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周年校庆】《中国教育报》整版刊发我校校庆专题文章

06.12.2018  13:21

作为一所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成都市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成都大学建校40年来,始终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特别是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布局,始终坚持与城市同心同行,坚定实施人才战略、特色战略和国际化战略,用改革创新之笔书写出了一部部校与城同发展共奋进的华彩篇章。”今日(12月6日)《中国教育报》04版整版刊发我校四十周年校庆文章,文章以成大故事、奋进华章、前行征程三个篇章,展现了成大、成大人与成都的美好故事。原文链接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8-12/06/content_510181.htm?div=-1 ,原文如下:


40年 一场校与城共奋进的生动实践

——写于成都大学建校40周年之际


在成都大学,学生活动中心门口的“I LOVE CDU”雕塑是学生们的“打卡”胜地,字母“C”被匠心独运地设计成大熊猫造型,可爱又醒目。


人们看到大熊猫就能想到成都,想到成都就能想到成都大学。”设计者、成都大学2012级视觉传达专业学生薛婉露如是介绍自己的构思。


想到成都就能想到成都大学。


——简单的话语道出了学子对母校的自豪之情,也道出了40年来,校与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奋进逻辑与奋斗动力。


成大故事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一夜之间拂绿了神州大地,无数梦想的种子开始破壳生长。


复苏的成都在释放出空前发展活力的同时,迫切地需要建设一所高水平本科院校,以满足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城市发展中爆发式的高层次人才需求。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成都大学”负重诞生。


一张办公桌、两条长板凳、一个暖水瓶、一部电话,在一间借用的小屋内,十余人站着开完了首次筹建工作会议,学生则采用“走读”的方式进行学习。


原杜甫草堂博物馆馆长、现年70岁的周维扬是成大第一届中文系毕业生,时年29岁的他抛下已小有成就的京剧事业,执拗地表示:“我渴望知识,我就想上大学。


考入成大后,他师从古典文学研究家、名师白敦仁先生,不仅习得了广博的文史知识,更传承了恩师“做人要诚实、诚恳,做学问要踏实、认真”的行为准则,为成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和周维扬一样,成长成才于成都大学,成就自我于成都建设的青年还有很多很多。


1983年,成都大学按照国家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划和地方高校改革的战略部署,改为“短期职业大学”,但学校降格不降质,因办学成绩突出,多次被媒体引为典型。


1997年,学校迎来再次崛起的机遇,成都市政府部门正式宣布“拟迁建成都大学”,规模发展的历史征程就此展开。


2001年,新校奠基典礼在城市东郊十陵风景区隆重举行;


2003年,国家教育部门批准学校恢复本科建制,“俟条件具备后,再按程序更名为成都大学”;


2006年,成都大学吸收了成都教育学院、四川省成都卫生学校、四川省成都幼儿师范学校,奠定了学校大发展的“四梁八柱”;


2010年,具有百年历史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成都铁路中心医院整建制划归学校,并更名为“成都大学附属医院”;


2013年,具有30余年研究生办学历史的中国医药集团国家级别抗生素研发基地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划归学校。


三级甲等附属医院和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两大优质办学资源的注入,进一步提升了成都大学的办学实力与办学品质,使学校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向“高水平应用型综合大学”。


跌宕起伏的发展进程中,成都大学始终坚持“与城市同兴”的雄心和“为城市育才”的初心,40年来为社会输送了15万余高素质人才,70%以上选择扎根成都就业和创业,成为助推城市发展的重要人才支撑和智力引擎。


