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建校70周年校友座谈会

16.05.2016  12:36

  为庆祝我校建校七十周年,增强校友与母校之间的感情,听取校友对学校建设发展的意见建议,5月15日下午,学校邀请了来自高校与科研界、党政军界、基础教育界、工商企业界以及各地校友会分会等方面的70余位校友代表,在狮子山校区七教A区六楼会议室召开了建校七十周年历届校友代表座谈会。我校党委书记周介铭,校长丁任重,校党委副书记唐尚朴,副校长祁晓玲、谢名春、李树勇、杜伟出席座谈会,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谢名春主持。

  谢名春说,七十年来,川师大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在这些成绩的背后,记录着师大人的辛勤与汗水,蕴含着师大校友间彼此支持、共同发展的浓浓情意。


副校长谢名春主持会议

  丁任重致辞。他代表学校向所有从百忙中抽出时间参会的校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校友们在不同领域为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表示由衷的敬意,向校友们多年来为母校的发展作出的贡献致以诚挚的谢意。丁任重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学校现有狮子山、成龙、广汉科教园、东校区四个校区,校园面积3400余亩。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37000余人,博士与硕士研究生4000余人。现有各类教学、科研人员30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约1100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1800余人。他指出,伴随着学校的发展,我校校友会也在不断地壮大,校友会网络也逐步完善。我校校友已遍布海内外,并在不同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不断取得佳绩,特别是扎根在老边少地区的基础教育界校友,他们始终不渝地坚守在教育第一线,他们默默奉献、甘为人梯的优秀事迹感染着我们,鼓舞着四川师大人继续前进。丁任重强调,四川师范大学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广大校友长期对母校的关注和大力支持。校友工作是学校的战略性工作,学校将一如既往地重视校友工作,关注校友事业发展。他希望广大校友奋发进取,创造属于自己的“中国梦”,也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母校的发展,群策群力,共同为母校的发展出谋划策,为实现我们的“师大梦”加油。


校长丁任重致辞

  座谈会上,校友们纷纷表示要感谢母校对自己的培养,分别从回忆在师大求学的趣事、汇报自身的事业发展以及对母校未来发展的建议三个方面进行了热烈交流,发言争先恐后、气氛十分活跃。

求真务实的师大传统

  高校与科研界校友代表物理系77级校友、西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王俊波提起母校便充满了亲切感和感激之情。他说,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大学四年是从年轻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王俊波说:“师范院校培养人才的重点应当是师德教育和教师品质的塑造。”“在川师大的四年,对他的学习修养和思想品质的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他特别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在他读书期间和毕业后对他的无私帮助。他表示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都会把“重德”放在首位,把“务实”做得更好!


高校与科研界校友代表物理系77级校友、西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王俊波发言

  数学系66级校友、中国科技馆原馆长、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王渝生说,他刚毕业的时候才二十多岁,如今已经工作了50多年,五十年来,他做了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曾经的求学和工作经历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人生财富。王渝生激动地说,“母校建校七十周年,我今年七十多岁,等到母校80周年的时候,我还要回来!”  “七十载辛苦耕耘,三十万桃李芬芳。”他勉励师大学子,青年人如未来的太阳朝气蓬勃,要不断奋斗,继续弘扬师大传统,传承师大精神。


数学系66级校友、中国科技馆原馆长、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王渝生发言

  物理系87级校友、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航天飞行动力学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唐歌实回忆起当时自己报考师大的原因之一是,觉得青春很美好,而成为一名教师能够留住青春。发言中他提到老师要想把学生培养好的话,要找准学生的兴趣点,以一套科学的方法搞教育,全社会都要为师范和教育提供更好的支持。他非常遗憾自己没能从事教师行业,但是他表示自己能够为教育做点贡献,愿意为母校的学弟学妹们提供实践机会。


物理系87级校友、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航天飞行动力学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唐歌实发言

  化学系83级校友、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戚建华在科研方面给母校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并祝愿母校未来发展越来越好,在全国高校的排行榜上越靠越前。


化学系83级校友、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戚建华发言

  教书育人的力量传承

  基础教育界校友代表中文系77级校友、成都市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新教育办公室负责人、特级教师李镇西表示,自己仍然保留着当年的川师大入学通知书和当时的学生证、校徽。在会上,他展示了自己1981年12月走访川师大恩师时,老师们亲手为他写下的一本寄语,其中包含着屈守元、雷履平、杜道生、苏恒、张昌余等师大名师的珍贵笔迹。在发言中,李镇西多次表达了对恩师深深的敬意和感恩之情。他说,正是因为这些老师的教诲,才让他执着于教书育人,把教育当做是他的初恋,一直把教书育人看作是谈恋爱,从一而终,终生不变,他认为教育是一件幸福的事,他为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而感到自豪,他提出,母校应该继续重视师范生的培养,把师范院校的特色发扬下去!


