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启动“十三五”规划编制 “三大发展战略”是重点

18.07.2014  11:02

(刘畅 张振 郭盼盼)   6月中旬,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魏宏在全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专题会议上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主要精神,并高度重视四川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四川“十三五”规划编制正式启动。

 

  四川省发改委发展规划处副处长韩斌在接受中国经济网专访时表示,“十三五”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整个“十三五”规划体系包括总体规划(即规划《纲要》)、若干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三个部分。

 

  在时序安排上,韩斌表示,需要与国家规划编制工作衔接,大致可分三个阶段:从现在到明年年初,主要是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形成《基本思路》,初步确定“十三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重点方向;从明年初到省委“十三五”规划《建议》出台前,要做好规划编制准备、形成规划框架;从省委“十三五”规划《建议》出台后到2016年初,就是起草规划文本、形成《纲要》草案,做好人代会审议的相关准备。

 

  规划编制方式:创新、科学、民主

 

  韩斌告诉记者,规划编制工作思路需要顺应时代要求,加强改革创新、符合经济发展的科学规律、反映人民需求意愿。

 

  据了解,在这次“十三五”规划中,将更加突出总体规划、精简专项规划、重视区域规划,形成相互支撑、系统完善的规划体系。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尤其是专项规划,要充分体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凡是市场机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域,将少编或不编规划,减少不必要的政府干预。

 

  目前,规划数量、种类繁多,各项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次四川“十三五”规划,将建立健全工作科学协调机制,强化服务和合作意识,发挥各自优势,力求各级各类规划在发展理念、目标方向、重大战略、重大布局和大政方针等方面协调一致,形成联动效应和规划合力。

 

  在前期省政府专题会议上,特别强调了开放、民主规划思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次“十三五”规划将依托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将面向社会公开选聘研究单位,承担重大课题研究任务;在省发改委网站开辟“十三五”规划专栏,并将通过报刊、微信等多种媒体平台,提高社会公众对规划编制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规划编制方向:继续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

 

  实施多点多级支撑、“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创新驱动“三大发展战略”,是四川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抓住了四川发展的主要矛盾,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符合四川省情特征。

 

  “我省区域发展差异明显,单极支撑格局突出”韩斌认为,“‘十三五’规划,将进一步提升成都首位城市领先发展,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同时,将推动一批市(州)经济总量上2000亿元、1500亿元台阶,形成强有力的市级经济支撑点。”在区域经济板块,将继续加大培育天府新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和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的建设,构建强有力的经济增长极。此外,继续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夯实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底部基础。

 

  据悉,着力提升全省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化质量将是“十三五”规划工作重点。需要继续壮大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为代表的7大优势产业,提升如绵阳、泸州、南充等一批区域中心城市规模和水平,打造一批工业型、商贸型、旅游型特色城镇,促进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走符合四川实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过度发展。“十三五”期间,全省将继续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大力实施企业创新主体培育、产业创新牵引升级、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区域创新发展示范“四大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天府新区创新驱动改革试验区、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创新驱动示范区建设,加强新能源汽车、北斗卫星导航、云计算平台数据管理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将这些创新平台和技术资源转化成四川产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