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乡村的未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省委一号文件绘就全省乡村振兴总蓝图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2月8日发布的2018年省委一号文件,绘就了令人憧憬的四川乡村未来。
省委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全面部署。“这是近年来含金量最高的一号文件。”2月8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一号文件新闻发布会,省委农工委常务副主任、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杨秀彬这样定位。
这份2.1万余字的全省乡村振兴总蓝图里,有哪些特色、亮点和突破性举措?□本报记者李龙俊
三阶段目标分步走
规划先行有序推进打赢脱贫攻坚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我省明确了到2020年、2035年和2050年的三个阶段性奋斗目标,2050年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杨秀彬介绍。
规划先行。一号文件将科学编制规划确定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工作,省、市(州)、县(区、市)、乡(镇)和行政村都要有相应规划,实现规划全覆盖。
“强调规划就是要确保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提出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邓长金介绍,既要搞好顶层设计、确立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也要细化路线图、施工图和时间表,这些都要求规划先行。我省不同地区乡村差异明显,要因地制宜制定具体措施,分类有序推进。
“强调规划编制,突出编制管理,把编制规划纳入工作考核内容,严格审批规划,强化执行监督。”杨秀彬强调,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要重质量,不能刮风搞运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省扶贫移民局副局长钟志荣强调,我省还有170多万贫困人口,贫困地区的乡村振兴首先要解决好脱贫问题。全省今后3年计划投入财政资金2275亿元,扎实开展定点扶贫等工作,全力实现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达标脱贫,巩固脱贫成果。
“四个优先”强化保障
一条主线 五大建设统筹发力
“省委一号文件贯彻中央精神,对应提出了‘四个优先’: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杨秀彬介绍。
“四个优先”的具体举措也有不少创新,包括建立健全第一书记长效机制;各地按不低于省上下达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总量的8%予以单列,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机制,设立省级乡村振兴发展专项基金等。
乡村振兴战略是乡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五大建设的全面振兴,必须统筹发力。
“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乡村经济建设。”省农业厅一级巡视员涂建华强调,省农业厅已经筛选出特色粮油等4大类39个特色产业、优质茶叶等12大优势产业,并整合力量培育支柱产业,同时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竞争力,不断擦亮四川农业大省金字招牌,今年还要力推10个区域公共品牌、50个区域品牌,推动川产红心猕猴桃等抢占全球市场,川产晚熟柑橘等抢占全国市场,再也不走“大路货”路子。
“还要全面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大力推进村民自治,加大对‘村霸’和宗族恶势力的惩治力度,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探索建立农村德治体系,依法依规赋予乡镇更大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杨秀彬介绍。
六大改革激发活力
七大举措创新多 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激活农村‘人地钱’,为乡村振兴‘聚人气’‘聚财气’。”杨秀彬强调,一号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大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力度。
我省将持续推进六大改革,包括土地制度改革、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机制、健全人才流向乡村机制、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制度、健全集体经济组织制度。
“改变过去人财物都向城市聚集的格局,通过系列改革,引导人才上山下乡、资本上山下乡。”杨秀彬表示。
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是实施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一号文件提出七大举措,包括健全领导体制机制、建立乡村振兴战略责任制、完善“三农”机构设置、加强党委农村工作部门建设、建立考核制度等。“其中不少是有四川特色的创新内容,力度很大。”杨秀彬介绍,如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强调县委书记要当好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县(市、区)政府每年向同级人大政协报告通报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情况。此次一号文件积极推行县级党委分管负责同志兼任同级党委农村工作部门负责人制度,旨在进一步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者:李龙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