10月底,成都大学2010级学生冷玲作为中铁隧道局集团成昆项目的人力资源专员回到母校招聘人才,受到了热烈欢迎。


今年1月,长年奋战在一线的冷玲与项目组的20多名青年联名写信给总书记,讲述新老成昆铁路的建设故事,并表达了组员们助力扶贫、建功基层的决心。


总书记在四川视察时回应说:“他们的来信,让我感受到了青年一代对祖国和人民的担当与忠诚,读了很欣慰。


面对熟悉的校园,冷玲感觉分外亲切,她说:“这里有我的青春记忆,有我的菁菁年华,这里就是我的家。这些年,学校在成长,我也在成长,我们的故事未完待续……


新时代,新作为,成大、成大人与成都的更多好故事正在精彩演绎……


奋进华章

作为一所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成都市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成都大学建校40年来,始终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特别是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布局,始终坚持与城市同心同行,坚定实施人才战略、特色战略和国际化战略,用改革创新之笔书写出了一部部校与城同发展共奋进的华彩篇章。


(一)引智育才为城助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成都进入加速跑,逐步完成了由省会城市到区域性中心城市,再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三级跳”。


面对城市的超常规发展背后的创新要素需求,成都大学应势而动,先后与中国农科院、新华三集团和成都市各区(市)县及市级部门签订一系列产学研用合作协议,全力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推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不断提升与区域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水平。


其中,“新华三IT学院”以开展网络工程、大数据等本科教育为主,同时面向政府部门、企业、机构开展信息技术管理和技术培训,成为成都教育资源整合的创新案例。


成都市旅游与会展研究院,加强会展经济理论研究,推动会展行业标准和管理制度建设,不仅有力地助推成都“世界旅游名城”建设,同时也促进成都加快打造成为“一带一路”会展门户城市。


为了更好地“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学校以高度的使命自觉组建了“天府文化研究院”,汇集“巴蜀文化学”重点学科首席专家谭继和、著名学者舒大刚等50多名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及各方力量,对天府文化的源流、精神内涵、时代特征、实践成果等进行梳理、阐释,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渠道进行弘扬,为城市点亮人文光辉。现如今,《天府文化研究》四卷本成果集与谭平院长领衔撰写的大型专著《天府文化与成都现代化追求》正在陆续出版发行。


学校还精准对接成都的战略构想,立足自身艺术学科优势,高标准打造出“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全力助推成都“世界文化名城”建设。


学院下设美术与设计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和影视与动画学院等,不仅高规格建设了音乐厅、美术馆、演播厅等实验实训场所及教学科研设施,更着眼内涵建设,提出了“三个坚持”的办学路径:坚持艺术教学与艺术实践并重,着力培养高素质的艺术名匠和艺术新锐;坚持艺术教育与艺术交流并重,通过搭建高层次、多门类的艺术交流平台,让艺术交流成为学院的突出竞争力;坚持艺术传承与艺术开放并重,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发挥学院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建设世界文化名城中的独特作用。


艺术学院聘请著名歌唱家、中国文联演艺中心原主任郁钧剑担任首任院长,冯骥才、王晓棠、徐沛东、韩美林等80余位著名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受邀担任学院顾问、学术委员会成员和客座教授。


天府文化研究院与“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的强大师资阵容充分彰显出学校实施“人才战略”的雄心与决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成都大学进一步提升对人才的重视,一方面积极创设引才、聚才、用才的富有活力的长效激励机制;另一方面不断完善优秀拔尖人才培养支持体系,打造出了一支高端人才引领,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的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00多人,其中正高职称182人,博士408人。时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担任学校名誉校长。特聘诺贝尔奖获得者阿达•尤纳斯、大卫•维因兰德、理查德•施罗克、托马斯•聚德霍夫、中村修二,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昌孝、周宏灏,新西兰皇家科学院、工程院院士高唯,当代教育名家宋乃庆等著名专家学者。


引进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等国家级别人才和高端外国专家近40人。特聘70余名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和名校博士担任研究员、副研究员。拥有中国高被引学者、国家杰青、国家科技进步奖、哲学社会科学奖获得者等高层次人才50余名。


成都大学切切实实地成为大师名师的荟萃之地,世界顶尖人才和优秀中青年师资切切实实成为成都大学培育人才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


2018年,学校位居全国高校国际自然指数榜单排名第187位,名列在川高校前六;2018中国公办高校创业竞争力位列全国高校第115位(2016年,第306位;2017年,163位),实现“三级跳”。


