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度周末——自贡井盐:闪耀千年的智慧结晶

28.02.2016  21:08

  自贡有“千年盐都”的称号,千百年来,在一座座高耸的天车下,自贡盐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传奇:盐井冲击式顿锉钻凿技术被西方誉为“第五大发明”、“石油钻井之父”。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馆址为修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的西秦会馆,是中国唯一的盐业史博物馆,以生动形象的手法,展现了两千多年来井盐业在钻井、采卤、制盐等方面的恢宏画卷和伟大创造力。自贡盐业博物馆解说员介绍:

  “这个高耸入云的木头建筑被称为天车,它是由成百上千的杉木捆扎而成的,杉木的特点是烂皮不烂心,他能耐住盐场高温高湿,在自贡历史上最高的天车有113.4米,相当于30多层楼房那么高,不然可惜它已经被拆掉了。现存最高的有40米左右,还有18架天车被作为文物永久保存下来。

  

  昔日的自贡,天车林立、盐井密布、锅灶热气蒸腾,蔚为壮观。在钻井过程中,盐工们创制出几十种巧夺天工的工具。打捞掉入深井中的工具,工匠们会用一种叫“偏肩”的工具:

  “这个工具叫偏肩,楠竹做的,上大下小,像喇叭口,这是一个斜面,斜面可以起到牵引导向作用,我们将它放入井口,钻头顺着斜面进入竹壳内,往上提时,里面的空间变小,钻头就被卡住了,就这样将钻头打捞上来了。在当时,这个被称为“打捞之王”。”

  

  到自贡了解盐业历史,“燊(shēn)海井”不能不去。开凿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的燊海井,是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大井,是中国古代土法生产井盐的“活化石”,至今还在从1千多米的深井下提取卤水产盐。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了提取卤水的过程,并介绍了熬盐方法:

  “这是煮盐的圆锅,第一步要做的事提取杂质,把卤水倒入锅中煮的同时,加入黄豆豆浆,豆浆煮沸产生泡沫,通过泡沫吸附杂质。接着煮加入一定量半成品盐加速水的结晶含盐量,经过8个小时水煮干以后就形成结晶盐了。这口锅大概产200斤结晶盐。大家看到井下烧的火来自井下的天然气。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保存传统井盐制造工艺的就只有燊海井了。

  燊海井是24小时不间断、人工传统工艺、八口圆锅熬盐,每天产量大约两吨。燊海井的盐是经过国家审批可以不用加碘的食用盐,因为它已经含有,所以不用人工添加,燊海井产的这种用传统工艺提取出来的盐,可以对外出售,用来泡菜特别爽口、不生花。

  四川台记者王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