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嘎且且撒勒舞非遗传承人熊丽获“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11.03.2015  20:04

熊丽辅导学生学习。四川日报记者 何勤华 摄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日报记者 何勤华) 3月6日上午,德昌县南山傈僳族乡中心校五年级教室里,副校长熊丽正在辅导学生学习。不久前,熊丽获“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是表彰人员中两名傈僳族获奖者之一。

其实熊丽还有一个身份。2009年,傈僳族嘎且且撒勒舞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熊丽被确定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近年,她努力学习、研究、探讨、挖掘、收集、整理、保护和使用民族文化,为嘎且且撒勒舞的传承与发展、傈僳族文化的保护等作出了积极贡献。

保护传统文化成为非遗传承人

1980年,熊丽出生于德昌县金沙傈僳族乡,她的父亲是一名老师。根据傈僳族的习俗,每年11月到次年4月,都会举办一场接一场的婚礼,葫芦笙和嘎且且撒勒舞在婚礼中反复出现。小时候,每次听到葫芦笙的声音,看到大人们跳起嘎且且撒勒舞,熊丽都很想跳,也跟着跳。

熊丽1999年从师范学校毕业,第二年,她进入金沙傈僳族乡中心校代课。在音乐课上,她交傈僳族学生们吹葫芦笙,但很多学生没有兴趣,一些学生连嘎且且撒勒舞也不会跳,熊丽明显感受到外来文化对傈僳族文化的冲击,以及傈僳族文化面临断代的危机。“这是我们民族特有的东西,不能断!”熊丽在心里对自己说。

代课一年后,熊丽到南山傈僳族乡中心校任教。她开始自发地组织学校的学生跳嘎且且撒勒舞,希望借此保护傈僳族传统文化。

2007年12月,熊丽挂职任金沙傈僳族乡党委副书记,分管文化等工作,在她的牵头下,该乡黄竹村组建了26名青年男女参加的原生态农民艺术团。2008年春节期间,艺术团首次走出家门,参加了该县新春游园活动,展示了傈僳族原生态舞蹈,赢得一片掌声。德昌县文化主管部门也对此高度重视,多次组织人员到两个傈僳族乡收集整理材料,拍摄录像资料,积极开展嘎且且撒勒舞的发掘、整理和保护工作。2009年,傈僳族嘎且且撒勒舞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熊丽被确定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嘎且且撒勒舞傈僳语意为来跳美好的舞蹈,相传是由72种曲调组成的72种舞蹈。傈僳族群众但凡祭庆典礼、红白喜事、逢年过节、庆贺丰收、祈祷神灵,或男女青年相聚,都会跳嘎且且撒勒舞。熊丽说,舞蹈有三脚、七脚、抵脚、靠背等跳法,形式由数人至数十人拉手连成圆圈,或站成两排对跳。舞蹈动作如挖苕、摘东西、纺麻、撵麂子、鸟儿喝水、找朋友等都来自于傈僳人的生产生活。

把文化民俗搬上了电视

挂职三年后,熊丽回到南山傈僳族乡中心校任副校长。来到学校,她再次为学生们带来了嘎且且撒勒舞。

熊丽告诉记者,现在南山傈僳族乡中心校有239名学生,其中90%学生是傈僳族。为了传承嘎且且撒勒舞,学校每天大课间时,做操结束后都会跳约10分钟的嘎且且撒勒舞。由于学校是寄宿制,每天晚饭后时间相对宽裕,跳嘎且且撒勒舞的时间会更长。

五年级的学生李霞就很喜欢跳嘎且且撒勒舞,她觉得这是自己民族特有的舞蹈,一定要学好、跳好。

熊丽说,德昌傈僳族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古朴厚重,是担心传统文化受到冲击的危机感鼓舞着她一路前行。

就拿刺绣、织布这些来说,很多年轻的傈僳族人都不会了。”熊丽告诉记者,自己虽然穿戴了一身傈僳族风格的头饰、衣物,但很多傈僳族传统技艺(如织布)自己也不会了,自己虽然是嘎且且撒勒舞的传承人,但不会其他的传统技艺,也挺尴尬。

2011年7月,熊丽一家为“凉山州第二届欢乐一家亲才艺展演”编排的节目《快乐的傈僳》荣获优秀奖。该节目被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选中,于2012年9月赴北京录制,同年11月在央视综艺频道播放。熊丽把傈僳族的音乐、舞蹈、乐器、手工编织等文化民俗搬上了电视,展现了凉山的民族风采,深受社会的好评,对宣传傈僳族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