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隐居温江 收来古建筑修博物馆

25.05.2014  19:26

李晓春介绍每根木头的来历

占地6亩的博物馆初现风采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吴忧 摄影 华小峰)李晓春的宅院并不好找,从高速公路下来拐进温江万春镇,再由大路拐上乡间小道——还好,在狭窄的乡间小道中间,小车刚好能够通行。“我一个平方都没买,租了一个房子,一个院子,就在这里住了8年。”40岁的李晓春过着隐居一般的生活,在后院兴建的几栋老房子,是他毕生的心血,“别看只是几个古建筑,这些都是我从各地收回来的宝贝,通过复原,将展现明清两代的古建文化——传统文化,就在这些建筑当中传承。

        全川各地收宝贝 堆在家里放不下

        在约定的时间,李晓春站在院门外迎接记者。只见其衣着仍旧朴素,甚至邋遢。李晓春说,自己当过导游,做过生意,有一些积攒,但是为了这个古建筑博物馆,自己贴上了老本。

        “在工作的时候,我就非常喜欢收藏,特别喜欢匾牌、家具还有跟建筑有关的古物。”李晓春一边说,一边将记者领进大门,到一个两层高的砖房内部。堂屋堆满了李晓春的宝贝,“这个屏风是民国时候的,儿女给老的做70大寿,请大师刻上去的。”李晓春说,“这就是孝道文化,所以说传统文化就在这里,就在这些细节里头。”在堂屋的一边,还堆放着许多牌匾,“以前搬新家,住新房,流行的都是送牌匾,不管是‘一路顺风’还是‘马到成功’,都是给主人家的一种祝福。”李晓春说,“哪像现在的,一个红包就了事,钱有了,但是感情淡了。

        两层小楼的每个房间,都摆放着一张老床。床身有半个人高,床下还放有脚凳。“每个床都是不一样的,最大的区别就在这里——看上面支架的雕刻造型,一般都有吉祥八宝,这个将军床上就是万马奔腾,那个文化人的床就是简单朴素的梅兰竹菊。”李晓春介绍了自己的看家宝贝,又介绍起它们的来历,“不好找,不好找。”李晓春说,“几十年了,就找来这些,不要看现在堆不下了,后面博物馆修好,还要继续补充。

        李晓春介绍,从古建筑本身到屋里的摆件和家具,自己都是从四川各地收罗过来,曾经为一个将军府的大门跑了上千公里,也曾为了一个小摆件在别人家“”了半个月。至于价格,李晓春说都是秘密,“在我看来,都是无价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