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 四川为“十三五”发展引入超3万亿元资金

07.07.2016  03:03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日报记者 李龙俊 卢薇) 6000亿元,1500亿元,5000亿元,刚刚过去的6月,四川接连收获三份金融“大礼”,交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三家金融机构总部与四川省达成战略合作关系,为四川大额授信!

实际上,从去年末开始,金融机构总部便与四川高频次深度牵手!记者统计发现,包括国开行、农发行、工行、中行、建行、交行、中国人寿等7家中央金融机构总部与四川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四川“十三五”期间发展授信超3万亿元。另外四川还与保监会、深交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四川为何与中央金融机构、监管机构密集牵手?金融机构的动力何在?

节奏提速,签约活动密集高效

“平均每月一到两次与金融机构总部或者与金融监管部门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样的节奏很少见。”省政府金融办相关负责人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11月末,四川与中国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银行将为四川“十三五”发展提供不少于2000亿元融资支持。这拉开了四川与金融机构总部和金融监管部门密集签约的序幕。

3月16日,我省主动出击,在北京先后与国开行、工行、建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或合作备忘录,一举拿下1.6万亿元的授信额度。

一月签三单的节奏在今年6月再度出现,农发行、中国人寿、交行总部负责人入川,送来1.25万亿元的金融礼包。

一去一来,我省“十三五”社会经济发展累计将获得2.85万亿元的资金支持。记者获悉,与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总部相关签约近期仍将进行,更多资金活水将持续入川。

全力引资,为跨越发展蓄动力

“四川当前正处于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的关键时期,各方面任务艰巨繁重,需要金融机构加大对四川的支持力度。”在密集的签约仪式现场,我省主要负责人希望相关金融机构为四川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保障。

记者看到,在资金投向上,包括建设银行等签约金融机构表示在“十三五”期间将利用各自的服务资源,支持四川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四川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川企“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支持四川科技型创新创业型企业发展;支持四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助力四川实现“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目标。

值得关注的是,在与银行密集签约的同时,我省还与中国保监会、中国人寿、深交所签署合作协议。

“这体现了我省多元引资的思路。”省政府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银行继续发挥主力军作用,同时加大保险资金入川力度,并推动企业更多借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优化融资结构。

看好四川,金融机构抢抓机遇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与四川签约也是在抢抓“十三五”期间在川发展机遇。

“整个协议前期准备工作花了近5个月时间,确保了协议内容更全面,项目清单更翔实。”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四川省分行行长熊钧介绍。

在熊钧看来,“十三五”期间,四川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54%,将有约700万人就近城镇化、800万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需要投资1500亿元。另外,包括对625万人实施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都将为银行发展搭建起更为广阔的平台。“我行拟5年内实现贷款+基金累计投放不低于5000亿元,重点支持脱贫攻坚、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在金融同业竞争更加激烈的情况下,与四川共同发展的机遇必须抓住。”

协议签署,金融支持已经逐步落地。近期,交通银行四川省分行获批彭州市统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8亿元的项目贷款,用于彭州市三环路建设等。该项目正是此次签署的6000亿元“大礼包”的一部分,也是交行在西部地区首笔区县级平台“拨改租”项目。

交通银行四川省分行行长王毅峰表示,近年来,四川经济表现出强劲的爆发力,2015年四川省GDP总量排名全国第六、西部第一。“我们对四川的美好未来抱有坚定信心,我们也将紧紧抓住中央把四川列为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实验区的契机,全力支持四川发展,将自身创新发展积极融入四川创新发展的进程之中,为四川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