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周年校庆】《四川日报》刊载我校四十周年校庆专题文章
岁月荏苒,芳华正好,一所大学与一座城市携手共同成长。一座蓬勃发展的城市与城市命名的大学牵手结缘,奏响华美乐章。11月22日《四川日报》12版专版刊载我校40年来的办学成果。
原文链接: http://epaper.scdaily.cn/shtml/scrb/20181122/205103.shtml ,
原文如下:
生于斯、长于斯,与成都同脉搏、共发展——
成都大学:栉风沐雨四十载
岁月荏苒,芳华正好,一所大学与一座城市携手共同成长。一座蓬勃发展的城市与城市命名的大学牵手结缘,奏响华美乐章。
1978年,改革开放元年,成都大学,一个孕育良久的小生命呱呱坠地。建校初始,学校就紧密结合成都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人才需求,针对性建设学科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开展应用研究。
说到大学与城市的这种紧密关系,成都大学校长王清远认为,作为一所城市开办的大学,理应与这座城市水乳交融,共同发展。学校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校城融合、资源融合,大力实施人才战略、特色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努力把先进的文化和理念传递给学生,学生们带着它们融入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高水平大学不仅要有良好的教学、科研设备和浓郁的文化氛围,更要有能够引领全体师生奋进的文化理念和文化品位。
成都大学的办学模式,正是体现了成都这座城市的眼光和格局。
1981年1月1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在题目为《一所以走读为主的地方大学》的报道中这样写道:“像成都这样的城市,也要发挥积极性,自己办地方大学。”
成都大学的成立,解决了人才“留得住”的问题。建校之初,成都大学实行的走读制开了先河,克服了校舍和管理人员不足的困难,也走出了一条“少花钱,多出人才”的路子。
进入21世纪,成都大学迎来了跨越式发展,学校一路披荆斩棘,奋勇直前。2001年1月8日,成都大学新校建设工程奠基典礼在十陵工地隆重举行。一年之后,崭新的成都大学屹立在成都之东,成为城东的标志之一。
经过40年发展,今日的成都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动漫与文化创意、生物医药、智慧制造与城市建设和统筹城乡教育四大学科群特色鲜明,校园治理现代,国际化开放协同程度高,整体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显著提升。学校设58个本科专业,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类别)9个,二级学科(领域)25个,涵盖十大学科门类,是四川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建有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全日制在校生2.2万人,其中研究生900余名,留学生530余名。
成都大学,成都,正在唱响大学与城市共生共荣、相得益彰的华美乐章。成都大学,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砥砺前行。
在实践中探索 在探索中前进
服务地方经济 高水平办大学
从历史深处一路走来的成都,文化是厚重的底色。而今,这座城市正在开启新的征程。
作为成都市属高校,成都大学一直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多年来从未缺席。
成都是南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北丝绸之路的货源地。经年不衰的商业文明为建设国际会展之都奠定了深厚底蕴。近年来,成都会展品质、会展规模、会展影响力持续提升。
成都大学为成都加快打造成为“一带一路”会展门户城市提供了智力支持:中国会展城市竞争力大数据研究中心、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成都研究中心、成都会展经济发展研究院等的建立,构建了政产学研融合的长效机制。成都大学会展经济发展研究院每年权威发布全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成为会展界的“风向标”。
根源于中华文化的天府文化,涵育于巴蜀文明,又与时代同发展,与城市共成长。
建设世界旅游名城,是成都建设独具人文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内涵,是世界人民赋予成都的厚望。成都大学积极开展地方服务工作,包括行业标准制定、旅游扶贫规划等在内的科研和地方服务项目等,现已在旅游领域拥有一定影响力和话语权,有效助推成都“世界旅游名城”的建设。
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
成都大学50%以上的科研项目和经费紧密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开展,70%以上的毕业生在成都就业和创业,成为助推成都发展的智力引擎和人才支撑。学校与中国农科院、新华三集团和成都市各区(市)县及市级部门建立了政产学研用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共建有中国农科院成都研究生分院、新华三IT学院、成都大学新闻学院、天府文化研究院、成都足球学院、成都研究院、成都市旅游研究院、成都会展经济发展研究院、成都药物产业技术研究院等。
一直以来,成都大学大力实施特色发展战略,着力突出学科专业优势,增强人才培养特色,提升服务地方实效,做强竞争实力。聚焦优势学科专业,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集中力量建设动漫与文化创意、生物医药、智慧制造与城市建设、统筹城乡教育四大学科群。
学校深入实施特色发展战略。生物医药学科群,聚焦推进医学、医疗、医药“三医”融合,服务四川及全国生物医药及大健康全产业链,与全国200多家制药企业建立合作关系,96%以上的科研成果在制药企业实现产业化,创造1000亿元以上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动漫与文化创意学科群,以动漫创制为突破口,紧扣文化创意产业链,服务成都国际知名文创中心建设,建有艺术类唯一的省级重点研究中心——四川动漫研究中心,数字动画原创中心被称为“成都人自己的动画工厂”,创作了米兰世博会中国馆主题影片《团圆》。智慧制造与城市建设学科群,面向成都先进制造业,助推“成都制造”向“成都智造”转型,服务智慧城市建设。统筹城乡教育学科群,以国际化视野助推成都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服务成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成都中心城区70%以上的幼儿园园长、60%以上的小学校长毕业于此。
