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四川人均期望寿命力争提高至77.3岁以上

24.11.2017  09:18

随着中国跑步进入老年化社会,如何养老已成为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近日,一份规划透露了四川在医疗养老上的决心——根据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四川省医疗卫生与养老相结合发展规划(2017-2025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到2020年,四川全省老年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更加合理完善,实现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人均期望寿命力争提高至77.3岁以上。

此外,到2025年,四川还要全面建成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障制度和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人补贴制度,基本实现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

要实现这一目标,接下来该怎么做?《规划》给出了四个原则。

一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发挥政府在规划设计、政策制定、监督管理等方面的主导作用,统筹各部门职能,形成各负其责、紧密配合、运行高效的工作机制;把医养结合与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结合起来,与完善基本医疗服务结合起来,与发展医疗健康产业结合起来,统筹做好医养结合的制度安排,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以需求为导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养老和医养结合服务事业。

二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把保障老年人基本健康养老需求放在首位,对有需求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以机构为依托,做好康复护理服务,着力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对多数老年人,以社区和居家养老为主,通过医养结合,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健康养老服务。推动普遍性服务和个性化服务协同发展,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需求。

三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强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衔接,实现养老和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共享,提高资源使用效益。依托城乡社区和基层医疗卫生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服务对象信息、健康信息和服务信息共享。加强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合作,完善养老和医疗机构的医养结合功能。

四是改革创新、精准实施。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创新服务供给和资金保障方式,有效释放人才资源活力,激发各类服务主体潜力和活力,提高医养结合服务水平和效率。准确定位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目标、职能和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就近就便、快捷实惠”的医疗卫生服务。强化科技支撑,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医养结合规范化、专业化水平。

成都商报客户端实习记者 邹悦

编辑 刘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