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证改革:一场“去行政化”之旅
成都公证处的公证人员热情接待前来办事的群众。记者李向雨摄
成都市律政公证处公证员到医院为患者办理公证。周文洪摄(资料图片)
在成都市律政公证处,通过自助查询设备,查询信息、办理公证可一站完成。 周文洪摄
绵阳市绵州公证处公证员到社区上门为老人办理公证。王童摄(资料图片)
便民有术
四川省推出一系列公证便民服务,增强群众获得感。
改革背景
●四川省拥有公证机构数量稳居全国第一,办证件数、收费总额位居西部首位,但公证行业大而不强
●公证制度中一些行政化的惯性仍在,一些公证员还存在机关思维
改革举措
●改革后,四川省不再有行政体制的公证机构,全部为事业体制或合伙制机构
●省司法厅、省公证协会遴选成都、德阳、绵阳的6家公证业务量大的公证机构,进行部分公证项目“最多跑一次”试点
改革成效
●截至2018年4月底,全省试点公证处共参与调解纠纷6247件,调解成功2597件
●截至4月底,试点公证机构累计办理“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12.6万件,减免特殊群体公证费210万元,为群众收集调取证明材料13万份
排队递交资料、公证摇号排序、选房交款签约……近来,通过摇号买房的切身经历,越来越多的成都市民正在认识公证、运用公证。公证制度,作为国家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预防化解纠纷、巩固法律秩序的有效手段,已为更多的四川人认可、接受。
据统计,目前四川省拥有公证机构数量稳居全国第一,办证件数、收费总额则位居西部首位、全国前列。
去年以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安排部署,四川省着力开展公证参与司法辅助及公证“最多跑一次”试点工作,纵深推进公证改革。如今,改革试点推进情况如何,群众有哪些法治获得感?记者进行了调查走访。
A
开启改革“快进”模式
加快“去行政化”,用公正高效诠释公证为民的价值取向
近日,人在北京的陈某某通过网上申请办理,顺利拿到了自己毕业证、学位证等证明的公证书。
“比以前方便多了!”陈某某感叹,在她的印象中,办理公证以往并不是这样简单的事儿。
“贷款买房办公证,找了几家公证机构比价格,一家比一家高;出国留学办公证,为了一份证明,提前找有关部门办了几份其他证明,跑了几趟才办好……”陈某某说,从自己的经历中发现,一些公证机构存在办证贵、办证难的现象。
对于这样的批评,业内人士坦然接受。“一方面,有人说公证就是盖个章就收费,这是很不公平的,忽视了我们公证员的专业能力培养以及背后求证过程的付出。”一位业内人士说,另一方面,一些公证机构、公证员确实长期存在服务意识不足的问题,“公证制度中一些行政化的惯性仍在,一些公证员还存在机关思维。”
“四川是公证大省,但还不是公证强省。”省公证协会主要负责人介绍,目前四川省拥有公证机构数量稳居全国第一,办证件数、收费总额则位居西部首位、全国前列;另一方面,公证员人均办证件数、人均收费数额均位居中游,质量效益还有待加强。
去年7月,全国公证工作会议提出,要认真研究解决公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下大气力让全社会知晓、认可并充分运用公证制度。
去年7月,省发改委、省司法厅印发了《关于规范公证服务收费管理的通知》,同时公布新的《四川省公证服务收费项目及标准》,对公证服务收费实行最高限价管理。
去年8月以来,省司法厅又先后召开公证改革工作推进会,成立公证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推进全省机制创新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公证职能作用的通知》《关于开展公证参与人民法院司法辅助事务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改革文件,开启公证改革“快进”模式。
“改革后,四川省不再有行政体制的公证机构,全部为事业体制或合伙制机构。”省公证协会主要负责人说,公证改革正加快“去行政化”,也在着力加强公证机构与公证员的法治服务意识,努力用公正高效诠释公证为民的价值取向。
B
一改“坐堂办证”形象
公证员进驻法院参与调解,推进部分公证项目“最多跑一次”试点
在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诉讼与公证协同服务中心,成都市民黄某刚刚经历了一次公证调解,达成了一份调解协议,办理了一个“赋强公证”,他用六个字来形容这个过程:“成本低、信得过。”
这是公证参与司法辅助的一次实践:公证员进驻法院,在诉前阶段帮助当事人解决纠纷,免费调解,快速公证。
目前,四川确定了33家公证机构与人民法院结对,开展公证参与司法辅助试点。截至2018年4月底,全省试点公证处共参与调解纠纷6247件,调解成功2597件。
