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后菌类疯长野生蘑菇难判断毒性 最好不食用
最近川南连天的阴雨后,山区的菌类也开始“疯长”。野生蘑菇有无毒害非常难判断,毒蘑菇毒性非常强,人吃下之后又有发病急的特点。专家提醒,看似可爱的野生蘑菇,最好不要采摘食用。
蘑菇种类多银器加大蒜识毒不科学
据了解,目前已知约有3250种蘑菇。菌菇的生长环境多种多样,几乎在能生长绿色植物的地方都可以找到一定种类的菌菇。据宜宾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介绍,我省生长的毒蘑菇约有100余种,其中可致人死亡的约20余种。许多毒蘑菇与食用蘑菇非常相似,有的甚至连专家也需要借助工具才能准确辨别,人们仅凭一般常识根本不能分辨蘑菇是否有毒。民间相传:“将蘑菇放入银器内或在烹调时放入大蒜可识毒”。其实,用银器去识别蘑菇是不是有毒是不科学的,很多有毒的蘑菇也不会使大蒜变色。众多中毒事件表明,这种说法极不可靠。另外,用颜色鲜艳、有斑点等特征判定蘑菇是否有毒也不可靠。
中毒症状多有的食后现不适有的潜伏10小时
据了解,有毒蘑菇中毒一般在食用几小时后就会出现不适。
中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根据毒性可分为四种中毒类型。一是胃肠炎型,表现为恶心、剧烈呕吐、腹痛等,严重者会出现吐血、脱水、电解质紊乱、昏迷,以及急性肝、肾功能衰竭。二是神经精神型。中毒症状除有胃肠炎外,主要有神经兴奋、精神错乱和抑制、多汗等,严重者谵语、抽搐、昏迷或木僵,因呼吸抑制而死亡。三是溶血型。含这类毒素的毒蘑菇中毒潜伏期比较长,一般在食后6~12小时发病。四是肝肾损害型。该型中毒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救治病死率很高。专家提醒蘑菇食用应小心中毒就医要及时
宜宾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宜宾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提醒大家,如果误食毒蘑菇中毒,一般可以取催吐、洗胃、导泻、灌肠、输液和利尿等措施,中毒者应尽快到医疗机构救治。中毒初期进行排毒对各中毒类型都是必要和有效的。首先考虑帮助病人排除体内毒物,防止毒素继续吸收而加重病情。腹泻者可饮用少量盐糖水,补充体液,防止中毒者脱水休克。如果一起食用过蘑菇并有人出现了症状,其余没有出现症状者也要做医学观察。
分享到: