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梦成电】从北川到剑桥

08.01.2014  17:12

——记“校百人计划”入选者、微固学院罗小蓉教授

“谁是罗小蓉?”几年前来我校验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单片功率系统集成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的专家在听完李肇基教授结题汇报后曾特别问起。此时站在成果展板前的正是罗小蓉。她身材娇小,容貌清秀,充满自信。

众所周知,“国基”申请,强手如云,竞争激烈,屡战屡败是常有之事,而罗小蓉近年来四次申请“国基”青年和面上项目,成功率百分之百。

   

“小姑娘”,大梦想

在罗小蓉看来,自己经历太平凡了,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北川当一名中学物理老师,看得到的未来就是偏远山区中学老师的一生。罗小蓉曾来到电子科大,置身这座美丽的校园,浓厚的学术氛围让她感慨:要是能在这做名老师该多好啊!

怀揣着梦想,一路艰辛,罗小蓉考上了四川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人生机遇难以言说,她不仅是告别了一所中学,而且避开了未来的一场举世皆惊的大灾难。她也不单是深造,更是开启了在功率半导体研究中的多彩篇章。2001年,罗小蓉获得硕士学位。遵循自己内心的梦想,推掉企业中收入丰厚的职位,她来到电子科大工作。不久,她师从李肇基教授,开始攻博生涯。

“一晚只用一度电。”罗小蓉幽默地复述着电视里的广告词,“舍不得开,空调就成了摆设。”而这些节能空调所用的变频技术正与她读博以来所从事的专业相关。罗小蓉说:“电能是人类目前消耗的最重要的能源,但70%以上的电无法直接使用。”这些难以使用的强电、粗电如同野性难驯的猛兽,如何让它们乖乖地为人所用,源源不断地供应工业控制、计算机、通信、汽车甚至轨道交通、智能电网等领域,实现高效、节能、环保并给人类提供更多的方便?功率半导体就像巧妙智慧的驯兽师,摆动着小巧玲珑的身躯,在电能的转换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小的半导体器件大有玄妙,如何让它功率密度更高,功率损耗更小,体积更小呢?罗小蓉主持过相关领域自然科学基金、预研项目等多个项目,但印象最深的是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单片功率系统集成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课题。该项目研究成果之一提出SOI高压器件介质场增强技术与新器件,通过增强介质埋层电场提高SOI器件的纵向耐压,实现薄层耐高压。该成果也是2010年张波教授牵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体内场关键技术与应用”的内容之一。

天道勤酬,辛勤耕耘数载,罗小蓉完成的研究不仅让她获得了“四川省优秀博士论文”,也为后来申请国家自然基金打下了基础。她主持的2项国家自然基金“高压、超低功耗的易集成SOI横向功率MOSFET机理与新结构研究”和“结型场板横向功率器件机理与新结构研究”是以提高耐压、降低功耗、缩小尺寸和实现高低压集成兼容等综合性能改善为研究目标。罗小蓉顺着学术的河流不停游弋,先后被破格评为博导、教授。2009年,罗小蓉前往功率半导体领域国际首屈一指的剑桥大学做博士后访问,她的工作得到了导师Florin Udrea教授的首肯。

勤奋得让人心疼

在博士生导师李肇基眼里,罗小蓉不是属于特别聪明、功底深厚的学生。当初罗小蓉到李老师团队求职时,李老师看了她的教育背景,还踌躇了一番。但是,罗小蓉后来的表现让他很快改变了看法,遂提议她攻博。

“李老师,这篇文章我又有一个新的idea。”罗小蓉拿着已经讨论了五六遍的文章再次找到李肇基教授。李老师想,有些学生非常浮躁,文章还没有通过导师这一关,就心急火燎地赶紧投稿。而罗小蓉却相反,即使老师早已同意,催着她提交,她却要反复琢磨,多次缠着老师讨论。“她爱拼搏,很勤奋,有一股不到黄河不死心的精神。”李老师说。

2005年底,罗小蓉收获人生中最珍贵的礼物,生下一个可爱的儿子。然而在研的项目才做完一半,推进得很艰苦,博士尚未毕业。罗小蓉惦记工作,在生下孩子的第40天就回到了学校。由于身形还没有恢复,所有的外套都不能穿,罗小蓉让丈夫去商场买了一件大号的羽绒服。她套着这件大大的衣服,继续自己未完的项目。

