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兔业如何破冰?

03.11.2014  12:46
四川兔业如何破冰? - 畜牧业协会
四川兔业如何破冰? - 畜牧业协会
来源: www.caaa.cn

罗江养兔基地实现了规模化和现代化。

我省兔肉产量和消费均居全国第一,利润率却遭遇“寒流”

  出栏量占全国40%,每年出产30余万吨兔肉还不够吃。作为兔肉生产和消费大省,去年以来,我省兔产业呈现供需两旺态势。但与市场“火热”不同的是,整个产业链条的利润率却遭遇“寒流”,养兔不赚钱的负面情绪弥漫养殖界。

  本月中旬,在德阳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兔业发展大会上,与会代表不约而同地抛出了一个话题:面对当前困境,四川的兔产业该如何转型?

  关注现状

  供需两旺四川兔肉产销居全国第一

  二姐兔丁、缠丝兔、老妈兔头……在四川任何一个城市,都能找到各种关于兔肉的美食,这是四川兔产业得以发展壮大的群众基础。

  10月14日,在第四届中国兔业发展大会上,省农业厅副厅长杨朝波表示,四川是养兔大省,也是兔肉消费大省,全省有近150个县发展了家兔养殖,有2个县出栏超过千万只,2013年全省家兔出栏量1.99亿只,兔肉产量26.5万吨,位居全国第一。

  “四川人喜欢吃兔肉,每年光是川内自产自给的兔肉都供不应求,还需要从其它省份购进2000万到3000万只左右,近33万吨才够四川人自己的消费,因此四川也成为了兔肉消费量全国最高的的省份。”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副会长、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秦应和告诉记者,从全国的大环境看,全国每年兔肉的消费量只占了全国肉类的1%,有极大上升空间。

  前景看好

  兔产业投资少见效快

  兔肉与其他畜禽肉相比,其营养成分具有 “三高三低”的优点,即高蛋白、高赖氨酸、高磷脂、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依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数据,兔肉的蛋白质含量达24.25%,矿物元素含量达1.52%,均高于猪、牛、羊、鸡等畜禽肉,是国际公认的绿色健康肉类,而且兔毛、兔皮均有经济价值。

  据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獭兔专家刘汉中介绍,近十年来,四川家兔年出栏量稳居全国第一,在全国兔业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占全国的比重呈稳中有升的态势,四川兔业前景可期。

  2012年我国兔产业总存养量7.10亿只,存栏2.2亿只。肉兔、獭兔皮产量约为1.1亿张,兔毛产量约0.8至1万吨。兔业总产值为380亿元。我国兔产业主要分布在四川、山东、河南、重庆四地,其中四川最高,占全国兔产业比例的39.66%。从经济角度来看,由于养兔的成本低,繁殖快,在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发展养兔业是一个很好的助农增收项目。从生态角度考虑,养兔使用的是粗饲料,其中主要为草,是生态饲养的很好体现。

  秦应和认为,作为节粮型的草食动物,兔子对饲料的需求性不高,饲养圈舍依据饲养规模而定,可大可小,又有强大的市场需求,兔产业在四川是投资少、见效快的朝阳项目。

  直击问题

  阳光产业难明媚 低迷兔市待转型

  然而,如朝阳般的兔产业近来却不明媚。“去年以来,在外地兔肉冲击下,川内兔业陷入了市场火爆、利润低下的窘境。”四川金富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政告诉记者。

  成本高规模小拉低竞争力

  李政分析,用于兔饲料加工的原料如豆粕、玉米和赖氨酸等,主要来自甘肃、山东一带。川内因缺少充足原料,饲料成本上涨厉害:四川地区玉米从2013年的2000元/吨,涨到现在的2900元/吨,赖氨酸从42元/公斤涨到现在的80元/公斤,导致獭兔饲养成本大幅增加。再加上小而散的养殖方式,造成川兔总体养殖成本较高,在外省优质廉价的兔肉冲击下,今年以来我省兔肉及相关产品遭遇“降价门”,兔肉价格相较去年每斤下跌3元—5元,甚至更多,行业出现不景气苗头,养殖户不赚钱成为现实。

  秦应和告诉记者,四川每年都要从外地调兔肉,这有利也有弊。当外地廉价兔产品一入川,便对川内兔子造成巨大冲击。而且今年全国的兔肉行情普遍不佳。纵观整个全国兔产业,都需要提档升级。