人才,是成都大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这里名师荟萃,师者乐教。著名诗人、声韵学专家钟树梁,我国现代秘书学开创者之一常崇宜,杜诗研究专家白敦仁等一批名师大家在此传道授业。今天的成都大学,大力实施人才战略,特聘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阿达·尤纳斯、大卫·维因兰德、理查德·施罗克、托马斯·聚德霍夫、中村修二,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昌孝、周宏灏,新西兰皇家科学院、工程院院士高唯,当代教育名家宋乃庆,歌唱家郁钧剑等著名专家学者10余名。引进“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等国家级人才和高端外国专家近40人。特聘70余名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和名校博士担任研究员、副研究员。拥有中国高被引学者、“国家杰青”、国家科技进步奖、哲学社会科学奖获得者等高层次人才50余名。专任教师近1300人,其中正高职称182人、博士402人,优秀的师资队伍成为学校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
学校紧密对接中心城市人才需求,构建起政府引导、行业主导、企业参与、科研支撑的校城融合、开放协同的人才培养机制。学校是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中国教育专业认证,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学校是四川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建有国家级众创空间,学生近5年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励660多项,创业竞争力进入中国大学创业竞争力排行榜前5%。成立的优秀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荣誉学院——张澜学院,开展多样化、个性化、开放式特色人才培养改革,成立3年来学生发表SCI、核心期刊等论文近40篇,申请国家专利30多项。落实“三全育人”,建设现代大学文化,促进学生在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中实现全面成长成才。建有国内一流的学生事务综合服务大厅,年均接待80多批次的参观考察;综合打造学生公寓“四美”育人体系,荣获全国公寓创新成果一等奖;高水平建设大学生预备役分队,获评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杨秋、联合国维和部队“和平荣誉勋章”获得者张钦、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百强秦树、亚洲武术锦标赛冠军朱雷明、带着奶奶上大学感动全中国的刘琳……一批批具有良好科学和人文素养、系统基础理论知识、过硬专业实践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这里脱颖而出。
建校40年,成都大学人才辈出,共为社会培养了10余万各类人才,他们在科技、教育、文化等各自岗位上建功立业,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着作用。
志存高远求卓越 砥砺奋进争一流
提升国际视野 担当友谊使者
漫步成都大学的校园,随时可见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国际友人。目前,成都大学在校留学生人数达530多人,其中硕士、本科学历留学生近200人,分别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学校与美国、德国、新西兰、泰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所院校开展合作,共有20多个中外本科、硕士及博士联合培养项目,每年200多名学生到海外高校进行半年以上的学习交流。近5年,参与中外合作项目的学生达2000余人。
海纳百川,多元生长。近年来,成都大学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以人才培养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科学研究国际化和服务城市国际化为抓手,不断提升开放办学水平。
2010年,学校与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共建孔子学院,积极推广汉语教育和中华文化,成为省内第二所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的高校。孔子学院建设成效卓著,2015年成功续约,王亦歌院长荣获全球孔子学院先进个人表彰。
学校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南向通道建设。2017年,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建立,成为促进成都与东盟之间深化交流、加快发展新的引擎,是成都大学办学事业的又一次创举。
自2018年开始每年招收200名来自东盟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本科和硕士留学生。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首任院长由著名歌唱家郁钧剑担任,冯骥才、才旦卓玛、王晓棠、王次炤、白淑香、冯远、刘大为、徐沛东、韩美林、潘公凯、瞿琮、彭吉象、殷秀梅、左青等80余位著名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担任学院顾问、学术委员会成员和客座教授。
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的发展得到政府大力支持,成都市政府与中国-东盟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支持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建设。随着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的成立,引来了泰国宣素那他皇家大学、泰国艺术大学、泰国清迈大学、泰国那黎宣大学、泰国西北大学、马来西亚拉曼大学等东盟国家艺术学院纷纷与其签署合作协议。
