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学家周小秋的科研旗语:人需要不停“提炼”自己

02.05.2014  17:56
作者:李劲雨 来源:宣传统战部

      4月28日,《四川日报》报道了第四届通威科技大会在蓉举行的新闻,文中专门提到我校周小秋教授荣获2013年度 “通威科技创新基金特别贡献奖”,获得奖金100万元;他主持的“建鲤健康养殖的系统营养技术研究及其在淡水鱼上的应用”等项目成果获得表彰奖励100万元。

  这则新闻被众多媒体转载,让社会目光再次投在了这位科学家身上。而在4个月前,他主持的科研成果“建鲤健康养殖的系统营养技术及其在淡水鱼上的应用”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但也难让他有多少激动。

  沉稳、执著、专注……这是周小秋身上的特质。在他眼中,如果没有学校的教育与培养,没有前辈的榜样和精神影响,没有国家重点学科和学校平台以及文化传承,没有学校近年来的改革创新,没有一系列创新性激励政策和大力扶持,没有身后一个优秀的团队,一个人单枪匹马很难获取任何成就。

   科学研究

  喜欢开创性的工作

  无论对待人生,还是对待事业,周小秋都以科学工作者的严谨态度面对,在他的人生字典里没有“抱怨”、“困难”等负情绪的任何字眼儿。他的“正能量思维”来自其博大的胸襟和对人生真谛的领悟。

  本科、硕士、博士都就读我校的周小秋,然后留校工作,是学校一手培养出来的专家,身上始终散发着一股“川农大精神”深入血液的气息。1993年对于周小秋来说,是一个人生重要转折点,他主动给自己找了一个难题,无论本科、读研的主攻方向都是猪营养方向的他,突然宣告要开始研究鱼营养。

  周小秋的决定,让周围人深感不解,因为猪营养研究领域在当时是动物营养研究所的在国内和国际上的优势研究领域,具有很好研究基础、条件和经费支持,而鱼的营养则是空白。当时年仅27岁的他,却已瞄准了营养在调控鱼肠道健康、机体健康和养殖水体质量方面不仅在学校,就连国内和国际都属于学术空白,他想攻下这个难题。

  挑战意味着更多风险,周小秋一步步审慎推进。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想独创一门学科哪那么容易?更何况要在学术上从零起步,白手起家,筚路蓝缕,无论怎样的甘苦艰辛,也只有靠自己勇敢地承担。

  没钱、没人、没场地,成了急需解决的困难。动物营养研究所的领导和导师杨凤先生亮出了支持的态度,拨出老板山上两间房子给他作实验室。那是两间装玉米的仓库,他与一位喂猪的师傅一起搬运玉米将房子腾空,安装上了电路。鱼饲料不同于猪饲料,对保鲜的要求特别高,周小秋把家里唯一值钱的家电——冰箱也搬到了山上,行李被褥也抱到了实验室里,为了做好手上的实验,实验室成了他需要时刻呵护的“婴儿房”。

  当年7月份,周小秋凭借研究探索,在学校首次开设《鱼的营养》课程,从猪的营养转到鱼的营养研究,课程面向学生开设,他是不准备给自己留下任何退路了。

  “九十年代,学校没什么资金,只能提供场地,钱要靠自己筹。”为了筹集科研资金,他给社会上的一家企业作服务,换回了3万元的启动资金,40个水簇箱、一个水缸的简单研究条件,水产动物营养研究终于开启了。没有其他人手,整个实验室就他一个人,为了给养鱼的水簇箱换水,他每天都要去反复提水换水,实验数据的获取异常艰辛。

  “人家是快乐工作,我是工作快乐。工作是‘因’,快乐是‘果’。”长夜漫漫,他待在只有一个人的实验室里却非常满足,抱着干一翻事业的心情,每天一点点进展,都会让他感到舒畅。爱人杨锦秀不但没有抱怨他搬空了家里,甚至在周末忙不过来时,还跑到实验室帮忙守夜。

  1999年,周小秋开始招收研究生,有了研究生就有了研究团队,他带领研究生对营养与鱼肠道健康、机体健康和养殖水体质量的关系开始展开了系统研究。每年制定周密的科研计划,先后对27种营养物质在调控鱼肠道健康、机体健康和养殖水体质量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科学研究。

  2000-2005年,是他奠定事业基础的时期。就在2002年,学校迎来“211工程大学”二期建设,学校和所领导看到他在鱼营养领域的研究潜藏巨大希望,便对研究设施的给予资助,自动控温、自动控氧等现代实验设备“落户”到实验室里。到了2005年,他的实验基地扩大了3倍,原先只能容纳3个人开展实验的条件扩大到同时12个人开展实验。

  随着学校发展脚步的日益强劲,学校扶持力度和激励机制让他和团队迎来了一个个勃发的春天。如今,他的实验室正在进行国际尖端实验……

  多年的付出得到了回报,他仅在国际唯一水产动物营养权威杂志《Aquaculture Nutrition》上就发表了近40篇SCI收录论文,如今SCI收录论文总量达到61篇,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公益项目、973、部省级项目30余项、横向合作项目30项的资助,将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先后收入囊中。