(二)面向国际与城同进

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等历史性机遇,新时代的成都,从新川科技园全面开工建设到“蓉欧+”东盟国际铁海联运班列的开通运营,从内陆城市跃至国家向西向南开放前沿,有了更多开放机遇。


为了更好地助力成都走向世界,成都大学体现出可贵的担当精神和行动自觉,前瞻性地以国际水准、世界眼光谋划发展,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以人才培养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科学研究国际化和服务城市国际化为抓手,全面推动教育对外开放,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城市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


学校现已与美国、德国、新西兰、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40多所院校开展合作,共有20多个中外本科、硕士及博士联合培养项目。目前,在校留学生人数近600人,其中硕士、本科学历留学生近200人,分别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学校每年200多名学生到海外高校进行半年以上的学习交流,近5年参与中外合作项目的学生达2000余人。


2008年,成都大学率先开设泰语专业,并聘请了泰国诗琳通公主为学校名誉教授。2013年,根据“国家哲学与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学校成立了四川省泰国研究中心;2017年入选教育部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名单。这也是国内仅有的一家由省级政府部门支持建立的对泰研究平台。2011年至今,成都大学累计派出千余名大学生赴泰国中小学,开展为期半年的汉语教学实习项目。


2010年起,学校积极服务国家“汉推”计划,与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合作举办孔子学院,积极推广汉语教育和中华文化,这也是四川省高校在海外建立的第二所孔子学院。孔子学院建设成效卓著。2015年,王亦歌院长荣获全球孔子学院先进个人表彰。


学校还充分发挥“中国-东盟艺术学院”这一优质国际交流合作平台的作用,重点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东盟各国的优秀留学生前来就读,除招收学历类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留学生外,同时招收非学历类的预科生、交流生、进修生和研究学者,毕业后将颁发成都大学的毕业文凭。学院的雄厚实力吸引了泰国宣素那他皇家大学、泰国艺术大学、马来西亚拉曼大学等东盟国家艺术学院的关注,纷纷与其签署合作协议。


学校的国际化办学在成都国际友城教育文化交流和友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促成了泰国清迈府和新西兰哈密尔顿市与成都市建立国际友城关系。2016年,“成都国际友城高校联盟”成立,成都大学被推选为秘书长单位。


此外,学校还通过与海外合作高校开展国际学术会议,推动多学科教学和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大力提升学校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的国际化程度。2018年与新罕布什尔大学在美国联合举办第五届学前教育国际研讨会,并计划成立成都—新罕布什尔幼教联盟。


近3年来,学校先后聘请了300余名外国专家到校工作或讲学,获批国家外专部门高端外国专家10项。2018年,学校特聘外籍专家关国兴获得我国外籍专家更高荣誉奖励——“中国政府友谊奖”。


(三)铸就品牌同城共兴

众所周知,川抗所和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是我们学校的两大王牌。但王牌不等于品牌,品牌更近乎一种承诺,对价值和未来的承诺。品牌化建设,就是要把王牌品质保持住,并实现不断提升。”成都大学校长王清远如是说道。


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下简称“川抗所”)创建于1965年,2013年划归成都大学,是我国重要的国家级别药物研究机构之一。


历经50多年的建设,川抗所已从单一的抗菌素研发机构,成长为实验室研究与中试孵化、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开发并举,产学研特色明显的国家主要药物研发机构和药学人才培养基地。


截至目前,川抗所已先后研发了100余种抗生素,在麻醉、精神类药物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2014年,“阿卡波糖原料和制剂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正是因为这一重大贡献,阿卡波糖原料和制剂进口量大幅度减少,国内价格也下降约30%,不仅大大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每年还为国家节约外汇支出5000万美元,节约医保支出30亿元左右。


而川抗所研发的利福喷丁,是我国继青蒿素后的又一个全球首创新药,揭开了我国利福霉素类抗菌素研究工作的新篇章,为全球结核病治疗做出显著贡献。


此外,川抗所在阿卡波糖产生菌筛选、菌种选育、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优化、产物分离纯化和制剂研发等方面创新了系列技术,甚至在某些方面赶超国外的生产技术。