一所大学的实力不在于有多少大楼,而在于有多少大师。近年来,成都大学把人才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大力开展国际引智工作,近3年来聘请250余名外国专家到校讲学,获批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学校是成都市唯一的“引进外国智力成果示范基地”。2018年,学校特聘外籍专家关国兴获得我国外籍专家最高荣誉奖励——“中国政府友谊奖”。中外合作,国际引智,提升了学校的国际视野,通过与海外合作高校开展国际学术会议,推动多学科教学和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2018年,与新罕布什尔大学在美国联合举办第五届学前教育国际研讨会,并计划成立成都-新罕布什尔幼教联盟。
学校与外方高校间的合作交流,还在推动成都市国际友城教育文化交流和友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2008年,成都大学首开泰语专业,2011年至今累计派出1000余名大学生赴泰国中小学开展为期半年的汉语教学实习项目,2017年“四川省泰国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名单,促成了成都市与泰国清迈府建立国际友城关系。学校与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于2008年开始长期交流与合作,促成了成都市与新西兰哈密尔顿市建立国际友城关系。近年来,学校大学生艺术团多次代表省市参加韩国大邱世界合唱节、突尼斯“苏塞之春”艺术节、马来西亚槟城“中国文化节·魅力成都”、摩洛哥中外历史文化名城对话会“欢乐四川”文艺表演等中外友好交流活动,展示成都人文风采。2016年,“成都国际友城高校联盟”成立,成都大学被推选为秘书长单位。2017年,学校当选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应用型高校国际交流分会副理事长单位。
快速发展壮大的成都大学实力更加雄厚。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聚集学科优势 重视科研发展
四十年桃李芬芳,一代代成大人在这里挥洒青春,成就梦想。十万英才学子从这里奔赴四方,为国家昌盛和民族兴旺奉献智慧力量。
四川抗生素工业研究所(以下简称“川抗所”)就致力于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贡献。2013年,川抗所正式被转入成都大学,开启了川抗所发展的新时期。如今川抗所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药物研发机构之一。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阿卡波糖原料和制剂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川抗所在阿卡波糖产生菌筛选、菌种选育、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优化、产物分离纯化和制剂研发等方面创新了系列技术,甚至在某些方面赶超国外的生产技术;新药实现产业化填补了国内空白。
由于川抗所的贡献,使阿卡波糖原料和制剂进口量大幅度减少,每年为国家节约外汇支出5000万美元以上,降低国内阿卡波糖制剂的价格约30%,大大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每年为国家节约30亿元左右的医保支出。
利福喷丁是我国继青蒿素后的又一个全球首创新药,川抗所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小单孢菌能够产生利福霉素,揭开了我国利福霉素类抗菌素研究工作的新篇章,完成了利福类抗结核全产品的开发,为全球结核病治疗作出了贡献。
2015年,川抗所正式成为国家基础条件平台中心首批八家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参加单位之一,被授予“药学微生物资源子平台参建单位”。
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应用研究特色鲜明,与20多家四川省食品行业龙头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产业化加工基地20余个,技术转化经济效益超过60亿元,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13项,其中一等奖1项。
这里学术昌盛,贡献卓著。
成都大学不断优化科研环境,加大科研支持力度,加强科研人才引进力度,科研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目前,学校有国家级和省部级、省厅级科技平台26个,医用机器人等交叉学科研究中心7个,围绕国家、省市重大战略及科学前沿问题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关键工程技术研究。成立高等研究院,打造校内“科研特区”和“人才特区”。近5年,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66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等省部级及以上奖励46项。近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名列在川高校前10位。2018年国际自然指数学校位列全国高校第187位,在川高校第6位。主办的核心期刊《中国抗生素杂志》学术影响因子位居全国前列。
芳华四十年,一路向前。新时期,快速发展壮大的成都大学实力更加雄厚,目标更加远大,迎来了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2018年,成都市出台《关于支持成都大学高水平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全方位支持学校高水平建设。
2018年,学校恢复“成都大学”校名通过教育部公示。东方风来满眼春,成都大学的历程由此翻开崭新一页。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高水平应用型综合大学的蓝图已经绘就,一曲大学与城市共生共荣、相得益彰的华美乐章正徐徐上演。
(编辑 徐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