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再出发——四川代表团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侧记

06.03.2015  11:49

□川报集团特派记者张守帅 江芸涵     3月5日清晨,王明容代表早早穿上节日盛装。一走路,头戴的银饰哗哗作响。苗族女子的民族装束,闪耀夺目,王明容平时舍不得穿,“遇到喜事才拿出来”。     这一天,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开幕。     飞越千山万水,王明容从四川宜宾珙县的一个小山村来到首都,成为全国2907名出席代表中的一员。她要代表人民,行使至高无上的权力。     朝霞映红东方,阳光照亮坦途。7时50分,四川团代表从驻地出发,代表们一路上交流着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思考。不一会儿,人民大会堂映入眼帘,何学彬代表起身,整理了一下红色唐装,心里泛起一丝“美意”:大会开幕正逢元宵佳节,这一身红装,也是期望日子能更加红红火火。     抵达天安门广场后,代表们快步走向大会堂。侯一平代表驻足凝望大会堂上方的国徽。人民赋予的权力与使命,压在肩上却是沉甸甸的。许多记者向他提问,问题也是代表们交流最多的话题:“新常态下的中国,改革如何深化,经济如何提质,如何实现全面小康?”     9时,庄严肃穆的大会堂传出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代表、委员们高唱国歌,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开幕。     过去的一年,全球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许多困难和挑战相互交织,政府会交出怎样的答卷?     “经济增速放缓,新增就业不降反增,显示了改革的巨大威力和市场的无限潜力……”总理充满底气的“报盘”,一次又一次被热烈的掌声打断。     报成绩,不到报告篇幅的三分之一,总理把更多篇幅用在了2015年的重点工作上。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凸显,今年面临的困难可能比去年还要大。不过,总理铿锵有力地说:“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必胜信念,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主动权,来自全面深化改革。排在改革第一位的是“简政放权”。“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周喜安代表为之一振,他听出了政府“自我革命”的坚定决心,这是要给市场主体松绑,营造公平竞争环境。“让各类企业法人的财产权依法得到保护。”刘革新代表用笔在政府工作报告上着重标出这句话,他看到了非公有制经济更加光明的前景。     王明容代表内心洋溢着暖意。她写下了中央政府的承诺,这是她要带给乡亲们的消息:“2015年,再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力争让最后20多万无电人口都能用上电。”她甚至一字不落地重复总理的那句话:“难度再大,今年也要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政府工作报告说的都是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事。”报告字里行间流露的亲民爱民的执政理念,让藏族代表英措为之由衷地感动。     总理的报告,谈发展,谈改革,谈民生,代表们从中找到了自己关心的答案。     王海林代表说,实施“中国制造201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这些要求、导向非常正确。     魏琴代表关注教育问题,报告中提出“深化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改革、高等院校综合改革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让她对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更有了信心。     骆云莲代表反复咀嚼着报告中关于三农问题的表述,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我们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攻坚克难,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近11时,开幕大会结束。四川团代表笑容满面地走出人民大会堂,有的接受记者采访谈感受,有的互相讨论话未来。     暖暖的阳光打在脸上,三月春风中,凝心聚力促发展,克难攻坚惠民生的信念与步履更加坚定有力。 (本报北京3月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