产业化水平低亟需转型

  “四川虽有得天独厚的兔产业发展条件,但与养兔发达省市比较,在产品出口,精深加工,标准化养殖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针对兔产业的现状,省农业厅副厅长杨朝波一语中的。

  而在秦应和看来,除了原材料短缺的制约,兔业产业化水平低,产业链条利润分配不均衡,养殖和加工标准难统一,社会化服务不完善等问题,都构成了兔产业发展壮大的瓶颈。要走出困境,必须先破除瓶颈。

  刘汉中认为,我省养兔仍以家庭养殖为主,盲目跟风的多,大企业参与较少,导致整个产业市场风险抗拒能力比较薄弱。虽然当前兔业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日渐兴起,但还缺乏完善的整套饲养管理技术和养殖人才。他曾撰文指出,家兔是草食小家畜,配合饲料中须添加30%—40%的粗饲料。伴随规模化养殖的兴起,养兔需要大量干草作粗饲料,然而四川优质干草资源匮乏,从外省购进苜蓿干草,不仅价格昂贵,且质量难以保证。此外,在优质粗饲料不足的情况下,四川本土的一些非常规饲料资源 (稻草、白酒糟等)却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

  “从今年的低迷兔市可以看出,四川的兔业亟需转型。”刘汉中说,四川兔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破题:家兔良繁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养殖管理技术还需进一步提高,家兔疫病防控,家兔深加工能力须提升,标准化养殖还需进一步扶持。

   寻求突破

  龙头企业 + 农户 有效抵御市场风险

  虽然今年兔业整体行情不佳,但我省一部分养殖户的利益还是有基本保障的,因为这些养殖户在龙头公司的带动下,有效抵御了市场风险。

  罗江探索获得认可

  为帮助养殖户规避市场风险,做大做强獭兔产业,罗江依托龙头企业启动相关的养殖项目,成功探索出了 “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六统一”的养殖服务,和“五心聚农”的服务模式,在今年的兔业产能过剩危机中,成功帮助养殖户减少了风险冲击。

  10月19日,记者来到罗江县略坪镇建国村。在由四川金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打造的标准化养殖小区里,数万只獭兔正悠闲地在兔舍里吃着饲料,红红的眼睛、雪白的绒毛,憨态可掬。村民钟光俊告诉记者,几年前,他与金富公司合作,采用“六统一”模式在家门口养起了兔子。在公司的带动下,养殖户们近年来规避了多起市场风险,收益也日渐上涨。

  “‘六统一’运作模式,即由龙头企业统一圈舍、统一供种、统一饲料、统一技术、统一防疫、统一收购,不仅规范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而且确保实现优质獭兔标准化养殖。例如,标准化圈舍能够给獭兔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降低其死亡率,提高饲料转化率。”罗江县畜牧食品局副局长李先全解释道。

  同时,罗江县兔产业还推出了“五心聚农”模式:公司让利农户,体现“爱心”;政府补贴农户,表达“关心”;银行提供贷款惠农,注入“暖心”;保险公司提供保险,有了“定心”;科技特派员驻场24小时全天候服务,保姆“贴心”,该模式获得国家兽医协会奖励。

  “此次大会选址德阳,也是因为我们的兔产业模式得到了业界认可。”罗江县畜牧局副局长黄云告诉记者,在两天的会期中,各地的业界代表对罗江的兔产业模式极为认可,并表达出了强烈的学习合作意向。

  特色模式各地开花

  不仅是罗江,近年来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扩大养殖基地,统一技术管理,我省各地涌现出了特色鲜明的兔业发展模式。

  荥经通过 “六个一”即“专家大院+龙头企业+科研繁育中心+专合组织+品牌+商标”的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促进了毛兔产业发展。

  在仪陇,“政府+加工企业+种兔场+金融机构+专合组织+养兔农户”的六方合作模式为獭兔产业提供了强大支撑,尤其是金融机构和风险基金的介入,让仪陇兔业走出了融资困境,有效抵御了市场风险。此外,当地加工龙头企业还与养殖户签订收购合同,保护价收购;种兔场为养殖户提供种兔和技术服务;专合组织每年都会就近组织农户参加技术培训;兔农则严格实行订单养殖。享受了******服务后,养兔户纷纷扩大饲养规模,千只户、万只场不断涌现。

  在乐山,“哈哥模式”已成为当地肉兔现代产业化经营典范。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哈哥公司依托强大的产业链,按照 “公司+科技+协会+基地+农户+金融”、“支部+协会,扶持贫困户”等模式,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的兔产业化经营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