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四川两会:温暖的民生答卷就是最好的政绩

19.01.2014  18:10

  民生问题,关系着群众的衣食住行、安危冷暖。从某种意义上讲,民生问题大于天。

  “去年我省十项民生工程及八项新增民生事项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读罢这句话,一股暖流霎时温暖身心!

  民生答卷沉甸甸:“民生工程涉及的10大项、75个分项执行总额达1683.82亿元,占资金安排总额的134.81%。”“首次新增的八项民生事项,省财政新增安排3.3亿元,下达执行总额3.3亿元,占资金安排总额的100%。”解读着一组喜人的数据,超额完成和全部完成的背后,诠释着省委、省政府“民生优先”理念,传递着全省上下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身体力行。

  民生成绩金灿灿:“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得到全覆盖,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水平等进一步提高。”是啊,正是全省各级党委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突出民生优先,才让民生实惠看得见、摸得着。于是,财政的天平,明显向民生领域倾斜,不断压缩“三公”经费规模,压缩一般性支出,为民生投入开源节流;于是,涉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逐一得到解决。“全省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418.7万学生享受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农村学生360万),边远农村乡镇学校的教师,满怀希望地看着4327套周转房拔地而起。”(1月14日《四川日报》)这个民生账单,还可以开列得很长很长。管中窥豹,一叶知秋,一切为了增进人民福祉,民生答卷的背后,讲述着一桩桩民生幸福的故事。

  1600多亿元的民生投入,如何保证准确投放而不跑冒滴漏?全省上下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以优良作风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从而保证了民生投放的“精准”“充裕”。透过改善民生这扇窗口,可以触摸到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实现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幸福、让人民群众分享更多改革发展成果的执政“心跳”——这心跳,如此清晰地和群众同频共振;这心跳,如此地让人欢欣鼓舞。

  民生工程没有止境。四川省今年又是“大手笔”实施,“将突出办好的19件民生实事,包括免除全省800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本费、对海拔2500米以上高海拔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实施取暖补助、建设2000个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解决400万农村人口和50万学校师生饮水安全等。”(1月7日《四川日报》)人民翘首以盼,期待民生“蛋糕”做得更大、分得更好。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省“两会”期间,四川新闻网根据网友点击投票,筛选出网友最关切的20大提问。笔者算了一下,涉及民生的提问就达11项之多。看来,民生问题,已经成为各级干部、群众以及网友的共同关切。

  民生更加改善,人民更加幸福。温暖的民生答卷,给昨天抒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14的民生蓝图已然绘就,沐浴着三中全会的春风,在科学政绩观的指引下,期盼四川民生答卷更加精彩、更加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