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丹棱探索中国家庭农场新模式

24.03.2014  16:47

中新网眉山3月24日电(记者 刘长忠)四川省丹棱县是中国第一个农村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试点县,也是探索中国家庭农场初见成效之地,自该县棱镇大林村3组农民刘子钢在2013年3月28日登记注册成立“三丹口”家庭农场,成为眉山市首个正式工商登记的家庭农场,迄今这个不到17万人口的县已注册家庭农场71家。

中共丹棱县委书记钟维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说,发展家庭农场是培养现代农业新型细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为加快中国农业经营体系创新指出了一条重要路径。

他称,探索和实践表明,家庭农场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经营组织创新,是破解土地规模化经营水平低、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严重和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滞后等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

为此,丹棱县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家庭农场的实施意见》,制订《丹棱县家庭农场发展奖励扶持办法(试行)》和《丹棱县“五好”家庭农场评选认定办法(试行)》,每年拿出200万元专款用于支持家庭农场建设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建设。

据了解,该县已注册登记的71个家庭农场,分布在水果、茶叶、藤椒、林业、养殖等领域,经营规模7183亩,从业人员491人。平均每个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达到101亩,从业人员达到7人。

循环农业型家庭农场成为主要创新模式,主要以推广应用“猪—沼—果、茶”生态循环农业技术为主;还有乡村旅游型家庭农场;加工销售型家庭农场。

中共丹棱县委副书记郭红说,丹棱家庭农场的探索受到农业部等有关部门的肯定,并收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农场主欧万友的“万友水果农场”注册资金120万元,年总收入150万元以上,种植生产的品牌桔橙“不知火”,比过去增收70%,并唤起了许多农户的品牌意识。

据透露,到2017年该县家庭农场将达100个,引导家庭农场创建品牌10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