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两会】实施民生建设 夯实社会和谐基础
倪守兵,成都体育学院大四学生,受益于1万元的大学生创业补贴,创建的体育文化公司2014年走上正轨;王壁珍,资阳市雁江区雁南社区低保户,2014年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月60元;尼麦,甘孜州色达中学初二学生,在教室里用上了政府统一配发的取暖器,这个冬季上学不再寒冷……(2015年01月22日四川日报)
四川省第十次党代会指出,“党和政府的全部工作必须以实现人民富裕幸福为根本目标,更好地为各族人民谋福祉”。近些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以实施十大民生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民生事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仅提升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而且还夯实了构建社会和谐的坚固基础。
在过去的2014年里,四川各地把保障改善民生和扶贫开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民族地区帮扶、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民生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文化体育等十项民生工程建设,构建一张基本民生保障网,让民生实惠可亲可感。从2014年民生清单来看,2014年全省十项民生工程涉及的122个小项和19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且多数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向9000多万四川人民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民生答卷”。正因为此,笔者欣慰地感到,一年来,那一个又一个的类似免除、提高、新建、解决的动词,注解着四川民生事业的发展变化,给人以信心与向上的力量,也让党和政府与百姓的心贴得更紧。
越是在困难的时候,我们越要关注民生。2014年是四川发展史上极为困难的一年,这一年,省委、省政府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和“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时间紧、任务重、项目分散、涉及面广,而且资金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和可持续的原则,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继续实施十项民生工程,切实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最急盼的民生问题。
报道称,一年来,全省共免除802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本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年人均提高40元,366所符合要求的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一年来,全省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12458套,改造危旧房棚户区406170套,还有21713户居民住进“彝家新寨”,129.6万农村贫困户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一年来,全省解决了424.27万农村人口和51.1万名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建成公路安全护栏12824.2公里,改善乡村公路4375.5公里。笔者认为,数据的背后体现的是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彰显的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尊重。
实际上群众作为民生工程的直接体验者、受益人,民生项目到底好不好,落到实处没有,群众才是最有发言权的。而笔者认为,成都体育学院大四学生倪守兵同学最有发言权。因为,他在政府扶持下获得了1万元的大学生创业补贴,创建了体育文化公司,无疑是民生政府建设的受益者一个缩影。
“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由此,民生建设早已成为全国和地方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已经化为各级政府的生动实践。在四川两会即将召开之际,笔者希望两会的代表和委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和参政议政,多关注民生建设,多建言民生建设,多提民生方面的建议、议案和提案,继续唱好民生重头戏,继续奏响四川幸福民生新乐章,继续实施民生建设,为构建社会和谐夯实坚固的民生基础。这正如国家主席如习近平在2015年新年贺词中说的,我们要满腔热情做好民生工作,特别是要做好扶贫开发和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让农村贫困人口、城市困难群众等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们都能生活得到保障、心灵充满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