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大新兴增长极”的弓箭型战略研究

22.05.2014  17:50

    李后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    

    四川在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转方式调结构时,大力推动“七大优势产业”和“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切实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在“四大城市群”(成都、川南、川东北、攀西)和“五大经济区”(成都、川南、川东北、攀西、川西北)的基础上,大力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天府新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三大新兴增长极”建设,夯实底部基础县域经济,取得了可喜进展。

    在中国区域经济布局中,国家有一套整体的规划,先后形成了T字型、弓箭型、π字型、井字型等模式。从四川地理来看,省委书记王东明同志提出的“三大新兴增长极”,布局呈“三点鼎立、三生万物”的架构,形态如一个拉紧的弓箭(图1),因此可以称为“弓箭型战略”。在中国古代,弓箭是发射锋刃的一种远射兵器,是军队使用的重要武器之一。弓由有高度弹性的弓臂和有韧性的弓弦构成,箭包括箭头、箭杆和箭羽。川南、天府、川东北三个经济区构成一个弓弦,川东北、重庆和川南构成弓臂,成都与重庆成为箭杆,方向指东。天府新区是着力点(发力点),必须是创新中心,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川南与川东北经济区是弓臂的两端,必须加强与成渝两核的联结才有力量。弓箭型战略是成渝经济区“双核五带”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1)“三大新兴增长极”的弓箭型战略示意图(李后强、韩毅绘制)    

    在《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双核五带”布局中,双核即以成都、重庆为核心,五带为沿长江发展带、成绵乐发展带、成内渝发展带、成南(遂)渝发展带、渝广达发展带。天府新区居位于占四川经济总量61%的成都平原经济区内,属于知识、技术、资本、财富、企业高度密集区。川南经济区是由四川盆地南部的内江、自贡、宜宾和泸州四市构成的多核心经济区,位于长江上游,毗邻云贵高原,是川、滇、黔、渝省市的接壤地带,东连重庆市,西接凉山,北邻乐山、资阳,南接长江干流渝宜段,历来就是沟通四省市的重要物资贸易中心。川东北经济区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大致范围在嘉陵江中上游(包括涪江和渠江两支流的大部分),以兰渝铁路、广渝高速公路和嘉陵江航道等为依托,包括南充、广安、达州、广元、巴中五市,其中南充为该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广安构成川东北经济区的中心区域,达州、广元和巴中构成川东北生态经济片区。“三大新兴增长极”总面积10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21%,总人口4871万,占全省总人口54%,都在成都、重庆的双核辐射范围内,实际上也是一个“极化区”(电解区)。“极化区”概念非常重要。我们知道,将线圈置于两块磁铁间,只要有运动比如移动其中一块磁铁就会产生电流,在线圈中产生电动势,即动磁生电原理。电和磁是不可分割的,它们始终交织在一起。简单地说,就是磁生电、电生磁,这是电磁感应。成都和重庆是两个“磁性”很强的极核,对“三大新兴增长极”能产生强大的“磁性作用”,从而产生“电流”(图2)。由于嘉陵江和岷江都是长江支流,因此“三大新兴增长极”都属于国家实施的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范围。阿坝、甘孜、凉山、攀枝花属于川西北生态区和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总面积30.4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62.88%,总人口796万占全省总人口8.84%,是四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加快“三大新兴增长极”建设有利于拉动川西、攀西发展,因为“三大新兴增长极”具有先锋、牵引、辐射作用。

    1 2 3 下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