型,展示着科技改变生活……
记者在现场看到,“好雨时节”从开展之日起,就吸引着源源不断的观众来这里寻找回忆。广汉观众刘明真,专门在入口处广汉县向阳人民公社摘掉人民公社牌子、换上乡人民政府牌子的黑白照片前合影,“这可是新中国的第一改,全国出了名的,我们四川虽然地处内陆,思想还是相当解放。”而温江的裴康林大爷则和几个老伙伴在成都巨幅老照片前寻找自己儿时的家,“我就住在北门大桥边边上。那时大桥还是拱桥,架架车上去还要专门有人推才行。现在桥修得更宽更平了,哪里还需要人去下苦力!”更多的人围在各种老物件前,回忆生活一年年变好。带着孩子的母亲,指着各种薯片、饼干等零食,回忆自己儿时只能吃蚕豆、花生解馋;白发苍苍的老两口,指着算盘争执起了当年谁算账最快最准;体贴的女儿看到缝纫机不忘感恩妈妈当年在灯下踩着机器给自己做衣裳,笑着承诺看完展就出门买衣服孝敬妈妈。
一次“好雨时节”展览,那些不起眼的日常,都能带给人各种不同的感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还特别设计了互动环节,增强观众体验感。那些陪伴很多观众长大的俄罗斯方块游戏机、玻璃弹珠、四驱车,让不少观众跃跃欲试。走复古风的文创产品铁皮青蛙、啄米的小鸡等现在已难以购买的玩具也统统都有。看完展览,再带走一个好玩的文创产品,与家人朋友共享记忆里的美好时光。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变革日新月异,百姓生活水准突飞猛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一个小小的展览,是历史的见证与最好纪念。今天的人们站在历史的新征程上,未来的画卷将会更加蔚为大观。
(记者 余如波 吴晓铃 摄影 记者 肖雨杨 杨树)
责任编辑:蒋燕 分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