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秩芳华】艰苦奋斗扎根西南 拼搏创新科技报国——西南科技大学70周年科技创新巡礼

27.09.2022  07:41

编者按:今年是西南科技大学建校70周年。岁月流转,70年春华秋实,抚今追昔,盛事如约。七十载铸就辉煌,风雨兼程,艰苦奋斗薪火相传;新时代共创未来,踔厉奋发,拼搏创新豪情满怀!

回首70年,眺望来时路,我们将认真梳理办学历程,总结办学经验,凝练办学精神,增强办学信心,汇聚办学力量,明确办学方向,传承发扬“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的西南科大精神,向着西南科大百年梦,奋力开创新时代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网“七秩芳华”栏目将邀约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海内外校友和在校师生立足建校70年来的建设发展成就、重要历史事件、突出贡献人物和个人感悟感想,抒怀椽笔,乘兴挥毫,共襄盛举,擘画未来。


在祖国西南一隅的四川省绵阳市,有一所经历70年辗转、融合,逐步发展壮大的高等学府,她从最初名不见经传的中等专科学校,到如今成为四川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以及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的西部14所高校之一,被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赞誉为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路子的省属高校,她就是西南科技大学。

在西南科技大学,有一群坚持传承“艰苦奋斗,拼搏创新”校园精神的教学科研人员,他们崇尚“有一种力量叫团结,有一种胸怀叫包容,有一种精神叫实干,有一种境界叫奉献”的信念,自建校70年来,矢志不渝、百折不挠,硬是凭着苦干实干将学校的科技创新从无到有,从慢车道助推到全国第98位、省属高校第3位(中国内地高校自然指数排名)的发展快车道。

破茧:在困境中艰难探索

要成蝶必须经过破茧的蜕变,而破茧的意义,并不在于飞翔的自由,而是在于突破束缚,前往更广阔的世界挑战和探索。

1952年建校之初,百废待兴,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苏联经验,推行全面教学改革,培养中级技术人员,迎接即将大规模开展的经济建设。直至80年代中期,随着国家和地方战略发展的新需要,以及学校的建设发展目标的调整,科技工作的重要性日趋显现。与此同时,面对内外部严峻的困难和挫折,学校也积累出办高等教育的经验教训,探索出适合自身的科研工作发展道路。

 

左:四川建材学院第一届教师节表彰大会合影;右:四川建材学院首届本科毕业生合影

极为艰难险阻之不易,也包含非凡成就之难得。1985年至2000年,学校前身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共主持科研项目500余项,科研经费总计2000余万元,通过省、部级鉴定评审成果24项,分别达到国内外领先或先进水平。1996年,董发勤主持的《生物活性矿物纤维表面介体及其活化机理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成为学校首次牵头获得的国家级科研课题。与此同时,学校合并组建前的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的科研工作也实现了从零到有的重大突破。1997年,到校科研经费历史性的突破100万元;1998年,罗学刚主持的《高强度可实性薄膜成膜基础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羽化:在奋斗中铸就辉煌

前进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但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没有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产学研结合的办学体制,难以提高办学水平,也难以培养出高水平人才。”面临重重困难,学校汇聚力量,迎难而上。2000年8月23日,经教育部批准,西南工学院和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西南科技大学。为了整合两校的科研队伍和科研资源,学校结合实际,先后出台了《西南科技大学科技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引导激励性政策文件,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激励机制,鼓励教学科研人员积极承担科研任务,拓展科研经费渠道、提升学术影响。通过10年的努力,学校科研成果和经费大幅度增加,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初现雏形。

2000年12月21日,西南科技大学正式挂牌成立

2001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的西部14所高校之一

2001年,科技部、教育部《关于认定首批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通知》同意以学校为依托的“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筹)”在绵阳筹建;2003年,科技部、教育部正式授予“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称号,成为全国36个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

2001年8月15日,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开幕仪式

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提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2006年,学校成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学校,军工科研实现了快速发展。2007年,学校乘势而动,对科研管理办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革新,有效激活了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科研项目屡创新高,科研经费持续增长,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推动了学校整体办学实力的快速增强。  

2006年12月12日,国防科工委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学校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学校科研用房和仪器设备受到巨大损失。房屋受损81850平方米,仪器设备受损300余台套,价值5400余万元,对学校科研工作造成了较大影响。学校在做好恢复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还选派了地质工程、安全工程、土木工程以及城乡规划等学科专业的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灾区的应急抢险和灾后重建,锻造了一支能够逆境求进、知难而上的科研队伍。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组建10年间,学校充分利用“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体制优势,合纵连横,整合校内资源获批建设包括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在内的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技术研究中心以及5个省部级实验室。产出科技成果的数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获鉴定科研成果205项,三大检索收录论文逐年攀升,1060篇文章被收录;获奖成果数量增加,获奖层次显著提升,参与的“柴达木铅锌多金属资源高效利用及节能减排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骨干亲本蜀恢527及重穗型杂交稻的选育与应用”研究成果双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实现组建成立以来国家科技奖“”的突破,在“高校国家三大科技奖励项目排序”中名列第36位;科研立项创新高,科研经费持续增长,年均科研经费从不足千万元历史性地达到6000多万元,承担国家重大研究项目的能力增强,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18项,其中科技部项目1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6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项,国防军工项目49项。科研团队建设取得突破,罗学刚获得国防科技创新团队立项资助;科技服务地方能力显著提升,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和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制作完成的四台机器人成功排除河南省杞县利民辐照厂卡源故障,在之前没有任何国际国内经验可供借鉴的情况下,开创了自行研制的机器人系统成功应用于核应急处置的成功范例。

