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依法治省实践为依法治国提供地方经验

21.03.2015  11:16
   《四川法治蓝皮书·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2015)》引发学者热议

  3月18日,《四川法治蓝皮书·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2015)》在北京发布后,引起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他们认为,蓝皮书立足于分析地方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探索、成效和面临的问题,展示更为活生生的地方法治发展进程,四川的依法治省实践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了地方经验。

  蓝皮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与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推出的我国首部区域法治蓝皮书,由我省省直有关部门、部分市州、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专家编写创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国家的法治事业宏大繁复,国家的法治建设气象万千,蓝皮书为我国法治建设的鸿篇巨制写下一个清晰明确、引人注目的篇章。”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联合党委书记陈甦认为,蓝皮书让观察视角更贴近基层,让理论更接地气。

  蓝皮书不仅给专家学者提供了研究的广阔天地,还让他们感受到四川在法治建设上的努力和探索。“地方法治建设和国家法治建设,以及整体的依法治国的推进是一个互动的、全面的、系统的工程。”在蓝皮书主编之一,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所长李林看来,地方法治建设是国家法治建设和整体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和着力点,地方法治建设全面发力,中国的法治才能全面开花,结出丰硕的法律果实。蓝皮书的发布预示着中国法治建设实践的发展,地方的创新,未来新的增长力和发力点将从地方实践当中更加蓬勃成长起来。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法治国情调研室主任、蓝皮书主编之一田禾表示,这几年四川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发挥了很大作用。这个省级自主创制性立法要求对城镇和乡村的容貌秩序、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绿化生态等进行规范和管理,第一次以地方法规的形式明确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主管部门执法主体资格,改变了城管执法在很多方面的一些尴尬局面。“依法治国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这是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我们不能脱离中国的实际,我们要走到田野里去,走到企业里去,走到农民家里去。”他认为,四川依法治省实践为依法治国提供了地方经验。 (记者 庞莹)
我省出台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指导意见 明确21个市州重点布局产业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