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周质平教授受聘为我校客座教授并讲学

26.11.2014  17:28

  2014年11月25日下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周质平教授受聘为我校客座教授,聘任仪式暨学术讲座在狮子山校区7教510教室举行。四川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周介铭出席仪式并为其颁发聘书。四川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李诚、国际教育学院书记/副院长兼外事处副处长杨颖育、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汤洪、国际教育学院副书记张春兰等出席活动。仪式环节由国际教育学院教学办公室主任郭筱磊主持,讲座环节由国际教育学院外语教研室主任王茜主持,国际教育学院全体教师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本科生及留学生一起参加了仪式和讲座。

  周介铭首先热情欢迎周质平教授来我校讲学。他指出,近年来,我校不断凝聚力量、整合资源,努力打造来华留学生教育和汉语国际教育推广品牌,在专业特色建设、研究生培养管理、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去年,我校与韩国延世大学、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合作建设的孔子学院正式挂牌成立,学校汉语国际教育事业蒸蒸日上、日新月异。我校不仅与韩国、泰国、法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的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而且积极与各国驻成都领事馆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与合作,深入推进了学校的国际化战略。学校研究决定表彰一批优秀教师和学生志愿者,以此激励更多的师生参与到学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与对外交流合作事业中来。

  在颁发荣誉证书仪式上,周介铭为周质平教授颁发《四川师范大学客座教授证书》;李诚为国际教育学院教师李淼颁发《来华留学教育模范个人荣誉证书》;杨颖育、汤洪分别为外国语学院教师严静、基础教育学院教师黄一平颁发《汉语教师志愿者荣誉证书》;张春兰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唐淼、李福超颁发四川师范大学《汉语教师志愿者荣誉证书》。

  颁发荣誉证书仪式结束后,周质平教授为在场师生作了题为“国际汉语教学中的汉字与文化议题”的学术讲座。周教授就中文教学在美国的发展、现状、地位以及对外汉语教学的原则和要点提出自己独到的观点,并就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这一学科领域中汉字教学的定位、技巧与方法,以及如何看待、处理听、说、读、写技能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他指出了汉语国际教学现况和隐忧,深刻分析了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汉字教学分为有文无语,先语后文,语文并进几个阶段,并指出汉字要依附于汉语,并为汉语服务。通过讲座他为师生展示了美国汉语国际教学前沿研究成果与最新研究方向。


校党委书记周介铭(左)为周质平教授(右)颁发《四川师范大学客座教授证书


汉语国际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李诚(左)为国际教育学院教师李淼(右)颁发《来华留学教育模范个人荣誉证书


周质平教授主讲“国际汉语教学中的汉字与文化议题”讲座

【周质平教授简介】

        周质平教授,  1970年毕业于台北东吴大学中文系,1974年获台中东海大学中国文学硕士学位,1982年获美国印第安那大学中国文学博士。现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教授。研究晚明文学、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与汉语教学。著有《现代人物与文化反思》、《光焰不熄—胡适思想与现代中国》、《胡适的情缘与晚境》、《现代人物与思潮》、《公安派的文学批评及其发展》、A  Pragmatist  and  His  Free  Spirit  (with  Susan  Egan)、Yuan  Hung-tao  and  the  Kung-an  School等中外文著作,主编普林斯顿大学各年级汉语教科书The  Kaleidoscope  of  China,  An  Advanced  Reader  of  Modern  Chinese  《中国社会百态》(with  Chiang  and  Wei),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0.  First  Step《中文起步》—An  Elementary  Reader  of  Modern  Chines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4. 
(with  Jing  Wang  and  Jun  Lei);A  Reflection  of  the  Reality《文学中的现实》—Advanced  Reader  of  Modern  Chinese,《文学中的现实》,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4.  (with  Joanne  Chiang  and  Liping  Yu)等十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