2015年,川抗所正式成为国家基础条件平台中心首批8家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参加单位之一,被授予“药学微生物资源子平台参建单位”。


川抗所依托科技部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俄、日、英、加、美等国建立了长期合作交流关系。其中,主持的中俄政府间和总理议定书项目建立了国际领先的绿色制药核心技术体系;与日本大正制药共建的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实物库是我国大库容微生物药物创新战略资源;与英国利物浦大学开展了抗肿瘤新药开发,与英国剑桥大学首次在国内构建了大容量全人源肿瘤抗体基因库和肿瘤先导抗体药物库;与加拿大NRC和戴尔豪斯大学开展了海洋来源创新药物和全动物体内高通量筛选研究。


川抗所主办的《中国抗生素杂志》是我国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领域仅有的专业性学术核心期刊,已进入国际生物学系统文摘(BA)、化学系统文摘(CA)等检索系统,《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17—2018)》排名药学类第七,2016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昌孝教授担任杂志主编;主办的《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是获取世界抗生素(微生物药物)领域新发展趋势和动态信息的最佳来源之一。


川抗所现与全国200多家制药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96%以上的科研成果在制药企业(其中2/3以上是上市公司和国有大型制药企业)实现了产业化,首创(仿)了我国临床用主要发酵类抗生素、重大微生物药物和一半以上的头孢类药物,创造了上千亿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作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学校医学教育和医学科研的重要平台,是“中国百年名医院联谊会成员单位”和“中国医疗机构公信力示范单位”。


医院学科体系完善,技术力量雄厚,是西南地区仅有的一家创伤骨科研究所——成都市创伤骨科研究所。医院与湘雅医学检验所合作,建立了周宏灏院士工作站。


医院作为成都市市属仅有的一家大学附属医院和成都市北部区域的医疗中心,正朝着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城市型综合大学附属医院迈进。


医院高起点开展国际交流,连续3年成功举办成都国际骨科论坛暨四川省医学会骨科年会,国内首家德中科技交流基金会医学科技交流基地在医院挂牌,与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因茨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泰国清迈大学等著名大学及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深度合作和交流,与泰国清迈大学等建立常态互访机制。


前行征程

2018年5月,国家教育部门正式公示,学校恢复“成都大学”校名。


这是对学校40年改革奋进的最好庆祝,也是对学校40周年华诞的最好贺礼。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学校已擘画好前行的路径图。


未来,学校将继续围绕、服务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城市群、“一带一路”倡议等,全力建设与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大学。


未来,学校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未来,学校将坚持以本科教育为基础,以“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为基本遵循,同时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做优做强人文学科、管理学、社会学科、工学,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打造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生物医药学科群、动漫与文化创意学科群、智慧制造与城市建设学科群、城乡教育学科群。做强专业硕士、做优卓越本科人才培养。


未来,学校将紧紧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不断改革创新“校城融合、开放协同、区域应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区域应用和市场需求的具有良好的科学和人文素养、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过硬的专业实践能力、突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四位一体”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未来,学校将积极开展科技服务和应用性创新,深化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加强产业技术技能积累,推进科研平台和科研队伍建设,建成区域和行业的科技服务基地、技术创新基地,提升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和服务地方能力。


未来,学校将充分利用成都友好城市教育资源,进一步提升对外合作办学水平,通过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等方式,扩大国际化交流与合作。


2018年,成都大学校长王清远在毕业典礼暨授位仪式上以“思源致远”为题向毕业生致辞:

今年是学校建校40周年,这所学校的40年,是筚路蓝缕的40年,是改革创新的40年,是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的40年,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伴随着产业革命、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我们站在了新的起点。我们将继续追随高等教育的发展路径,深刻思考大学的现实与未来,将学校发展置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与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大学。让我们一起从这里出发,心向梦想,永往直前!


思源致远,同心同行。(作者:王丽英)


(编辑 肖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