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昌镇打造300米特色街巷 再现明清盛世

20.06.2014  23:53

   四川在线消息 (记者 丁宁)今日,随着千年古镇唐昌“西南马道——大椿巷”特色街区修复工程完美竣工,正式开街。上午9时许,这里举行了唐昌镇‘西南马道——大椿巷’特色街区开街仪式暨四川传媒学院影视拍摄基地挂牌仪式活动。300米特色街巷,再现明清时期盛世唐昌的市井繁华,标志着唐昌古镇核心区打造迈开快速步伐。

  据了解,此次活动由唐昌镇党委政府、郫县文广局主办,四川传媒学院承办。当天的开街仪式上,除了重现“西南马道——大椿巷”特色街区的风貌外,在这里还举行了四川传媒学院影视拍摄基地挂牌仪式,将增加影视拍摄、文艺采访等文化活动,聚集人文气息。同时,微电影《大美唐昌》也将举行开机仪式,通过影视影片进一步提升唐昌古镇的知名度。下一步,唐昌镇将继续坚持以生态为本、文旅为魂,按照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旅游四线发展目标,借助郫县打造“成都西门口卫星城”之机,着力加快特色场镇建设,推进“一府一院”、文旅CBD街区和护城河亲水休闲观光带,以及集国学讲堂、公馆客栈、民国街区、古韵酒店、文化演绎戏台和文博展销体验等为一体的文旅综合体打造,努力将唐昌镇建设成更加人文、更加富于魅力的生态人文古镇。

  唐昌镇自古以来钟灵毓秀,崇宁王事百年传承、文庙书香千古流芳、梁家大院碧瓦辉映、梅花御井水灵甘泽、西南马道巷深径幽,历史人文富集、人杰英才辈出。“西南马道——大椿巷”特色街区位于唐昌镇古镇核心区,巷深300余米,是连接崇宁文庙、启动古镇打造的关键性节点。在整个街区中,保留着抗日英雄杨靖中故居在内的约2000平方米公馆建筑,碧瓦青墙、雕栏花坊、巷院深幽,充满明清古风、民国韵味,凝聚崇宁百世先辈的智慧、展现古镇千年文化的传承。

  大椿巷因巷内有一棵参天大树——大椿树而得名,此树已于民国五年六月十五日黎明被大风吹折。唐昌著名文人易象乾(著有《崇宁志》)留下一首(大椿树歌)的诗以此纪念大椿树,见证大椿巷所发生的事迹。目前,在大椿巷内还保留有杨靖中故居在内的4户约2000㎡公馆建筑,原来的大椿树枝繁叶茂,大树盖过了大椿巷的公馆屋顶,使整条巷子充满舒适安逸的市井情怀。

  西南马道为古时崇宁县城的战略防御通道及通商马道。战略防御通道是建在崇宁县的城墙下的,马道的入口为南熏门,便于在有战事时快速的集合整顿兵马出城作战或上城墙防守。西南马道部分街区复原,再现了唐昌古镇在明代鼎盛时期的王府风貌,成为崇宁梦画卷的记忆符号。

  从2013年起,为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完善唐昌镇基础设施建设,唐昌镇党委政府开启了对大椿巷以及西南马道特色街区进行修复打造工程。通过参考文献、研究策划,对巷院牌坊、民居、道路、砖墙、绿化、装饰进行了全面保护性改造修缮,修建了大椿巷牌坊,恢复了部分古城墙,并对巷道部分墙壁、屋檐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增加了部分绿化景点,还原了整条巷道的历史风貌和人文环境,增添了古镇游览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