此外,省司法厅、省公证协会遴选了成都、德阳、绵阳三市6家公证业务量大的公证机构,进行部分公证项目“最多跑一次”试点,要求公证机构大幅精简证明材料、优化办案流程和服务模式,切实破解群众办证难问题,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在天府新区“外籍人士创新创业之家”园区,一台“办证机”很受欢迎。这是由成都市成都公证处提供的涉外公证自助受理终端,当事人可以自助扫描相关材料、填报所需信息,后台公证员对信息进行审核后出证。
“轻松。”这是外籍人士对这项公证便民举措的评价。
“公证处的便民措施越多,群众跑的路就越少。”省公证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各试点机构纷纷采取革新取证方式、创新办证模式、升级服务功能的务实措施,一改往日“坐堂办证”的形象。
成都市蜀都公证处成立家事法律服务中心,免费提供实地收集证明材料、核实有关情况等公证服务,避免当事人盲目跑路、来回奔波;成都市国力公证处开通了公证业务网络办理平台,当事人可通过线上实名认证、提出申请、上传材料、网上支付、预约取证的方式,跑一次就能取得公证书;绵阳市绵州公证处推出“家事法律顾问”“夕阳红敬老公证”等公证项目,由公证员上门服务,公证费用全面减免……
据统计,截至4月底,试点公证机构累计办理“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12.6万件,减免特殊群体公证费210万元,为群众收集调取证明材料13万份,“最多跑一次”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C
改革探索将继续深化
拓展在法院执行等环节提供公证法律服务,扩大“最多跑一次”覆盖范围
“公证进入法院、参与法院司法辅助事务,不仅在调解中大有可为,在法院的法律文书送达、生效法律文书执行、诉讼保全等环节也可提供公证法律服务。”总结梳理试点工作经验,成都市律政公证处主任李勇把公证服务的功能拓展,作为当前和下一步的重点。
作为率先启动公证参与司法辅助试点的公证机构,成都市律政公证处建立起了诉讼与公证协同服务纠纷解决机制,指派具有丰富经验的公证员值岗,现场提供与公证相关的咨询服务,向当事人提供调解服务。目前,律政公证处又广泛参与到成都武侯区法院、成都双流区法院的法律文书送达、生效法律文书执行、诉讼保全等环节。
“让当事人‘最多跑一次’,归根结底是要提供方便快捷的公证服务。”成都市成都公证处主任向海平说,成都公证处作为“最多跑一次”试点公证机构,正在不断探索让当事人办证“最多跑一次”的新思路、新方法。
除了优化办证流程、增加办证渠道,向海平与同事们正逐步扩大公证“最多跑一次”的覆盖范围,努力让所有申请材料齐全、真实,符合法定受理条件,法律关系简单、事实清楚、无争议的公证事项,都可以实现“最多跑一次”。
“只有当事人认识公证、了解公证,才能更好地运用公证。”向海平特别提醒,“现在办证简便了,但不少市民还是因为不熟悉流程而跑了‘冤枉路’,我们将更详细向市民宣传解释公证办证流程,也希望更多市民提前通过网络或电话咨询预约,实现‘跑一次’就拿证。”
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推进公证工作改革,司法行政部门责无旁贷,一定要下大气力,拓展创新公证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公信力,做精做优公证,“四川公证行业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纵深推进公证改革,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记者吴忧)
短评
法治便民一举多得
四川省推进公证改革,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无疑是推进法治便民的重要举措,无疑具有良好的示范和现实意义。笔者以为,类似的法治便民服务在法治社会建设进程中,有一举多得之功。
以更加便民的理念和方式,推进法治服务,是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应有之义,也是从细节处以司法手段保障民生,充分重视普通民众的切身利益的司法实践,更是在全社会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的重要手段和渠道。群众每一次接触法治服务的过程。也正是他们学习法治知识,感受法治精神的过程,因此,法治服务越便利,他们对法治的亲近感、尊崇感就会越强,也就越有利于法治社会建设。
其实,丰富法治便民之举,四川省已有很多有益的实践,从依托互联网进行远程调解到12348法律服务热线的开通,再到此次提出部分公证项目“最多跑一次”,无不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法治便民理念。笔者也希望,这些已有良好效果的法治服务探索,能够在更广范围得以推广,类似的法治便民探索能够更多一点,更贴近群众需求一些,让百姓切实感受到法律服务就在身边,让法治理念带着更多的温暖,走进每个人心间。(欢歌)
责任编辑:张维 分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