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融入”写进城镇化发展规划

13.12.2013  13:46

  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就是让户口和公共服务脱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近日透露,即将出台的城镇化发展规划,吸收了国研中心课题组的研究建议,将“四个融入”写入规划,即农民工要融入企业,农民工的家庭要融入社区,农民工子女要融入学校,农民工整体要融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 

  韩俊是在“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成立30周年纪念会暨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15届颁奖大会”上发表演讲时作上述表示的。

  第15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共有著作2部、论文4篇入选,有4名学者、两个课题组获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的《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创新与顶层政策设计》获得著作奖,课题组主持人是侯云春、韩俊、蒋省三。

  韩俊介绍说,研究课题组在重庆、成都、郑州、嘉兴、东莞等城市作了大量详细的研究,在全国20多个城市选了6000多名农民工,作了面对面的问卷调查。

  “我们的著作是讨论农民工城市化问题,这项研究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判断。” 韩俊称,研究表明,86%的农民工进城以后不愿放弃承包地,67%的农民工进城以后不愿放弃农村的宅基地。这项研究还表明,即使不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超过80%的农民工也想在城市定居下来。

  根据课题组的抽样调查,56%的农民工希望在地级市以上的大城市定居,希望在县城、小城镇定居的只占39%左右。研究还表明,真正愿意回到农村的农民工只有10%左右,尤其是新一代农民工,愿意回到村庄定居的只有8%。

  关于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课题组作了研究。韩俊说,研究得出结论是,农民工市民化会给城市带来很大的收益,相对于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这个收益是巨大的,而且这个成本完全可以承受。

  韩俊说,此项研究得出的很多判断,这两年都写入了中央有关文件。比如中央文件明确指出,农民工进城后,要保护农民工的承包地、宅基地等财产权利;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农民工市民化,转移支付制度要跟农民工市民化挂钩。课题组研究中有很详细的案例,来支持这个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