在别人眼里很累很苦的工作,罗小蓉却甘之如饴。她的理学背景对她现在的工作有较大帮助。她做理论分析和建模、并进行仿真设计和验证,再送到合作的研究所流片。由于是非标准的工艺流程,一个周期通常就要一年半到两年。有时,罗小蓉年过八旬的母亲来看这个最小的女儿。老人夜里起来,看着书房里的灯还亮着,特别心疼。她想对女儿说,歇歇吧,不用那么辛苦。但是话到嘴边又咽回去,老人知道女儿对工作的热情。深夜,罗小蓉拧灭台灯,但思维还是刹不住车,仍像不知疲倦的快铁,在茫茫的半导体世界飞驰。

正如李肇基教授所说,罗小蓉的勤奋让她迅速叩开了科研的大门,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目前她在功率半导体器件领域算“小有名气”,多次在功率半导体技术领域公认的最高级别国际学术会议ISPSD上发表论文和做报告,被美国IEEE Electron Device Society邀请参加Electron Device Lett.(IEEE EDL)和IEEE Trans. on Electron Devices(IEEE TED)审稿人招待会。

搞研究,教学生,陪孩子都是我的最爱

“我从小就喜欢物理。”谈到自己心爱的专业,罗小蓉眼里闪烁着光芒。她认为,自己能够取得一些成绩,除了有梦想,勤奋,最重要的是热爱。正因为有热爱,她能沉下心来,不记任何名利得失,扎扎实实地做基础研究。

“搞研究,教学生,陪孩子都是我的最爱。”罗小蓉喜欢沉浸在科研的世界,也很享受站在讲台上的感觉,看着下面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心里觉得特别幸福。她担任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半导体物理》的教学,也讲授硕士生的《半导体器件物理》和《专业英语》。作为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副系主任,协助安排本科教学、专业建设以及专业实验室规划和建设,审核考卷和本科毕业设计等工作,虽然很繁杂琐碎,罗小蓉却乐此不疲,她觉得这是为自己引以为豪的学院尽的一份绵薄之力,也是对学院培养的小小回报。

“家很温暖,我很幸福”,虽然从事着繁重的科研工作,罗小蓉却很享受现在的状态。做律师的丈夫非常支持她的事业,文科男和工科女的生活充满幸福与欢乐。儿子也很懂事,罗小蓉晚回家时,有点担心儿子会生气。但是,可爱的孩子奶声奶气地说:“虽然妈妈不能经常陪我,但只要能在我睡觉前回家就满足了。” 当然忙里偷闲的她也会尽量多陪孩子。在课题组,罗小蓉成为幸福女博士的标杆。有女生不愿意读博士,担心“女博士”不好找对象,同学们就劝她“看看小蓉老师,读了博士,也有幸福的家庭。”

团队是另一个家,罗小蓉到校后一直在李肇基、张波教授领导的功率技术集成实验室团队工作,团队积累了很好的科研基础,更重要的是两位老师高瞻远瞩,心胸宽广,团队氛围和谐,科研环境较宽松,在团队内她能安心地做一些创新性的基础研究。团队其他成员也有较好的发展。

“工作起来很玩命,玩起来也很疯狂。”朋友这样形容罗小蓉。参加活动时她和团队的学生们唱歌到很晚,学生会催她“罗老师,已过12点了,会不会影响你休息?”她在剑桥结束访问学者工作时,参加了“五日游”,同行的老师大为惊讶,平时拼命工作的罗小蓉其实很会玩。

十年磨一剑,不知不觉,罗小蓉来电子科大已经12年了。她发表SCI收录论文 30余篇,SCI引用高于250次,其中第一作者在领域顶级期刊IEEE EDL和IEEETED上发表了论文12篇。以第一发明人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项,受理美国专利2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四川省青年科技奖、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等。

博士生周坤记得自己周末去教研室,总能看见罗老师的车停在楼前。“老师比我们努力很多。”周坤想。罗老师的勤勉不仅让她畅游科海,同时也为年轻学子树立了榜样。她在学生团队里营造了良好的氛围,率先垂范,并引导学生攀登科研高峰。正是因为罗小蓉的辛勤培养和严格要求,已毕业的两届硕士研究生中2名同学获“四川省优秀毕业生”;另2名同学获“校级优秀毕业生”, 1名同学的学位论文获“校优秀硕士论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未来科研之路,还要靠辛勤耕耘,点点滴滴地积累,最终才能厚积薄发。”罗小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