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变“后劲”村民笑开颜
“老人家,你放心,我们两天之内一定给你把遗留问题解决好。”“你赵书记说了,我放心。”8月10日,在通江县回林乡灵山村,“第一书记”赵小洲正在给村民耐心地做解释工作。正是这位“第一书记”用真心换来了村民的真情,不仅让大家对他心服口服,而且在他的带领下,灵山村后发赶超,发生很大变化。
灵山村离回林乡场镇近3公里,自然条件差,贫穷是当地村民心中一直的“痛”。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该村从生产条件到居住环境虽然有所改善,但与邻村相比,仍然相差甚远,因此干群关系不融洽,部分村民也意见多、信访不断。
自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通江县根据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加强对软弱涣散后进基层组织的整顿工作,决定从县级部门和乡镇选拔54名优秀党员干部作为第一书记派驻各村。今年1月,在通江县回林乡政府工作的赵小洲被委派到回林乡灵山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
因在回林乡工作,赵小洲对灵山村比较了解。他认为,面对灵山村特殊情况,要想改变现状,只有通过走访基层,跟群众交心谈心,群众相信干部了,村上的工作才推动得走,也才能干事创业谈发展。
一上任,赵小洲就走家串户,探访民情、了解民意。
“过去这个村喃,干部思想比较糊涂,对一些惠民政策不了解,搞不明白究竟要为百姓做什么,财务不公开,群众也不晓得,干部和群众之间有一堵墙,交流少、沟通少。”面对“第一书记”的走访,村民付尚武坦诚而言。
“过去我们搞的产业,都没成功,主要原因就是村干部和我们关系不融洽,老百姓也不相信,就不愿意搞,这致富的产业自然就搞不起来了。”村民王植许就村里产业发展与“第一书记”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面对村民的意见和建议,赵小洲总是听得认真、记得仔细。自从他上任之后,天天与村民打成一片,也天天都有村民来向他反应情况。不论大事小事,他都不厌其烦地一一记录下来,以便“对症下药”。
就是这些看似再普通不过的一次次交谈、走访,上任仅一个月的“第一书记“就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工作也得到了村民的积极支持。
建新村,引产业,修村道路,安装自来水。现在的灵山村,已经引进两家实力雄厚的企业,建起了新居13栋,整修村道公路6.5公里,国土整治项目投入200余万元,引进外资项目900多万。曾经的“后进村”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如今变成了“后劲”村,村民个个喜笑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