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临近唱空中国声音再起 官员称有杀手锏应对
王子约
[ “他们真正地了解我们的情况吗?”前述官员称,有些报告的夸张程度已近乎“笑话” ]
全国“两会”临近,“唱空”中国的周期又一次显现。观察人士发现,每年重大会议前夕,“唱空”浪潮就会袭来。尽管“唱空”内容多年来较为集中,但随着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各界唱空方式轮番出新。
近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了多名官员和学者。对于唱空论调,官界和学界的主流观点均认为外界不了解中国情况,过分渲染。
一名部委官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尽管中国目前处在各种问题的集中爆发时期,但是要对未来的改革充满信心。他同时表示,政府有足够的“杀手锏”储备,足以应对任何突破“上下限”的突发问题。
问题集中爆发期
“中国经济这么一个庞然大物,存在争议肯定是正常的,何况我们正处在各种问题的集中爆发时期。”面对国际上频频唱空中国的声音,上述部委官员说。
上述官员表示,最近两年经济的震荡和社会矛盾集中爆发,地方政府债务、影子银行、房地产泡沫、收入分配失衡、环境污染等问题相当严重。但国际国内的一些机构和人士借此渲染“中国崩溃论”,无异于在未来的现实面前打自己的嘴巴。
在唱空浪潮中,海外机构尤为活跃。在去年多次修改经济预期以后,法国兴业银行近日发布预测称,中国今年经济增速只有6.9%,而瑞士银行、美银美林则发表报告,预测中国经济今年有可能硬着陆。
上述官员称,近年来的唱空主题无非经济放缓、房产泡沫、地方债风险和产能过剩等方面。“哪一个问题突出他们就拿哪一个问题来做文章,配合时机‘炒剩饭’已经不新鲜。”他认为,这些机构已经以同样的理由和分析多次预测过“大崩溃”,但事实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正在向第一大经济体迈进。
在去年中期经济增长持续放缓的背景下,各大机构曾于下半年集中对该问题进行过“群攻”。该官员透露,近期,他们又将目光集中在“产能过剩”问题上,渲染“产能过剩”可能导致中国经济全面崩盘。
1月31日,国际知名评级机构标普公司发表题为《投资过剩:中国高风险;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和多数金砖国家中等风险》的报告,报告对32个主要经济体的投资相对回报是否过剩进行了分析,将各国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与实际GDP增幅做比较,然后划分风险等级。中国是唯一一个属于高风险类别的国家。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徐洪才指出,中国仍处在发展的爬坡阶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很多领域资金投入不足。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我国有潜在的投资需要,资本积累必然要有相当大的比重,有积累的发展才有后劲。
中国体量巨大
对于种种唱空论调,上述官员称不能单纯将其判断为阴谋论。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体量巨大,外部人士很容易“一叶障目”,将影子银行和产能过剩等主要存在于大中城市和某些产业的问题扩展成为全局性问题。
一名官方智囊人士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称,中国的问题错综复杂,仅仅关注一两个领域、一两个地区、一两个时点难以看到问题的内在逻辑和联系。此外,许多调研材料和数据保密程度高,实际情况远不是外界凭空想象的样子。
例如,去年多家机构发表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增速不能如期完成任务。但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中国经济全年实际增长7.7%,超过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
此外,去年各季度我国经济增速始终维持在7.5%至7.8%的合理区间内,最高与最低增速的差值只有0.3个百分点,波动幅度明显收窄。在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2013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2.6%,涨幅与上年持平,低于预期目标。
“学术研究上的不匹配也是造成大规模唱空的原因之一。”上述智囊人士说,目前世界主要舆论权还是掌握在西方世界,但中国爆发式的发展已经成为他们不得不关注的焦点。他们套用西方的理论、观点来观察和分析中国,从本质上忽略了中国的“特殊性”。
“他们真正地了解我们的情况吗?”前述官员称,有些报告的夸张程度已近乎“笑话”。
改革阵痛期的权衡
尽管不认同唱空论调,但中国官方依然客观承认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另有官方背景的研究者认为,中国目前处在经济发展的震荡区、社会矛盾的集中爆发期、结构调整转型的阵痛期,但同时也是近几十年来最大有可为的时期。
2013年,新一届政府在“稳中求进”的思路下为中国改革大幕的开启打下了良好基础。从目前透露出的信息来看,“改革”无疑是2014年最大的主体。
在改革的博弈中,这种唱空的声音逐渐变得嘈杂。一些地方官员加入了唱空队伍,企图迫使中央政府放松相关政策,提高经济增速目标,帮助其提高政绩指标;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也加入楼市看空,以期望影响中央政府推行的楼市调控政策。
“很显然,在守好‘上下限’的前提下,我们是不畏惧任何危言耸听的言论的。”前述部委官员称,对于改革带来的阵痛,中央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准备。在不影响社会就业率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前提下,强调调整结构、推进改革,从而换取经济持续和全面的未来发展的主基调。
这位核心部委官员还透露,即使困难重重,对于现状的乐观并非盲目。“我们有足够大的‘腹地’和政策储备,无论任何方面出现问题,中央都有在短时间内扭转局面的‘杀手锏’,这点其实稍加分析就能发现。”
微博推荐 一键关注 已关注 关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