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中国实际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中国实际(上)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一席谈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四个全面”,立足中国实际,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我们在今天复杂局面下治好国、理好政,制定了一个引领各项工作顺利前进的战略布局,对于把握新常态下的新机遇、应对新常态下的新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
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把握好这“四个全面”,对于我们理解中央的各项决策,做好各方面工作,具有统领性、指导性的意义。就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请他详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于把握新常态下新机遇、应对新常态下新挑战的重大意义。
记者:“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有什么样背景和逻辑?
李君如:同任何科学理论形成和提出有一个过程一样,“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也有一个过程。
党的十八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鲜明而又具体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这次党代会形成的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集思广益,竭尽全力,为实现这一宏伟的战略目标而奋斗。短短两年多时间,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步骤:
一是思想先行,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思想。党的十八大后,先是通过中央政治局的集体学习,从高层做起,一面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来,一面把各级干部的行为规范到“八项规定”上来;接着,把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追求联系起来,提出了为中国梦而奋斗的宏伟理念,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上下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奋斗的热情。
二是秉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要求,大力整顿党的作风和干部队伍。在统一思想和行动的过程中,党中央高度重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雷厉风行地进行“打老虎”、“拍苍蝇”反腐败斗争,并把这两件大事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突显了党中央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形成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治党格局和治党思路。
三是在从严治党的同时,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举措。这两年多,我们党在处理内政外交国防和治党治国治军各种复杂问题时,高瞻远瞩、驾驭全局,条分缕析、精心谋划,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特别是在2013年和2014年通过中共中央全会决策的形式,制定和通过了“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两个纲领性文件。这两个重要决定,一是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是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两个“总目标”,贯穿着同一个主题词:“治国”。一是要通过制度现代化从根本上破解治国难题,一是要通过法治谋求国家长治久安。
认识来自于实践。正是在这样的实践基础上,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调研时第一次提出了“四个全面”,并在2015年2月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把“四个全面”定位为党中央的“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