2009年,学校全息摄像采集系统机器人成功排除河南省杞县利民辐照厂卡源故障

倚天长剑,历史铸就。西南科技大学科技工作在拼搏中奋进,笃定前行,为学校的快速发展描绘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重生:在创新中开启未来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波澜壮岁欣回首,敢在人先又续征。2011年以来,借助新时代国家高等教育新的发展机遇,学校积极推进科研体制创新和科研管理创新,分别于2015年和2022年对科研管理办法进行了重大创新性改革,采取有效措施激励和组织广大教职员工申请各类科研项目、开展学术研究,在全校营造了重视科研、支持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

扬帆奋楫星作伴,赓续攀登再向前。学校依托现有资源,厘清优势学科发展与“双一流”建设脉络,充分发挥“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体制优势,分点突破,当前学校科研体系拥有包括1个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内的6个国家级平台、4个部委级平台和18个省级科研平台,科研用房达3.2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达26400余万元。

2018年7月23日,学校召开省部共建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启动会,

这也是四川省首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

厚植科技创新沃土,科研项目连续取得新突破。学校牵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首次获得2项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首次获批管理科学部整体立项资助,首次获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联合俄罗斯科学院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获批立项,是学校迄今为止获得规格最高、经费最多的基金国际合作项目;首次参与先进核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青年科学家项目资助,实现学校作为牵头单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零的突破。为了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科研,学校加大了科研投入和对科研人员的培养力度,打破了年龄、学历、职称的“瓶颈”限制。在科研管理中实施动态管理,为了给青年创新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较好的科研平台,学校先后设立了“青年基金”“引进人才科研启动经费”“博士研究基金项目”“西南科技大学杰出青年科技人才支持计划”“龙山学术人才科研支持计划”等科研基金,分层次鼓励青年教师加入科研行列,逐步形成了有特色的学术梯队培养模式。

学校服务行业和地区的能力持续提升,行业企业认可度明显增强,企事业单位委托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等横向科研项目逐年攀升。年度立项数突破400项,项均立项经费超30万元,立项经费超过2000万元的横向科研项目2项。服务四川军民融合发展能力不断走深走实,完成《四川省“十三五”军民融合发展规划》等重大决策咨询项目,《聚焦基础设施领域 推进四川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建议》得到了四川省原省委书记王东明同志的肯定性批示,“四川军民融合发展研究智库”被四川省委认定为军民融合发展领域唯一的官方智库。

国防军工科研突飞猛进。累计立项258项,立项金额34000万元,其中国防科工局项目72项。2017年,军工项目核能开发专项获批重大专项,立项经费3200万,2020年,乏燃料后处理科研专项中取得重大突破,立项经费3319万元。截至目前,承担重大军工项目14项(500万以上),重点项目29项(200万以上)。

科研成果规模和质量显著提升。获鉴定科研成果约126项,其中国家级品种审定4项;专利申请约4191项,获得授权2739项,其中发明专利1410项。在重要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约8039篇,出版专著约205部;高质量学术论文的数量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趋势,年度一区论文发表数从2013年的3篇,增长到2021年的近200篇。在“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的新时期,学校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充分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三类高质量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均有大幅提升。2021年,学校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科技期刊上,发表国内领军期刊2篇、重点期刊7篇,国内高质量期刊(梯队期刊和一级学科排名前三期刊)109篇;在国内外顶级学术会议上,发表高质量会议论文30篇;发表主流会议论文16篇;在业界公认的国际顶级或重要科技期刊上,发表分区收录学术论文637篇。

 

2013-2021年中科院期刊分区一区学术论文情况统计

获奖成果数量增加,获奖层次显著提升。2011年以来,学校累计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约176项,其中国家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19项。学校参与的“铝电解槽高效节能控制技术及推广应用”“复杂水域动力特征和生境要素模拟与调控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成果分别获得2014年度和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牵头的“战略金属氧化矿高效浮选分离德化学调控机制”项目获得2021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自然科学奖,系我校首次获得该类奖项。

建成定位明确、层次清楚、衔接紧密、有利于优秀人才快速成长的培养和支持体系。2014年,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姚银安获得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现为杰出青年科技人才)资助,资助经费50万元,成为我校首个获得的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非培育计划项目。学校迄今已获得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资助12个。学校围绕重大项目凝聚学术队伍,组建优秀学术团队和学术梯队。2014年,彭汝芳教授带领的碳纳米研究团队首次获得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资助经费100万元,实现了学校省级科技创新团队零的突破。截至目前,我校共有国防科技创新团队2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7个。

弦歌不辍,再启征程。回望筚路蓝缕、风雨兼程的壮阔征程,奋斗赋予西南科大70年以意义,精神照亮西南科大人以未来。仰望学校建立70年的历史天空,跨越25000多个艰难日夜的时间长河,眺望未来科技创新的漫漫前路,必定会面临许多挑战和机遇,但须坚信,科技创新的新时代征程已然开启,科技创新这一强劲的发展引擎,终将驱动西南科技大学驶上科学发展的“快车道”。

(王丽明  编辑)(科技创新与基地建设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