   人才培养

  困难是成长的发动机

  “刚从大邑实验基地离开,9个研究生准备做实验,今天下午帮助他们确定了实验方案。”记者电话采访周小秋时,刚是“五一”大假首日,他正坐在从大邑实验基地前往眉山博士工作站的车子上,用他的话说“越是节假日越忙。”

  周小秋对学生要求严格是出了名的,无论哪项实验一旦开始,学生就必须住在实验场。他曾毫不留情地警告学生:如果科研数据作假,发现了就被赶出师门。

  学生们认为,周小秋老师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他为了科研目标会不惜一切地去努力,去拼搏,去实现,在他的工作中这成了习惯,成了一种深入血液中的自觉。

  他常向学生抛出“困难是成长的发动机”的观念,他认为有了困难就有了成长的机会,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就是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和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

  他对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很高,必须要发表SCI论文才能毕业。在他看来,发表SCI不是目的,只是一个学生培养手段。因为在这一过程中,既是情商修炼(心智、投入、执着),同时也是能力的训练(收集资料和解读资料的能力,选题能力,围绕选题制定方案、落实方案与实现方案的能力,研究结果解读能力和文章发表策划以及撰写能力)。

  采访过程中,谈论人才培养的话题,周小秋对学生情商的培养异常重视。他认为智商是先天遗传的,但情商是可以修炼的。他常常告诉同学们:“决定你竞争力强弱的,是你情商的高低,因为情商可以让智商潜力发挥到极致。”

  周小秋对一件事儿印象很深,他曾带过一位来自兽医专科学校的专科生,这个女孩子考研时的分数刚好上线,专业基础不算好,入校时谈不上出众。但是,她为人勤奋执著,除了肯吃苦,学习热情高,通过潜心研究,最终出手的硕士论文、博士论文非常出色,毕业即进入广东海洋大学工作,现在已成为该校团队的学术骨干力量。

  “报怨是一剂毒药,搞坏自己的心情,让自己迷失进取的方向和动力。郁闷是可以的,但是没有任何价值。”“不要怕麻烦,越怕麻烦的人就会被麻烦缠死你。”周小秋常会道出锵锵心语,饱蘸着浓浓的亲情,用一种曾经沧海的淡定,不断帮助学生寻求人生的价值。学生们感恩导师的教诲,整理了“周氏经典语录” 76条,在他们看来,任何时候遇到任何问题,都会在上面找到解决的答案。

  他培养、送走的研究生,如今许多人名字前都有了“总经理”、“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所长”、“国务院津贴专家”、“省优专家”、“教授””等头衔或荣誉。近些年,他培养的研究生,年年有人获得“优秀博士论文”、“优秀硕士论文”的荣誉。

   社会服务

  获取经济效益101亿元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这是每一位科学家追求的目标。

  鱼营养研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周小秋再次做到了成功。

  我国淡水养鱼存在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用药量大和经济损失严重等问题,极大地威胁了鱼产品安全和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问题。

  因此,社会上前来寻求技术帮助的企业很多,周小秋选择与5家企业建立博士工作站。他带领团队帮助企业解决技术创新的难题,提供技术指导,企业每年也将提供上百万元科研经费,博士工作站搭建了科学技术进入企业生产线的平台。

  在转化科研成果过程中,他和团队不只转让成果,还提供后续的人才和技术服务,也就是“嫁女儿”的同时还陪“嫁妆”,扶持企业走好“最后一公里”。

  比如,他主持的科研成果“建鲤健康养殖的系统营养技术及其在淡水鱼上的应用”获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便是由我校与通威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共同完成。他和团队针对国内外缺乏保证淡水鱼健康养殖的营养调控理论和技术的问题,以我国大宗淡水养殖鱼类——建鲤为研究模型,紧紧围绕营养与“肠道健康、机体健康和养殖水体质量”的关系开展了深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主要营养物质有增强鱼肠道健康、机体健康和降低养殖水体氮、磷污染的营养作用及机理,建立了鱼的健康营养理论;创建了保证淡水鱼“肠道健康、机体健康和养殖水体质量”的营养技术体系;构建了保证淡水鱼“肠道健康、机体健康和养殖水体质量”的饲料关键技术体系;研制了保证淡水鱼“肠道健康、机体健康和养殖水体质量”的系列饲料产品及其配套技术。

  该技术的运用让鱼类的发病率下降70%以上,更重要的是这种营养调控大幅降低了养殖用药量,抗生素完全可以不用,大大降低了食用鱼体内的药物残留,提高了食品安全。这项研究成果在全国10多个省市86家饲料企业推广,获经济效益101.39亿元,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巨大。

  通威公司已经将相关的技术成果逐步成功地从鲤鱼延伸应用到草鱼、鲫鱼、罗非鱼、青鱼、鳊鲂、鲇、黄颡鱼、斑点叉尾鮰、泥鳅、黄鳝等淡水鱼的饲料开发和养殖生产中,对保障健康安全鱼产品供应、推动我国水产饲料工业和淡水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显示出极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截至目前,这项科研成果带动国内养殖农户达100多万户,并通过产业链条的延伸,直接、间接带动中国3000多万农民致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