基础教育界校友代表中文系77级校友、成都市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新教育办公室负责人、特级教师李镇西发言

  物理系87级校友、四川省巴中中学教师彭韬在发言中表示自己在学校表现并不突出,但川师大却并未放弃对他的培养,可以说川师改变了他的一生。他说,我现在拥有的成就离不开川师。彭韬非常感谢母校不放弃对他的培养,所以他现在可以很自豪地说,虽然当时可能让您蒙羞,但在您的教育下,毕业后没让您丢过一次脸。


物理系87级校友、四川省巴中中学教师彭韬发言

  历史系90级校友、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曾口中学教师王利群已经带病坚持在教师工作岗位上十九年,为了庆祝母校七十华诞,王利群在母校和同学的帮助下,千里迢迢回到狮子山。她表示自己育人以重徳为理念,教书以务实为原则,因而收获了诸多荣誉,这都是源于川师大的教导。川师大也给予了她战胜病魔的勇气和努力工作的决心。


历史系90级校友、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曾口中学教师王利群发言

  受用一生的宝贵财富

  工商企业界校友代表数学系80级校友、成都工商分会会长、戴氏教育集团董事长戴国斌首先向母校表示最衷心的祝贺。他就大众创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万众创新的新时期,现代教育必须和时代同步发展,所以师范生的教育要和这个时代接轨。他表示工商分会也竭诚为在校的学弟学妹服务,尽可能多地为他们提供社会实践平台,为他们报效国家、报效母校提供助力。最后,戴国斌代表成都工商界校友分会为母校送上了一份生日礼物。

 
工商企业界校友代表数学系80级校友、成都工商分会会长、戴氏教育集团董事长戴国斌发言

  永恒不变的师大情怀

  政教系87级校友,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西昌学院法学教授王明雯说,尽管工作中有多种身份,但她时刻谨记自己是川师大一员,并以师大为荣,母校的培养为她以后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她这样说,“我以四川师大为荣,也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四川师大以我为荣。”


政教系87级校友,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西昌学院法学教授王明雯发言

  校友会北美分会代表从加拿大飞行14小时赶来师大,只为向母校表示衷心的祝贺,并诚挚地邀请各位校友到北美参观。


校友会北美分会代表发言

  中文系79级校友、珠海分会会长吴敏驱车两千多公里,只为母校的一声呼唤。她希望学校能继续加强校友会的建设,让散落在全国各地的校友们可以加强联系与沟通。


中文系79级校友、珠海分会会长吴敏发言

  还有许多校友对母校提出殷切希望。外语系83级校友刘德山表示,当前形势下,师范类院校学校多元化发展,但仍离不开文化的传承,文化育人、文化育校仍是工作的重点。要培养优秀教师就必须要加强教师职业素养的培养。政法系90级校友曾钢表示自己作为师大的一名学子,时刻关注着母校的发展,祝愿母校未来发展更加美好。中文系77级校友陈永宁就学科建设方面的问题向学校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希望师大的发展越来越好。中文系81级校友、成都远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晓波秉承师大教育理念,现主要从事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方面的工作,现策划的节目也借用了川师的资源。会上,周晓波表达了对母校的感谢,并祝母校越来越好。

  最后,校党委书记周介铭发表讲话。一个学校的历史是由她培养的学生与学校教职工共同创造的,校友对社会的贡献也是学校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周介铭指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就是看培养出来的人才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校友们在不同领域取得的可喜成绩,为母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他代表学校,感谢各位校友代表对学校各项工作尤其是在人才培养方面所提出的中肯建议,他表示学校将认真讨论和研究校友意见,采纳并落实合理建议,一定不辜负校友们对学校的期望。周介铭还回忆了几年前自己与校友会北美分会曾在美国会面的故事,异乡情更切,校友们对母校的热爱十分令人感动。他说,四川师范大学的历史是由一代一代的川师大人创造的,如今的成绩是一代又一代川师人辛勤耕耘的结果。学校未来的发展不仅离不开前人为川师大发展所打下的坚实基础,也需要我们现在的每一位师大人继续努力和奋斗。周介铭表示,希望校友们一如既往地支持并关注学校发展,把问题指出来,把建议提出来,积极为母校发展建言献策。最后,他再次对各位校友的到来表示欢迎,欢迎各位校友常回家看看,母校永远是你们的家。


校党委书记周介铭发表讲话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