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区和盛镇村民们 初三到村道上去补植树苗

03.02.2014  13:13

  正月初三,温江区和盛镇三支渠路土桥村段便热闹起来,大妈大叔们不是一早出门走亲串户,而是先来到村道上看看,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补植树苗,他们挽起衣袖又是挖土又是种树,还不忘和旁边的村民叨唠热乎:“以前这条路坑洼不平,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太伤心了,躲它还来不及,哪会想到自己动手去改变它哦!现在路修得这么宽敞干净真是太好了,就像在自家院坝栽树,心里愿意。”在“走基层”活动中,连接该镇3个村(社)7000余名村民的三支渠路再次成为百姓诉求的焦点,和盛镇党委政府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创新思路,以智力换财力,不花一分钱撬动社会力量近千万元资金,使昔日泥泞村道变成如今让村民人人满意的坦途。

  资金受困修路难 老百姓怨气大

  和盛镇三支渠路是连接广水社区、土桥村、渡口村三个村(社)的重要交通道路,年久失修,虽然每年修修补补三四次,但在大型花木、沙石运输车的重碾之下仍是千疮百孔,附近村民怨声载道。经测算,如要治标治本,此路段必须重新修建才行,这涉及一笔数额庞大的资金才能解决,和盛镇现有财力无法解决。在和盛镇2013年“走一户困难户,说一句暖心话,办一件实在事,架一座连心桥”的“四个一”走访活动中,经镇上多方协调努力,终于争取到了成都市相关补贴资金190万元,修建了三支渠路广水段1.6公里。还剩4.6公里土桥、渡口段如何解决?

  2013年12月初,温江区“走基层”活动正式拉开。和盛镇党委书记王丽徒步走完三支渠路旧路面,随机走进路边的农户家里去聊聊,看到田里尘土覆盖的花木和长年不敢打开的窗户,她心里很是焦急。面对群众的怨气,她没有不耐烦,而是深深地检讨自己的工作,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随后,她立即召集沿线村(社区)的党代表、人大代表听取意见。

  社会资本参与 村道就地重建

  经过对现有资源整理分析,水电七局因地铁4号线而组建的地铁配套项目成都地铁混凝土管片预制厂建在和盛,建厂之初,和盛镇党委政府和当地老百姓给予了大力支持,目前该企业正在思考项目的就地融入性,希望自身发展了,能为当地老百姓带来更多的实惠。和盛镇党委政府立即成立专门协调小组,搭建社会企业参与公益事业的平台,主动对接管片厂和区域内其他企业,希望集资修路为老百姓做好这件出行的大事,而这一想法正好与企业不谋而合。经协商,由管片厂等出资800万元修建三支渠路土桥、渡口段,长4.6公里,并负责路牌标识、绿化等。

  截至目前,三支渠路已经完成路面建设,正在实施护坡工程。除此以外,管片厂还分院落义务为村民们打30米深井,解决了地下水下沉的饮水之忧。就在春节前,耗资近千万的三支渠路修建圆满完成,向和盛老百姓交了一份满意答卷。

  从修建开始 群众参与项目监督

  从三支渠路的修建开始,和盛镇便引入群众主动参与项目监督机制,专门成立了项目监督村民小组,小组成员全是由附近爱管“闲事”、爱挑“刺儿”的居民来当。哪儿偷工减料了?什么时候进度慢了?只要监督发现,便立即整改落实。

  路修好了,现在广水社区、土桥村和渡口村的村民们行走在宽敞的路上,心里非常舒畅,不时还可以看见三五成群的老年人在外散步。而对于这里的花木种植户们,心里更是乐开了花。“在道路修好之前,运输花木非常费事。现在好了,多大的花木都可以顺利运出去了。”土桥村的花木种植户陈志勇高兴地说,“这不,趁着天气和暖,我们把自己家的树苗、花草也搬到路边种上,要把这条路打扮得更漂亮,我们走上去心情更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