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哥侃球:说说世界杯里的解说员们
文/张进春
世界杯里有很多角色,解说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想一想,如果没有解说,世界杯将失去很多乐趣。每届世界杯解说都会成为球迷热议焦点之一,今年也不例外。今天我们就说说世界杯的解说和解说嘉宾吧。
很多解说受到非议,是因为他们在比赛中说了很多题外话。其实这和指责《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讲了太多美食之外的故事一样的无知和愚昧。首先,《舌尖》不是一档美食节目,它之所以受人喜爱恰恰是他讲了很多食物之外的故事和人物,赋予了美食更多的内涵和文化,能让我们透过食物看到这个社会。如果单单做美食,完全可以请各地厨师到固定的演播室只拍做菜的过程就可以了,但这仅仅是一部很快就被以往的美食教科片而已。
在我看来,吃货分为两种:一种是流着哈喇子眼睛绝离不开食物的,另一种是吃着食物听着故事的。球迷亦然。更何况,足球早已不仅仅局限于比赛本身了,它跟社会文化、经济历史、民族性格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足球解说中多一些和足球有关的故事、调侃、风土人情,比赛看起来会更加的丰满,谁会拒绝丰满呢。
“7号传给10号,10号传给9号,9号打门球进了”这种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为了照顾收音机听众只将画面转化成语言的解说早已不适合现在观众的口味。但不可否认的是宋世雄、孙正平等老一辈解说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做了中国球迷最初的启蒙者,同时他们也是后来解说的引路人。
其实我一直想说说解说了。读大学时酷爱足球,我立志想做个解说员,遂考研体育新闻,来到这个城市,毕业后进入新闻行业。那时,足球解说界还有黄健翔这号人物,可以说这他严重影响了我的后来的择业,甚至是人生走向。
先说说黄健翔,他绝对是至今无人超越的标杆。黄健翔从1998年法国世界杯开始连续解说了三届世界杯。他和张路也绝对是一对黄金搭档,一个激情犀利,一个专业理性,两人一张一弛,配合默契。黄健翔的解说里富有激情和内涵,又有历史文化,而且风趣幽默,说球而又不局限于球。他的解说在德国世界杯达到登峰造极的高度,在嬉笑怒骂中他将解说升华为一门艺术,在此姑且称之为“黄氏解说”吧。只可惜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意大利对澳大利亚那段突如其来的高潮,让一个解说艺术家夭折在一个被扭曲的广义的语境里。德国世界杯后老黄被迫“误入歧途”,走上了半娱乐的路子,令人唏嘘不已。
与黄健翔现在“不务正业”不同,张路依然还在,解说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张路依然用他的专业、理性和真诚伴着我们度过世界杯的每个夜晚。我曾经和朋友说过,等张路百年了,我一定到北京打个条幅为他送行:“张路走好,谢谢你陪我们走过的青春。”我真的希望他能再多陪我们几届世界杯。
说说今年的解说嘉宾朱广沪吧。本届世界杯虽然他只是一个嘉宾,但是老朱却是央视前方所有解说中最受关注和争议的一个。特别是揭幕战其“插插插,射了,进了进了进了”的激情解说更是受到很多球迷的非议和批评。也因此,揭幕战后的老朱被迫收敛了很多,甚至有些畏首畏尾,数分钟不敢说一句话。
其实我倒是觉得球迷对老朱太苛刻了。他只是把自己完全放进了比赛中,用一种忘我的投入传递他对比赛的理解。老朱在揭幕战中的激情和忘我,恰恰说明了他是一个投入、认真、直爽、不世故、不圆滑,不讲官话、套话的人。
据说,朱广沪每场比赛前都要准备海量的资料,且不说其解说如何,一个在中国足坛大染缸里混了那么久还依然保持这份率真的老人,其态度和品行足以值得尊敬,我们应该给这位可爱的老头更多的宽容。
刘建宏多年的《足球之夜》,深知中国足球的现状及内幕,而且对中国足球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对中国足球又有着恨铁不成钢的殷切期望。因此,在世界杯的解说中多了些对中国足球西学东渐的内容,这也受到了球迷的非议。我倒觉得“见红”老师的这种对中国足球的爱是发自内心的,他想通过世界杯给中国足球找到一条可供生存的狭窄通道。
段暄属于那种充满激情的解说,但他的那种激情多少有些做作,本届世界杯这位可爱的“大裤衩”在墨西哥进球(后被裁判吹了)后,居然还采用了南美西班牙语系解说员独具特色的拖长音“Goal………………”了半天。让我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西班牙语系的长Goal绵延不绝,像是一碗超长的面条,嘬半天嘴外还有很长;中国的“球进了”简短有力,像是一颗落地的豆子。“见红”老师的“进了、进了、进了……”则是在桌子上洒了一把豆子。不同的语言体系和体质(肺活量),决定了我们比较适合吃豆子。
解说界的“老顽童”韩乔生应该算是解说界的一个异类。很多人调侃他说,韩乔生的看到的是A,想到的是B,说出来的却是C,他的嘴永远比他的脑子快。老韩除了给我们带来很多比赛解说之外也跟我们留下来被球迷津津乐道的“韩式语录”,给我们带来了足球之外的乐事。从被黑到自黑,韩乔生用他特有的大度和洒脱至今仍活跃在世界杯的深夜。如今对于韩老师的解说和主持,球迷们千万别较真,因为他已经将自己演变成解说和主持界的“老顽童”了。57岁的老韩至今深夜还在想着法子都我们开心,这一点这可爱的老头就值得我们尊敬。
申方剑和上一届的刘嘉远算是解说界小字辈的了。他俩应该属于“白开水”式的解说,两人语速都比较快,找不到什么硬伤,但没有太多起伏,总感觉缺少些激情和内涵。
之所以把贺炜放在最后,是因为我认为他是目前国内最优秀的足球解说。据说他是黄健翔的徒弟,他的解说里有着明显的“黄氏解说”影子,也可以说他很好地接过了黄健翔的衣钵。贺炜不但继承了黄健翔的专业精辟、妙趣横生,更重要的是他和黄健翔一样能在比赛中给我们更多足球之外的历史和文化,而且贺炜还文艺范儿十足,素有“诗人”之称,被誉为:诗人贺炜。让人欣慰的是贺炜将担当巴西世界杯决赛的解说。
最后还要悼念一个人——陶伟,他早先效力于北京国安,后主要解说德甲,2012年8月陶伟猝死在山东济南。从球员到解说嘉宾,陶伟最后将生命献给了足球。
可以说,没有哪一个解说或者嘉宾的初衷是去毁掉一场比赛,恰恰相反,他们都是想尽办法给我们带来一场精彩的解说。在过往的世界杯里,解说和嘉宾们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笑和记忆,像张路和黄健翔一样,他们是我们很多人的足球导师,是他们让我们更好地认知足球、理解足球,甚至是透过足球看懂人生。想一想,如果没有解说和解说嘉宾,我们看足球还有多少意思呢。所以,一笑了之,给他们更多的赞扬和宽容吧。
(春哥侃球:张进春,2014年7月14日。)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