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蕾南溪百年流芳

22.01.2015  17:47

        中新四川网1月22日电 题:味蕾南溪百年流芳

        作者安源王哲

        严冬时节,大雾弥漫于长江之上,有着万里长江第一县之称的四川南溪显得格外静谧、文雅和温柔。

        清代诗人杨辅世有诗曰作证“碧水寒塘莹不流,红蕖影裹立沙鸥,便教不作南溪看,当得西湖十里秋”,便把南溪比作十里西湖也不过分。

        四川南溪,一座因长江之水而兴、因长江之水而荣的城市。

        清末民初,在南溪出现一种味道鲜美、香浓的地方风味食品——南溪豆腐干,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南溪现已有“中国豆腐干文化之乡”美誉之称。

        南溪豆腐干创始人——郭显清(郭大良心)生于1893年,逝世于1976年。由于郭家信奉基督教,不仅生产货真价实的豆腐干,还经常资助当地的一些贫困群众,因此,南溪人都称他们一家为“郭大良心”。南溪豆腐干第一个品牌是郭显清创建的“採铃牌郭大良心”。

        为了保持“郭大良心”豆腐干传统风味,郭家作坊至今放弃了高效率的机械生产,坚持采用手工制作,严把每一道制作关口,让每一个顾客吃得赞不绝口。

        郭道福,郭显清之子,55岁,11岁开始当学徒制作豆腐干,至今已有制作豆腐干40年余年。他告诉记者,豆腐干传统工艺有泡、磨、煮、滤、点、包、压、卤和烘九道工序,其中煮和卤是极为讲究的手工活。现在他已把制作工艺传承给自己的大女儿郭红。郭道福告诉记者,在2007年3月,郭家作坊的传统制作手工艺被列入四川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1月被评为“四川老字号”。

        记者在南溪县城滨江路看到,有着一排低矮的瓦房,也是一道城市风景线。据了解,每当早晨5点,瓦房内就已灯火通明,第一锅卤制的豆腐干出锅时,闻之四下飘香,尚味入口香气已至。随之而来的是游客们也闻香而动。

        “每年都会多带些南溪豆腐干回去,家里的亲戚朋友们都喜欢这些”。每年都到四川南溪旅游的甘肃张女士对记者说。

        说起传统制作工艺,郭道福说他每天都会守在“”这道工序前,卤水温度必须保持在70-80度,“三翻三卤”掌握火候很关键,主要是达到传统口感的目的。

        记者还了解到,该传统作坊生产量不大,目前是以销定产,生意好就多做。黄金周和春节基本上每天要做上500斤左右的豆子,一年下来总的产值也就150多万的样子。

        谈到未来的规划时,郭氏全家担心由于城市的改造会把当前的作坊改掉,也希望留住南溪豆腐干的根,在现有的基础上建一个花园式的小工厂,把父辈的传统工艺完善,给南溪豆腐事业留下念想。

        南溪区区委书记肖敏说,宜宾南溪豆腐干已成为了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南溪豆腐干是生产豆腐干之传统企业,历史悠久。今天不管你走南闯北到了何地,一提南溪,人们十有八、九就会联想到“南溪豆腐干”并脱口说出“南溪有豆腐干”,就是这样一句话,几乎成了所有南溪人的骄傲,足以说明“南溪豆腐干”在世人中的名气和欣喜程度。

        近年来,南溪豆腐干依托“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踩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在传统工艺中融入现代科技元素,成功实现了三级跳,将“小作坊”转变为“大工厂”、“大产业”、“大品牌”。

        立志百年,味蕾南溪,传承经典。郭氏家族正一代代传承着中华灿烂的饮食文化,也传承着中华灿烂的文明。

        如今,“中国南溪豆腐干博览馆”也正式开馆。作为全国第一家豆腐干主题博览馆,该馆集旅游、文化、教学、产业发展于一体,生动展示了南溪豆腐干的历史演变、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以及南溪地方特色、民俗风情、城市面貌,必将成为传承和弘扬南溪豆腐干文化的全新载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