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冷牛奶学生娃吃上热饭菜

19.02.2014  03:01
2月17日的宜宾,细雨绵绵,春季学期的第一天依然寒气逼人。一大早,“挑夫校长”代天久穿着绿胶鞋从家里出发,赶往5公里外的翠屏区南广镇中心小学校杉木校区上课。去年他退休了,又被学校返聘回来继续教课,“一个寒假没见着娃娃们了,还真有点想他们。” 开学第一天,让代天久高兴的还有件大喜事,学校的食堂这学期正式建成启用,孩子们终于能吃上热气腾腾的营养午餐了。 老校长欣慰 心愿实现了 杉木校区目前有三个年级共53个学生,是南广镇10个校点中最偏远的校点。我省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后,为了孩子们能吃上营养餐,代天久每天用背篼背着牛奶、面包和鸡蛋等送到学校,途中步行10余公里崎岖山路,风里雨里从不间断,被大家称为“挑夫校长”。 上午10点过,代天久上完6年级语文课,刚好是大课间,过去这个时候,孩子们要吃他背上来的牛奶鸡蛋等加餐,但今天不用了。“孩子们都盼着中午的营养餐。我的心愿总算实现了。”代天久欣慰地说。 去年,翠屏区投资50万元对学校进行硬件改造,其中10万元用来建设食堂和采购相关设备。改造后的食堂厨房规范,更衣间、初加工间、食品库房、烹饪间等一应俱全,食品的“生进熟出”流程一一规范,每餐的食品都要留样冰箱。虽然食堂工作人员只有一位,但是所有培训、管理等一点都不马虎,学校每个老师都安排了陪餐、督查等不同职责。 学生娃称赞 热饭菜好香 12点半,下课铃声响起,食堂的熟菜窗口已经打开。今日菜谱:甜椒炒肉、西红柿炒鸡蛋、炒莲白以及白菜汤。食堂外的墙壁上张贴着公示栏,当日采购的猪肉、西红柿、鸡蛋、白菜等价格和数量一目了然。 餐厅是跟学校唯一的一间多功能教室合用的,“粒粒虽小莫扔,勤俭节约留美名”一行标语贴在墙上,教室中间摆放着餐桌椅,靠墙一圈整齐摆放着课外书、棋牌用具和实验设备的课桌椅,供孩子们阅览和使用。“饭后,孩子们可以在这里看书下棋。”校长侯强说。 不一会,陆续有孩子端着盛好饭菜的餐盘进来坐下。6年级女生黄雅利夹起一块甜椒炒肉,津津有味地咀嚼着。“香,肉好多,热饭菜吃起就是舒服。”黄雅利说,过去吃营养加餐,鸡蛋面包吃着单调,冬天冷牛奶也不愿意喝,吃不完就浪费了。“我喜欢吃西红柿炒鸡蛋。”2年级的蒋红燕迅速扫完盘里的米饭,又去添了一次饭。 代天久作为陪餐员,和孩子们一起吃饭。“今天的饭菜好吃不?有没有自己家里做得好?”他问身边的女生,女生回答:“好吃,家里的炒菜还没学校的肉多呢。”一说完,旁边的孩子都笑了起来,餐厅里欢声一片。 供餐不重样每天最多花1.5元 今年春季学期,包括杉木校区在内,南广镇10个校点共有8个实现食堂供餐。翠屏区共增添了28个校点,全区106个校点目前已有65个实现了食堂供餐,有1.4万余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吃上了热气腾腾的营养午餐。为此,全区食堂设备等财政总投入达七千多万元。 在食堂没有建好前,南广镇小学的孩子们大多都是带点简单的饭菜到学校蒸饭点加热,或者在学校附近随便买点东西吃,既不营养也不卫生。如今,区营养办按照小学生每生每餐4元、初中生每生每餐4.5元标准,编制《学生营养食谱》供学校选用,食堂做到每周5天供餐不重复,除去补贴部分,小学生、初中生每天分别只花1元、1.5元就能吃到营养餐。 不仅如此,该区教育局还将营养改善计划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整合,通过主题班会、食育工坊、开心农场、光盘行动、食材栽种等形式开展实践教育活动,李端镇初中等学校还编写校本教材,开设《食品》课程,丰富了营养餐的内涵。 (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